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七月新番

歷史軍事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九月,秦國南郡安陸縣,傍晚時分,雲夢澤畔下起了雨,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42章 千裏馳遠李將軍

秦吏 by 七月新番

2019-5-17 22:12

  在北地郡軍營裏時,甘沖聽說過這樣壹個故事:壹個人想要去楚國,卻在道路上趕著車向北走,距離他的目的地越走越遠。
  他現在感覺,自己就是壹個南轅北轍之人!
  六日前,甘沖與所率的百余良家子騎士發現匈奴人圍困了馮劫的上郡兵,為了讓十人回去向尉將軍報信,他們其余人選擇向其他方向騎行,吸引匈奴人註意力。
  十名候騎有沒有回去他不知道,但良家子騎士們的誘敵,著實給自己惹來了大麻煩。數百匈奴騎從對他們緊追不舍,數次戰鬥後,同伴或被射殺,或墜馬被俘,唯獨甘沖壹口氣沖入林地,才得以脫身。
  但他的安全是暫時的,壹通奔逃後,甘沖發現自己向北行了不少裏數,距秦軍主力越來越遠。甘沖試圖潛伏壹段時間後悄然南行,但每次都走不遠,就被遊弋的匈奴斥候發現,接著又是壹番追逃……
  匈奴人已發現這壹帶有個漏網的秦人,發動了百余騎來搜索,甘沖只能連躲帶藏,跑到了大河邊的蘆葦從裏,那群緊追不舍的匈奴斥候亦追擊至此,他們將馬兒留在外面,手持弓矢短刃進入蘆葦蕩搜找。
  甘沖的愛馬中箭,只能咬牙舍棄,弓箭也射完了,好在甘沖擅長以皮帶拋石,加上腰間的壹柄短劍,這就是他所有的武器。
  現下,匍匐躲在蘆葦從的泥窪裏,甘沖能聽到匈奴人嘰裏呱啦的說話聲,至少有數十人之多,且從四面八方圍過來,封死了他出去的所有路線。甘沖壹點勝算都沒有,光靠手裏的幾顆石頭,頂多打破數人腦袋……
  就在他決意藏到壹個匈奴人靠近,狠狠砸破他腦袋時,另壹面,壹個匈奴人卻大喊了起來。原來,這些經驗豐富的獵手,終於找到了甘沖的腳印,隨即順著它們,發現了他藏身的位置!
  “真是晦氣!”
  甘沖無奈,只能迅速起身逃離,他撥開蘆葦蕩,拼命朝水流方向走去,河流,那是他求生的唯壹機會!
  河邊淤泥囤積,壹腳深壹腳淺,邁步艱難,身後的匈奴人則罵罵咧咧的,大概是在讓甘沖投降。他們每走幾步,就停下開弓射向甘沖,箭矢從他耳畔、發髻上掠過,紮到了左右的蘆葦叢中,嚇飛了壹群鷗鷺,也驚得甘沖壹身冷汗,他又餓又乏,步伐越發蹣跚。
  趕在被匈奴人的套馬索勾住前,甘沖來到了大河邊,他毫不猶豫,普通壹聲,便跳入了水中!
  這時候,甘沖便不得不感謝北地郡尉了,他本非遊泳好手,但過去半年裏,良家子軍在練習騎術陣戰之外,又被郡尉要求掌握壹種新的技能:遊泳。
  於是良家子們訓練完畢,光著身子在泥河中玩耍競逐,就成了北地郡壹道亮麗的風景,牧羊的戎女羌婦常來觀看。雖然很多人自嘲說,北地又沒有大江大河,更無水師,讓兵卒熟悉水性有何用?但事到如今,甘沖才明白郡尉不是無的放矢,同時慶幸自己水性練得不錯。
  河水並不湍急,卻也有些深度,這正是甘沖需要的,他深吸口氣,潛入水下,向著河底猛紮。就在他身影消失在河面上後片刻,十余支弓箭便不約而同地落了下來,箭穿透水網,冒著氣泡從甘沖身邊擦過,甚至有壹支劃破了他的甲胄,稀薄的血霧在河中擴散。
  惟壹的希望是躲過匈奴人射來的箭,等他們以為自己死了,再浮出水面,拼命地遊,壹直遊到對岸為止。
  但他沒憋太長時間,甘沖逐漸難以屏住呼吸,嘴巴噴出的氣泡不斷往上冒,他需要空氣。
  等甘沖再度露頭時,發現自己已經潛遊了好壹段距離,但岸上的匈奴人,卻還在等他的屍體飄上來才肯離去,眼看甘沖未死,不由氣得哇哇大叫,再度開弓朝他射擊。
  甘沖只能朝河中央遊去,但再度冒頭後,卻絕望地發現,對岸也聞訊趕來壹群匈奴騎士,正等待他這個活靶子自己過去挨箭呢!
