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七月新番

歷史軍事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九月,秦國南郡安陸縣,傍晚時分,雲夢澤畔下起了雨,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

秦吏 by 七月新番

2019-5-17 22:15

  戰場南翼,雖然靠著強弓勁弩,將那五百專門劈陣的死士射退,但在新加入的五千叛軍沖擊下,“王師”的陣列已是搖搖欲墜,士氣不斷跌落,叛軍卻越戰越勇。
  不斷有損傷太重的隊伍退下來,眼下整個陣線後方,只剩下壹支千人的部隊,等待上前輪換了……
  這支軍隊的統帥,是辛夷。
  武昌營壹戰,辛夷僥幸逃生,但馮毋擇追究其罪,削了官職,昔日的武昌營裨將,如今只作為壹個小小率長,帶著他手下碩果僅存的壹千短兵,為前陣護翼。
  這還是馮毋擇看在辛夷那逝去過年的父親,秦國大將辛勝的顏面上,給他壹個贖罪立功的機會。
  不成想,辛夷順風勝仗沒撈到,反置身於危墻之下!
  眼看南翼將敗,辛夷目光中,有些許懼意。
  他不斷回頭,往本陣那邊眺望,希望能看到馮毋擇派兵前來支援。
  果不其然,馮將軍的“武信”大旗動了,留在本陣的六千將士竟齊齊出動,向東而來,這讓辛夷舒了壹口氣。
  但沒想到的是,走了還不到壹半,那六千人便跟著馮將軍的旗幟,徑直往戰場北面而去!
  辛夷頓時駭然:“馮將軍是要舍棄南翼了麽?”
  少頃,馮毋擇的傳令官至,給辛夷下達了最新軍令:“辛夷死守南翼,謁叛軍之勢!”
  辛夷更慌了:“三四千人都快敗了,靠我這區區壹千人,怎麽守?”
  馮將軍的舉措透著奇怪,放著即將敗退的南翼不救,卻指望從北翼打開局面?
  辛夷想到了什麽,再度回首,果然看到西面五六裏外,先前去阻止江陵叛軍的楊熊部,已頹然敗走,在其後方,來自江陵的叛軍已近戰場……
  “就算是幾千頭彘,也要抓半個時辰罷?”
  辛夷破口大罵起來:“我早就說過,楊熊雖有小智,卻無統兵之才,果然靠不住。”
  在武昌營,他就是被楊熊坑了,事後才知道,黑夫的軍隊不過三千,楊熊坐擁八千人,竟畏敵如虎,不戰而走,還壹把火燒了武昌營,使得南征軍老卒鐵了心跟黑夫造反。
  “我懷疑這廝,是武忠侯安插在我軍中的內應!”
  罵到這,辛夷心中卻不由壹驚,冒出壹個以前從未萌生過的念頭……
  他不再言語,在車上站直了身子,觀察起戰場形勢來。
  南翼不必說,已是糜爛,恐怕支撐不了太久。
  中陣還算能撐住,但若被南翼潰敗牽連,也將陷入混亂。
  唯獨北翼方向,馮軍略占優勢,陵阜處的王翳部,奉馮毋擇之命,帶著兩千車騎朝側翼沖鋒,但卻被黑夫派出的車六百,騎壹千阻止,雙方混戰正酣。
  若馮毋擇六千生力軍加入北翼戰場,說不準,還真能取得局部勝利。
  但辛夷卻搖了搖頭。
  東邊的“武忠”旗幟下,尚有近萬生力軍。
  “縱然殺出壹條血路,但強弩之末不能穿縞,我軍,已失了勝機。”
  勝利的天平,已經完全傾向叛軍,黑夫手握主動權,可從容應對,或派兵支援北翼,或以逸待勞,只要拖到韓信抵達,兩面夾擊,便可得全勝。
  而馮毋擇,卻只能孤註壹擲……
  辛夷心中有了計較,他壹面應承著馮毋擇的命令,壹面卻將親信們都喊到跟前來。
  “汝等以為,武忠侯所言之衣帶密詔,是真是假?”
  壹眾跟了辛夷三四年的親信面面相覷:“馮將軍說那是騙人的……”
  辛夷卻壹本正經地搖頭:“然武忠侯言之鑿鑿,說得有鼻子有眼,令人心疑,我近日來仔細思量,結合前後之事,總覺得始皇帝崩逝,衣帶密詔等事,多半是真的!武忠侯的軍隊,才是義師啊!”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吾等追隨馮將軍,倒是謹遵上令了,可別到頭來,才發現是遭了奸佞所欺,為虎作倀,當了逆軍啊……”
  這下親信們差不多都懂了,拱手道:“那將軍以為,當如何?”
  這時候,前方又壹陣喊殺聲傳來,而前陣的都尉已經來催促辛夷去支援了。
  辛夷打發走了他,壓低聲音對親信們道:“今武忠侯將勝,不如助之,猶如牧野之戰,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定能立下大功。”
