帝國吃相

牧塵客

歷史軍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領大軍由北方燕地迂回進攻齊國。 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38章 姓氏合流

帝國吃相 by 牧塵客

2019-5-18 16:52

  接下來的幾日,幾乎每天都有身背令旗的四百裏加急奏報不斷送進鹹陽,各地似乎混亂不堪,但其實在皇帝和滿朝文武看來皆都跳梁小醜不值壹提,陳旭起早貪黑的去聽了兩次朝議之後又開始偷懶了,整天在家陪著幾個老婆逗弄女兒玩耍,甚至再次化身為木匠,設計了壹大堆的小推車、搖搖椅、小木馬、三輪腳踏車、滑板車等,然後把棍子等幾個從清河鎮跟來的五品木匠都招來府中,每日鋸錘刨釘乒乒乓乓制作這些後世常見的兒童玩具。
  而在制作的過程中,四個老婆和家中的仆從皆都興趣盎然的每天圍在壹起觀看,這些在陳旭看來很稀松平常的玩具落在家人的眼中,那就是各種新奇事物,小木馬和小推車陳旭早就做過了,因此很快就做出來大小不同的幾個,因為按照陳旭看來,四個老婆怎麽也要生七八九十個子女才算正常,而且也才符合他壹個侯爺的身份,至於皇帝賞賜的數十個姬妾,雖然陳旭沒興趣,但這些人名分已定,都是不能出嫁的女子,總不能也虧待讓她們守壹輩子寡,終歸還是得寵幸幾次讓她們生下壹男半女不至於余生淒涼無依無靠,這些事既頭痛又無可奈何,家族興盛要依靠血緣族親才能支撐起來,因為這是壹個以家族為重的時代,國家的概念並不像後世那麽具有凝聚力,因為國家是皇帝的。
  叮叮當當幾天之後,第壹個滑板做好了,三個滑輪前壹後二,和陳旭小時候玩過的沒有什麽區別,因此做好之後陳旭只來得及站上去滑了壹次便被杏兒和虞姬激動的抱到女子學院向同學們顯擺去了,因此陳旭不得不又做了兩個。
  兒童腳踏三輪車同樣如此,不用鏈條和齒輪驅動,而是在前輪上安裝兩個腳蹬的曲軸,因為車太小陳旭無法試驗,不過做出來之後同樣被杏兒和虞姬強行霸占騎到大街上炫耀,惹的滿大街的兒童興奮尖叫跟著在後面奔跑觀看,隔壁的內史令齊宕都忍不住跑過來津津有味的看了大半天,還浪費陳旭設宴款待了壹頓飯。
  做完這些玩具,陳旭又專門給女兒打造了壹個小房間,所有的家具都是兒童版的,看起來非常新奇,惹的杏兒和虞姬都羨慕不已,而弄完這些之後,看著院中的空地,陳旭幹脆又仿照後世的遊樂園設計了壹個麻棕制作的蹦床和壹個滑滑梯,半個月之後建造完畢,這下整個清河侯府每日熱鬧非凡,杏兒和虞姬在學校整天傳播顯擺,壹群小公主都跑到侯府中來玩耍,整天在蹦床和滑梯上躥下跳,歡聲笑語充斥整個侯府,就連蒙婉五公主水輕柔都忍不住在滑梯上溜了幾次,對於陳旭這個異想天開的奇特玩具充滿了興趣。
  特別是看到蒙婉和杏兒和壹群小孩子在蹦床上蹦跳,陳旭滿頭都是黑線,感覺這架蹦床壹定堅持不到女兒會走路的時候就會壞掉。
  “夫君,還有七八日就是女兒出生百日喜宴,您還是要及早給女兒取壹個乳名為好,不然賓客齊至不好稱呼!”看著蒙婉帶著杏兒和壹群女孩子在蹦床和滑梯上興奮的玩鬧,嬴詩嫚抱著女兒站在旁邊央求。
  陳旭的臉壹下苦的皺成壹團。
  這件事嬴詩嫚已經提過好多次了,但取名字對於陳旭來說感覺太難了。
  “要不就叫跳跳?”陳旭轉頭看著嬴詩嫚。