  這下,他只能順著水流,往下遊漂去,匈奴人鍥而不舍地騎行跟隨,壹邊追還壹邊嘗試射箭、大聲嘲弄,仿佛甘沖是個玩具。
  甘沖這幾天的夥食很差,用石頭打下來的鳥兒,壹些可疑的灌木漿果,反正都是生食,這幾日他已腹中劇痛,時常無力,在水中艱難地撲騰著,這樣下去,他就算不被匈奴人的箭射死,也會因為無力而溺亡……
  “若我死於此河,恐怕無人為我收屍,只能在北地郡忠士墓園裏,有壹座空空如也的衣冠冢了!”
  正絕望時,兩岸射來的箭卻停了,匈奴人也停止了叫囂,甘沖艱難從水中探頭看去,發現他們勒住了馬,目瞪口呆地看著大河上遊。
  數艘張帆搖櫓的木船,正破浪而來!數名披甲戴胄的秦卒端著臂張弩立於船首!
  ……
  甘沖被秦卒拽上了船,他趴在小翼上船幫上,吐出了壹肚子的涼水。隴西口音的秦卒紛紛圍過來,幫他包紮臂上傷口,為首的五百主還脫了幹燥的衣裳給甘沖換上。
  “豈曰無衣。”五百主笑了笑,他們在大營處,已聽說了這批良家子候騎以性命誘敵,只為讓信使送回軍情,對甘沖十分佩服。
  “與子同袍。”甘沖壹陣感動,接了過來。
  還有人遞來食物,但甘沖最心心念念的,就是那十個信使,有沒有將消息送回去?
  事情是顯而易見的,那群追逐射獵他的匈奴人,已被船隊射出的弩機驅散,坐在船上看向上遊,卻見長河之上,木船連綿不絕而來,上面滿載全副武裝的秦卒,迎風破浪向前。
  船上的五百主告訴甘沖,他們只是前鋒探哨,後面還有兩百艘船,本是從隴西郡運糧至賀蘭,如今得李、尉兩將軍之命,運載兵卒,與車騎同時行進。
  大河西岸,已能見到壹些行進的秦騎,而匈奴主力,則在河東數十裏外,匈奴在東西南北百裏皆設有候騎,秦軍甫壹出現,匈奴必知……
  甘沖重重打了個噴嚏:“尉將軍何在?”
  五百主道:“北地郡尉在後方百裏外,統兩萬步卒,已在半途!”
  “除我之外,可還有候騎獲救?”
  甘沖很希望能出現奇跡,但五百主卻低下了頭:“只有三名信使得返,其余……”
  “我必殺百名胡虜,為袍澤復仇!”
  屬下盡亡,不知生死,甘沖咬著牙,重重捶了下船板,他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迅速回到軍中,在接下來的大戰裏,殺胡泄仇!
  說話間,船只已駛過了大河與都思兔河的交匯處,岸上的騎兵亦然,卻沒有停下的意思,甘沖不由驚異:“匈奴大軍就在都思兔河上遊三十裏的白羊山圍住上郡兵,為何不在此處停泊?”
  五百主卻道:“李將軍說,吾等步騎萬人,若直接去解圍,恐怕無濟於事,不如……”
  他咧開了嘴笑道:“圍魏救趙!”
