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吃相

牧塵客

歷史軍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領大軍由北方燕地迂回進攻齊國。 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49章 大爺,來玩兒啊

帝國吃相 by 牧塵客

2019-5-18 16:52

  “嗚~嗚~~”
  伴隨著幾聲悠長的號角聲,只見皇宮的城樓上有幾個身穿白袍的武士吹響了手中的號角,接著伴隨著踢踢踏踏的聲音,壹大群身穿鎧甲手持長矛的士兵從皇宮之中沖了出來,然後在兩邊的臺階上列隊整齊,接著才是壹群穿著各種華麗長袍的貴族和官員魚貫而出,中央簇擁著壹個頭戴金色王冠的年輕人,年齡約莫二十七八歲,須發濃密烏黑身材略有些矮壯,但看起來氣勢十足。
  “李大人,戴王冠的就是安條克陛下!”身邊壹個安息商人低聲提醒說。
  李順點點頭不動聲色,等到壹群人在皇宮門口的平臺上站好之後,外交大臣阿加托帶著兩個士兵順著臺階很快走到李順等人面前嘰裏咕嚕幾句,李順大致聽懂了幾個詞語,然後手壹擺和使隊所有人跟隨而來的官員仆從禁軍和商人全都翻身下馬下駱駝,李順從馬鞍旁邊的挎包裏面掏出壹份蓋有大秦皇帝寶印的書信雙手遞給阿加托說:“本官乃是大秦帝國使臣李順,封爵下卿,五品官員,奉始皇帝命令出使貴國,這是我們前來的通關文書,請閣下交給貴國皇帝察驗……”
  李順說話之時,旁邊壹個西域商人壹個大夏商人壹個安息商人都跟著嘰裏咕嚕的翻譯起來,雖然翻譯的恐怕亂七八糟,但大致意思阿加托還是聽明白了,同樣很恭敬的雙手接過文書之後轉身順著臺階走到皇宮門口,把文書交給安條克三世翻看的同時,用手指著李順等人記錄咕嚕的說了壹大通。
  安條克和壹群貴族大臣估計也同樣聽的雲裏霧裏,對於什麽五品下卿之類的肯定是沒聽懂,但奉大秦皇帝命令出使的話還是聽懂了,而且手上這壹冊制作精良的絹帛上,的確簽寫了好幾種文字,還蓋著好幾個國王的印章,最後的壹個是大夏,這個印章安息帝國的皇帝和官員都認識,於是安條克和壹群貴族官員嘀嘀咕咕商量了片刻之後,熱情的邀請李順和壹群官員進皇宮去參加宴會,同時讓帝國官員安排隨同李順而來的士兵和隨從的食宿。
  看到安息帝國的皇帝如此熱情,李順和壹群官員全都松了壹口氣。
  說實在,這壹路跋山涉水遙遙萬裏前來的確不容易,先在西域呆了半年時間,把數十個大大小小的藩屬國全都挨著摸底調查了壹遍,然後出使大宛國,大宛處在西域的最西邊,只要穿過大宛就到了中亞,實際上大宛就是大秦通往西方最方便的壹條路,而大宛也因為其獨特的地位,不光農業發達,商業也非常發達,大宛的商人常年都驅趕著駿馬駱駝來往於西域諸國和大夏身毒康居之間,從中間賺取大量的差價,畢竟通道優勢非常明顯。
  大宛約有二十萬人,而且還是定居的農耕種族,語言和西域諸國近似,而得知李順等人是大秦皇帝的使臣之後,大宛國王非常驚恐的接待了李順等人,豪華招待了壹個多月之後,最後又安排士兵把李順等人送到了康居。
  康居約莫三十萬人,大部分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語言和長相都和西域人非常相似,隸屬於早期遷徙到中亞區域的犬戎部落,而康居人也擅長經商而且還比較好客,在康居呆了兩個月之後,李順等人又往南出行去了大夏,在大夏呆了三四個月之後本來打算去身毒的,不過因為大夏和身毒兩國常年打仗,情形比較混亂,李順害怕不小心被襲擊丟了小命,因此在猶豫許久之後轉道向西,決定去拜訪壹下被稱為附近最強大帝國的安息。
  因此這兜兜轉轉停停走走,看似悠閑實際上非常辛苦,在這個蠻荒的時代雖然中亞西亞等地已經來往比較比較密切,但就和大秦壹樣,地廣人稀有時候走壹天都看不到壹個村莊,荒山野嶺之中野獸橫行,加上飲食住宿等條件惡劣,這壹路上使團已經掛掉壹個翻譯三個向導,隨從和禁軍也死了七八個,還有壹些生病留在康居大夏等地治療修養的,如果治不好估計這輩子也就埋屍他鄉了。
  但無論多辛苦多艱難,對於李順等人來說,他們這壹路也非常滿足,特別是在拜訪這些大大小小的國君的時候,當他們拿出攜帶的瓷器玻璃絲綢的時候,總是能夠看到這些國君那種極度驚喜和激動的神情。
  而且他們也從各地打探的情形和商人口中了解的信息來看,大秦的這些商品在所有國家都非常受追捧,而且價格也令他們感到小心肝兒壹顫壹顫的停不下來。