  “噗嗤~”壹身黑裙依舊幽然獨立站在旁邊的水輕柔忍不住捂嘴笑出來,輕輕的挽住陳旭的胳膊說:“夫君,這可是您的第壹個女兒,您能不能長點兒心,這個乳名傳出去,恐怕會惹來笑話!”
  嬴詩嫚看著懷裏的女兒,情緒很有些低落。
  夫君是仙家弟子,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她不相信壹個乳名就把夫君難住了,陳旭想了許多名字皆都不合她的意,自以為陳旭不喜歡她生了女兒所以在敷衍了事,但其實陳旭是真的不會起名字,感覺比研發大炮還困難。
  “輕柔,妳讀書多,要不幫我提醒壹下!”陳旭看著嬴詩嫚落寞的情緒,大致也能猜到她的心情,因此把女兒接過來抱著壹邊逗弄壹邊說。
  三個月的嬰兒,臉頰已經慢慢長開,而且早已能夠睜開眼睛,眼眸清澈的就像兩顆寶石壹般,而且平日也不愛哭鬧,陳旭喜歡的不得了,壹有空便抱著滿院子溜達遛彎兒,甚至專門還抱去宮中向皇帝炫耀了壹番,結果得了幾大車的封賞。
  “大娘是六月十八淩晨出生,出生之時正是盛夏,五行缺水,但乳名不是名字,夫君何必猶豫不決,順口就行了!”水輕柔輕聲安慰陳旭。
  “五行缺水,還要順口……”陳旭絞盡腦汁想了許久,看著懷裏的嬰兒說:“要不就叫汐兒如何,當初女兒出生我正在瑯琊,東海上每日潮汐不斷,不僅應時還應景!”
  “這個汐字很好,其實不光是乳名,將來長大也可以用這個做名字,公主,以後大娘就喚汐兒……”水輕柔非常贊同。
  嬴詩嫚也瞬間高興起來,紅著眼圈給陳旭福身行禮,“多謝夫君給女兒賜名,這個名字很好聽!”
  好吧,陳旭終於是長長的舒了壹口氣,而且壹想到後面還可能家裏可能還會生十個八個甚至嫡系旁系加起來壹大群兒子女兒,光是起名字就能讓他變成禿頂。
  唉,看來讓姬妾守寡也並不是壞事,說不定還能讓自己多活幾年,真不知道始皇帝二十多個兒女到底是怎麽起名字的,難道他就沒動過腦筋,看來得提前整出來壹本中華字典了,到時候實在想不出來翻翻字典或許會有靈感。
  而且如今大秦姓氏並不統壹,不光姓氏混亂,而且還有名和表字,起名字也沒有後世那種按照輩分的習慣和傳統,其實有個輩分也好,這樣輕松就能區分輩份和長幼,而且大秦統壹姓氏的事情也該提上日程了。
  因此給自己女兒取完名字之後陳旭站在院子裏發了壹會兒呆之後就去了書房,他決定向皇帝上壹道奏書,提前將大秦的姓氏統壹起來,免得姓氏同時存在造成混亂,各地官員在統計人數和制定身份牌的時候也不至於亂七八糟。
  兩天之後,就在三省六部和皇帝的註意力還主要關註在南方的剿匪之中的時候,清河侯上朝提出了兩個匪夷所思的議案,第壹是姓氏合流,以後在登記百姓姓名的時候只登記姓和名,不再稱氏,但這只是官方層面的表述,並不強調民間的稱呼,而且姓名推廣至最底層的奴隸階層,要求凡是成年男女都要有姓有名,這樣便於稱呼和區分;而第二道奏書更加令朝堂官員和皇帝驚訝,因為陳旭獻上壹本當初嬴詩嫚對照改編的楷體字對照表,希望開始全國推廣楷體字,而且這楷體字當中,許多字綜合了後世的簡體字格式,將許多復雜至極的字體改的筆畫相對簡單許多。
  這兩道奏書雖然無關痛癢,但在朝堂之上還是掀起了壹股很熱烈的討論,姓氏合流其實從春秋至大秦都壹直在不斷進行,特別是在春秋時期分封的諸侯國越來越多,以封地為氏早已成為習慣,至於姓只是區分祖先和血統的因素,在民間早已不通用了,加上大秦滅掉六國之後貴族地位喪失殆盡,就連大秦如今的貴族基本上都是從了六國投奔而來的客卿,因此稱氏而不稱姓已經是習慣,因此這個提案很快就被皇帝通過,要求三省六部官員將姓氏合流的方案以諭令的方式通傳全國,至於不再區分貴賤所有成年男女都必須有姓有名的事皇帝和滿朝文武也並沒有在意,因為這件事眼下已經幾乎到了水到渠成之勢,推廣開來的確會讓身份變的更加清晰。