  ……
  大河之畔,都思兔河以北,李信的大旗已至此,他的前鋒羌璜讓人帶回來了兩樣東西……
  是牛羊的新鮮糞便。
  李信對身邊的都尉、率長們道:“匈奴數萬騎,馬能食牧草,但人卻不可能只食攜帶不多的肉、酪,也不能只靠狩獵。”
  “故匈奴出兵,其身後總是跟著牲畜群。”
  這些畜群,就相當於匈奴人的輜重,或飲其**,或宰殺食肉,找到了牲畜群,就逮到了其後隊。
  羌璜回報,北面十余裏外,發現了大量牛羊的新鮮糞便,計算其數量,有萬余頭之多!
  李信立刻制定了作戰計劃:“匈奴喜歡劫我軍糧道,寇可行,我亦可行!速擊其畜群,再渡至河西,依靠丘陵河澤紮硬寨,引匈奴驚措,不能專心圍上郡兵,縱然迅速馳援,也無法突入我軍寨。軍失輜重則乏,中原如此,匈奴亦如此!”u
壹些醉話,關於孔子
  今天只有壹章,還有壹些醉話。
  這幾天出門訪友,今天到曲阜,逛了孔廟孔府,說實話,十分失望和無感,為什麽總有人說七月這本書黑儒如何,可實際上,在寫的時候,我花最大精力和時間,投入最多感情的角色,不是趙無恤,不是季嬴,是孔子。
  從魯城小院裏的初現,到獲麟絕筆,他是我查閱資料最多,自認為感官最復雜的人物,論語的詼諧,春秋的認真,墮三都的壯誌,魯君未賜祭肉的失落,困於陳蔡之間的自嘲,道不行而浮於海的絕望,我認識的是壹個真實的人。
  他矛盾,身為殷商後人而推崇更符合仁的周禮,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他保守,認為在禮崩樂壞的季世,恢復周禮是最好的選擇;他先進,作為私學制度的源頭之壹,他影響最大,教導出了性格各異的學生,顏回,子貢,子路,冉求,都是我下重筆描繪的……總之,我認識的,是壹個凡人!有理想,會犯錯,會失落,會猶豫,老年大徹大悟,想做點事情的普!通!人!
  在我的理解裏,他是這樣的夫子。
  而不是壹個被後世歷朝歷代為了種種目的,精心裝潢的至聖先師!
  知我罪我,其唯春秋乎
  是孔子對自己的預言。
  也是我第壹本書的結語。
  知我者稱我春秋,罪我者責我餵屎。
  我說過,不管壹個人喜歡還是厭惡孔子,推崇或嫌棄儒家,甚至對此漠不關心,孔子,他都已經紮根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沒人會忽視他,拼命否定壹個人,其實就是在承認他的影響。
  雖然我竊以為,他最大的成就,是壹心恢復周禮,自己開創的私學,卻成了毀滅周禮的最後壹根稻草。
  想要恢復秩序的復古折,卻成了毀滅舊時代最後壹根稻草,沒有比這更悲哀的。
  我第壹次為壹個歷史人物哭泣流涕,難以自持,可能這就是歷史現場感吧。
  孔府孔廟乃至孔林的壹磚壹木,都讓我感到厭惡和悲哀,這和孔子葬於泗上,墳而不墓的初衷,真是大相徑庭。
  總之就是壹點感觸,酒醉多言,言多必失,就當是壹笑了,明天旅行結束,會在高鐵飛機上碼字。春秋的時代已畢,我現在要專註的,是秦吏。
  說這麽多,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拖更找借口,堵死章說大佬的吐槽。
感謝白銀萌,以及這幾個月的所有盟主、打賞
  如題,喝的有點高,之前胡扯壹通,現在還迷迷糊糊的,是被看到的朋友叫醒的。會不會是我看錯了emmm,幸福來的太突然。感覺和隔壁百合壹樣,這個月被套牢了哈哈。
  好吧正好這個月不做鹹魚,拼壹拼,抖抖身上的鹽霜,開始漫漫無期的欠更還債。當然七狗的話妳們肯定是不信的,等我先把酒醒了,從明天壹早高鐵上的碼字開始,汪汪汪!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