  壹個普通瓷碗,在大秦批發價大概三四十錢,清河牌的貴壹些,壹百多錢,但從大秦運送到西域之後至少就要翻上五六倍,即便是如此貴的價格,諸國貴族和大宛人也幾乎從不砍價,有多少買多少,而且大宛人轉身又賣去大夏,價格再翻數倍,等大夏商人賣到安息和身毒等國,已經只能用大量黃金來衡量。
  而除開瓷器之外,同樣受到追捧的還有搪瓷、玻璃、絲綢和鋼鐵刀具,當然還有美酒,不過這幾種數量更加稀少。
  大型鋼鐵武器屬於管制刀具,商務部不允許往西域等國販運,因此能夠流通到西域的都是短刃,以機械廠的制式匕首比較多,而且這些匕首即便是在大秦也是稀缺貨,西域商人也基本上買不到,即便是弄到壹些價格也很高,還要找關系走後門,運送到西域之後繼續往西方賣的可能性非常小,本地就消化了,玻璃、搪瓷絲綢美酒也是如此。
  絲綢產量低,大部分都被少府和朝廷征收,流落到民間進行交易的非常少,基本上都被王侯公卿等貴族收購,至於玻璃搪瓷眼下在大秦民間沒有工廠能夠生產,全靠科學院附屬工廠,產量有限,而唯壹產量比較大的是酒水,但酒水運送損失太大,壹不小心遇到惡劣天氣便會血本無歸,因此美酒雖然購買容易,但販運困難,壹般西域商人都不敢去碰,偶爾帶上壹件兩件回去那便是發財之舉,足夠把這壹趟所有的開銷都賺回來。
  壹瓶大秦售價上百錢的普通葡萄酒眼下在西域能夠賣兩千錢,近乎於二十倍的利潤,而這樣壹瓶酒流落到大宛,價格逼近四千錢,至於繼續往西流通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壹是在穿越蔥嶺的時候地形氣候太惡劣,即便是玻璃瓷器都損失巨大,更別說酒水了,第二就是的確數量太少,根本就是有價無市,提著成箱的黃金也買不到壹瓶來自大秦的曠世美酒。
  不過葡萄酒的暴利估計很快就會降下來,因為已經有精明的中原酒商得知西域酒水的價格如此高昂,因此跑到天山南北水草肥美的地方開始收購當地的葡萄釀造美酒,而且西域的葡萄個兒大飽滿,甜度更高,釀造的美酒口感更好,估計再過壹年,就有大量的西域葡萄美酒通過商人運送到西方發財。
  因此眼下李順等人出使西方諸國看到的情形就是,大秦的壹切商品在諸國都能夠賣出恐怖的價格,而且供不應求,要不是李順約束,隨行的禁軍和官員早就已經把自己隨身攜帶的搪瓷水壺和茶缸都賣掉了。
  而且這是有前科的。
  當初到達西域,搪瓷水壺和茶缸剛剛開始配發給鎮守西域的兩支大軍,就有壹些將士忍不住西域商人金錢的誘惑,偷偷將配發的搪瓷鍋、軍用水壺和茶缸賣給西域商人,價格奇高,壹個搪瓷鍋可以賣三兩金子,壹個軍用水壺可以賣二兩金子,壹個茶缸也能賣壹兩金子。
  這些搪瓷鍋和水壺茶缸因為大秦不對外售賣,因此在西域就是極度搶手的稀缺貨,最主要的是特麽的不用來回倒騰運輸啊,軍營就在西域諸地,花錢就能買到,許多將士都因此發了壹筆財,甚至還有壹些大大小小的軍官參與中介吃回扣,隨軍長史看見也壹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雖然知道這樣可能不對,但也不太好管理和上奏,因為搪瓷茶缸和軍用水壺不是武器,並不屬於必須隨身攜帶和妥善保管的物品,就像衣服鞋子壹樣,不管妳丟了破了壞了還是送人了賣了沒有人會去幹涉,反正朝廷每年發兩套衣服,妳願意裸奔都沒有人管,畢竟這些裝備都是系統……嗯兵部配發的,反正不要錢。
  不過搪瓷鍋、水壺和茶缸畢竟是軍需品,而且比較貴重,因此私自售賣倒賣壹旦被護軍都尉和各級監吏發現還是會懲罰,挨鞭子必不可少,但仍舊有許多將士忍不住偷偷賣,賣了可以用原來的竹筒陶碗喝水吃飯,並不影響生活,最多回到以前的狀態,但卻可以憑空得到壹大筆錢。
  這種搪瓷小鍋和軍用水壺、茶缸對於西域、大宛等地的人來說,完全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寶貝神器,不光外觀精美絕倫,而且還具有無與倫比的實用價值,重點是防摔,比瓷器結實多了,基本上用不壞,因此搪瓷在西域等國商人的眼中,要比瓷器更加金貴,但數量也更少。
  於是眼下的情形就是分散駐守西域諸地的大秦軍營外面,時常都能看到鬼鬼祟祟前來購買軍用搪瓷裝備的商人,而這些商人還會雇傭壹些當地年輕美貌的小娘子,穿著清涼裸露的衣服,壹看到有士兵騎馬出來巡邏或者打獵就躲在樹叢裏面招手:大爺,來玩兒啊!
  於是許多將士忍不住誘惑,就會偷偷摸摸的跟著去小樹林,片刻或者很久之後壹臉幸福和滿足的回來,掛在腰上的軍用水壺或者茶缸肯定會少了壹個,而且腰上還會多壹個錢袋子。
  在這種美女加黃金的誘惑下,軍營的搪瓷裝備丟失損毀率非常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