  但在推廣楷體字上,朝堂之上再次爭吵不休,自從李斯等人改良小篆推廣書同文到現在先後加起來也才不過十多年時間,壹直推廣的並不十分順利,各地的讀書人在書寫的時候還有前六國的文字存在,統壹的小篆大部分都是官方文書,不過隨著大秦都市報的大規模發行,眼下小篆已經推廣的比較迅速,但眼下小篆剛剛被天下人接受,陳旭又要推廣另壹種方方正正與小篆筆畫結構完全不同的文字,這讓許多官員不理解,特別是支持李斯的官員,這明顯是陳旭在借機會不斷抹殺李斯的功勞,以此不斷削弱李斯在朝堂的存在感。
  任何事情無論好或者不好,壹旦上升到政治鬥爭層面,必然就會變味。
  即便是三省六部的重臣和皇帝都傳看了楷體字對照表,陳旭也盡力解釋,但這件事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阻力,就連蒙毅和馮去疾這次都沒有站出來幫陳旭說話,其他官員頂帖的很少,平日壹群看見陳旭提案無論對錯都要支持的大夫和博士都很沈默,畢竟突然要從剛剛熟悉的小篆改成寫這些方方正正的方塊字還是心有抵觸,不是不行,而是看起來非常怪異,認為不美觀,而且寫起來也不順手。
  看見自己推廣楷體字的過程並不順利,陳旭只好退而求其次,再次上奏請求在報紙上先行刊登楷體字偏旁部首對照表和刊登壹些楷體字的文章,看看民間對於楷體字的反應,若是民間無法接受和推廣,則這道提案就放棄。
  秦始皇在稍微的猶豫之後點頭答應。
  楷體字的事情秦始皇很早就知道,陳旭的許多奏書都是用不篆不楷的字體寫的,楷體字帶著壹種隸書的風格,但更加簡單,橫平豎直雖然和篆書結構完全不壹樣,但和隸書接近,而隸書實際上在民間和官方與小篆幾乎是同存的狀態,官方文書之外的記錄大部分都是半篆半隸的字體,辨認並不困難。
  幾天之後,大秦都市報的新刊上,半個版面用表格形式登載了楷體字、篆體和隸書的偏旁對照表,而且還用楷體字刊登了壹首詩歌。
  而這個看似並不起眼的內容立刻在鹹陽的百家方士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許多人通過偏旁部首對照表很容易就能辨認出楷體字,感覺這種方方正正的新字體要比彎彎繞繞的小篆看起來要簡單明了的多,而且書寫起來也方便許多,因此有興趣的人開始學習書寫,而在報館和文學院中,陳旭也要求所有的官吏文書人員都開始學習用楷體字書寫。
  字體的演變必然是壹個從復雜到簡單的過程,小篆還是太過於復雜了,不適合普通民眾學習和普及推廣使用,只要報館和文學院的數千上萬百家門徒開始使用,很容易就能快速全國推廣開來,或許只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整版的大秦都市報都可以采用楷體字,到那時來自於朝堂的阻力不攻自破,畢竟楷體並沒有脫離文字書寫的基本結構,最多是把彎曲的筆畫改成了橫平豎直而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