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25章 王允的真面目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0

 孫策連忙命人取來水,郭嘉舉起來就往嘴裏倒。閃舞小說網孫策壹把搶過。
  “不能這麽喝,小心炸肺。”
  “忘了,忘了。”郭嘉如夢初醒,重新接過,抿了壹口含在嘴裏,過了壹會才慢慢咽下去。接連喝了幾口,他用袖角擦擦嘴。“將軍,有新情況。”
  “別急,慢慢說,天塌不下來。”孫策雖然也很急,但他經歷的事多了,已經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將軍,真不好說。弄不好,這次天真的會塌。”郭嘉苦笑道:“張子綱先生傳消息來,朝廷有詔書到洛陽,要求朱太尉率部勤王長安,妳們父子和周公瑾都在征調之列。”
  孫策盯著郭嘉半天沒說話,然後突然笑了壹聲:“是哪個沒腦子的下這樣的詔書?”
  “詔書當然是朝廷下的,不過做決定的還是司徒王允。”
  孫策很無語,背著手,來回轉了兩圈。王允以天子的名義下詔,調洛陽的朱儁西進勤王,這不是胡說八道嘛。牛輔等人已經退入河東,洛陽、長安之間的道路暢,這時候誰還能威脅長安?這分明是給袁紹減壓啊。對了,王允和袁紹關系可不壹般,他在何進大將軍府的時候就和袁紹愉快,當時袁紹司隸校,他是河南尹,兩人配合得很默契。
  孫策突然想到壹個問題:去年年末,王允說動董卓派徐榮、牛輔率領五萬西涼精銳兩路進犯南陽,不僅僅是調虎離山,準備搞董卓吧?他是不是想壹箭雙雕,順便也把袁術的影響力徹底清除掉?袁術雖然實力壹般,但他畢竟是袁氏子弟,是唯壹有可能對袁紹產生的人。
  順著這個思路向前想,孫策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冷顫。在此之前不久,包括袁隗、袁基在內的袁家人都被殺了,地點在長安。史書上記載這是董卓下的命令,但當時董卓在洛陽,主持長安事務的人是王允,而且董卓對他言聽計從。王允如果想救袁隗絕對有機會,可是他好像什麽也沒做,直接把袁家殺得幹幹凈凈。
  與董卓作對的是袁紹,袁隗、袁基可是配合得很,袁隗甚至親手將少帝劉辯扶下禦座,讓他向新帝行禮。董卓殺他們殺得很沒道理啊,這不是把袁隗、袁逢的門生故吏都往袁紹那兒趕嗎,董卓的腦子得進多少水才能幹出這樣的事?
  王允絕對是故意的。他是黨人,袁紹是黨人領袖,他效忠的根本不是朝廷,而是袁紹。35xs史書記載,他當時不肯赦免西涼人的原因之壹就是怕山東生疑,後來長安被李傕等人攻破,他還是念念不忘山東諸公。山東諸公是誰?當然是袁紹。
  孫策把自己的疑問對郭嘉、龐山民壹說,龐山民目瞪口呆,覺得孫策信口開河,郭嘉卻覺得大有可能。別的不說,袁紹做了這麽多大逆不道的事,又是承制封拜,又是驅逐韓馥,甚至連立劉虞為帝這種事都幹出來了,朝廷有詔書指責過袁紹嗎?壹句也沒有。相反,朝廷倒是壹而再,再而三的想對南陽下手。
  除此之外,郭嘉還提供了另壹個證據:袁隗等人被殺的消息傳到河北,按理說,就算是裝,袁紹也應該發哀遙祭。可袁紹當時別說哭,連壹絲傷心的表情都沒有,照常飲宴娛樂。這只有壹種解釋,要殺袁隗、袁基的不是董卓,而是袁紹,王允執行的正是袁紹的命令,然後順手把這盆臟水潑到了董卓頭上。
  龐山民臉色煞白,看看孫策,又看看郭嘉,就像看到了鬼似的。
  孫策幽幽地說道:“山民兄,妳能給我壹個更合理的解釋嗎?”
  龐山民茫然若失,眼神遊移,不停地自言自語。“太殘忍了,太殘忍了,非人也,非人也。”
  郭嘉冷笑壹聲:“為了袁氏新朝,為了天下,這點代價算什麽。高皇帝能將兒女推下車,父親都要被對手烹了,他卻想分壹杯羹。王莽為了邀名,能獨生兒子都要殺。袁紹殺與他意見不和的袁隗、袁基又算得了什麽。依我看,這還早著呢,袁譚弄不好就是下壹個。”
  孫策很驚訝。“袁譚?現在?”
  “為什麽不可以?太子向來只有監國,不得出征。袁紹要控制兗州,可以派的人很多,哪怕是次子袁熙也行,為什麽偏偏派袁譚?他分明寵愛少妻幼子,這才找機會將袁譚趕出來。”
  孫策看著郭嘉,覺得自己還是太保守了。“奉孝,袁譚準備和我做生意,給了我壹份條件很優厚的訂單。我本來以為他是緩兵之計,現在聽妳這麽壹說,倒是有點明白了。”
  孫策把事情經過大致說了壹遍,郭嘉壹拍大腿,叫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當時就說袁紹和黨人在壹起呆得太久了,浸染太深,不能自拔,行事偏激又外寬內忌,壹旦得勢必然刻薄寡恩,荀文若還不信,現在……哦,我明白了,荀文若這是抽身之計啊。”
  “什麽意思?”孫策追問道。郭嘉的思維太跳躍,他有些跟不上。
  郭嘉眉毛色舞。“將軍,荀文若定然是看出了袁紹難成大事,所以才遠走長安,為自己準備後路。在此之前,曹孟德去長安也是如此。他們並沒有背離袁紹,卻抽身事外,以為袁紹謀求外援,成犄角之勢為名,積蓄力量,以待時變。如果袁紹成就大業,他們有別部之功,可效河西竇融,不失裂土分封。若袁紹自取其咎,人心思漢,他們可以做中興之臣。若中興無望,他們或取而代之,或另擇明主,進退裕如。”
  孫策豁然開朗,連連點頭,贊同郭嘉的分析。他其實也想到了這些,只是覺得過於臆測,現在郭嘉也是這麽想,他覺得可能性還真不小。
  “奉孝,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朝廷的詔書不值壹提,那只是王允的壹廂情願,說不定裏面還有荀文若的謀劃。將軍要考慮的只是朱太尉。君子可欺之以方,朱太尉空有壹腔熱血,身荷天下之任卻不知權變,他很可能會奉詔西行。令尊在他的麾下很危險,必須提醒他小心,免受池魚之殃。”
  孫策看著郭嘉,郭嘉也看著他,眼神淩厲。孫策搖了搖頭。“還是讓家父回來吧,有他鎮守豫州,我才能安心南下。”
  郭嘉欠身施禮。“將軍所言甚是,子綱先生也是這麽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