  此言壹出,有個較為忠厚的親信立刻反對道:“將軍,我家中老小尚在關中,若是背叛,家人恐遭株連……”
  但還不等他話說完,便被辛夷的短兵壹劍捅死!
  老實人的屍體掉落下馬,辛夷嘆了口氣,目光掃視其余人等——他們多不是關中人,沒那麽多顧慮。
  “事急矣,若隨馮毋擇敗,吾等皆當為虜,生死難料。但若反戈助武忠侯勝,待他日大功告成,吾等隨君侯入關中,亦不失爵位功勛!”
  “晏子雲,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是做敗軍賤虜,還是做勝兵勛臣,二三子請決之!”
  有壹個倒黴蛋死在前頭,幾名親信不敢再反對,皆道:“吾等願隨將軍反正!”
  “善,諸君且去撕了旗幟,讓士卒在臂上裹布,以示吾等之誌。彼輩多為南郡人,如今武忠侯已得江陵,全取南郡指日可待,想來也不會反對……”
  少頃,南翼作垂死掙紮的都尉發現,辛夷部壹千人,在幾度催促後,總算趕過來了。
  有了他們支援,南翼又能撐上片刻,或能為馮將軍的北翼攻勢贏得時間……
  但他萬萬沒想到,辛夷部走到自己身百步外時,卻突然舉起了戈矛,徑自向對背後劇變毫無防備的袍澤殺來。
  他們心懷愧疚,將戈矛刺入兄弟部隊的後背,同時齊聲高呼道:
  “義在南軍!”
  ……
  三軍可奪氣,然將軍,不可奪心!
  戰場北翼,馮毋擇白須飄飄,仍手持斧鉞令旗,親率部隊,向叛軍發動沖擊。
  縱然形勢不利,但馮毋擇依然在做最正確的抉擇,趕在敵方援軍襲後前,全軍突擊,沖潰北翼叛軍,再孤註壹擲,向黑夫的大旗發動進攻!
  若速度夠快,勝負尤未可知。
  然而,就在激戰正酣時,他卻絕望地發現,己方陣線南翼,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全線崩潰,如同枯朽的墻壁,轟然坍塌!
  敗軍四散潰逃,而壹陣陣大呼,還從那邊不斷傳來。
  “義在南軍!”
  所有人都面露駭然,這呼喊,足以讓馮毋擇的軍隊士氣瞬間跌落谷底。
  稍後,斥候再度送來了壞消息。
  “武信侯,辛夷反叛,率部倒戈攻我南翼,南翼已潰,叛軍正向中陣包抄!”
  “辛夷?臨陣倒戈?”
  老將軍壹陣暈眩,幾乎跌落車下,被車右扶住,只老淚縱橫,錘膺大呼道:“天哉,天哉!”
  先是李由、馮敬,接下來是楊熊、辛夷,這些庸碌無能的子侄部將,壹次次用自己的大敗,打亂馮毋擇的計劃。
  仗打到這份上,真沒法打了。
  南翼的提前崩盤,使得堅持已久的中陣也陷入危機,搖搖欲墜。
  北翼的推進比想象中困難,黑夫又添了三千人過來,頂住了王翳的進攻,讓這裏的戰事陷入僵局。
  短兵親衛的任務不是打贏戰役,而是保護主將周全,他們立刻朝馮毋擇請求道:“將軍,事不可為,帶著余部渡河突圍罷!”
  馮毋擇卻指著北方的陽河水嘆道:“汝等看那河,還能渡麽?”
  陽水南岸平原上激戰正酣,北岸也不得安寧,那些在共尉帶領下,從竟陵縣尾隨馮毋擇大軍至此的兩三千叛軍散兵,已對鎮守北岸的郢縣守軍發動進攻。
  南郡兵士氣也不高,看看南岸馮軍敗相已現,也沒了死戰的念頭,漸漸向城中退去,更不乏臨陣倒戈,大呼“義在南軍”者。
  此時,共尉已占領陽河水北岸,隔著河水耀武揚威,這時候帶著殘部渡河,恐怕要遭前後夾擊,或將覆滅在河水中。
  簡而言之,他們已經被包圍了。
  眼看陷入絕境,馮毋擇卻重新在戎車上站直了身子,伸手跟車右要來壹柄長戈。
  四十年前,他還是壹個小屯長,亦是靠壹柄長戈,在軍中打出名頭,被王龁將軍相中為親兵,壹路提拔。
  四十載征戰,無數次身冒矢石,參與了滅韓、滅趙、滅燕諸多大戰,方得“武信侯”之爵。
  來之不易,珍之惜之。
  他掃視周圍眾人,看著身邊的六千人,大聲道:“今軍爭不利,老夫愧對陛下,愧對眾將士。”
  “但即便如此,我亦不能退,不能走,更不能被俘受辱!”
  “因為,我是大秦的武信侯!”
  他還是始皇帝陛下托孤之臣,這代表了無上的信任,和責任。
  所以他只能戰死,為了自己的名譽,也為了馮氏家族……
  說到這,馮毋擇的話語裏,已帶上了壹絲悲壯。
  “但即便命中註定,要殞身於此地!”
  “老夫亦要為大秦,為始皇帝陛下,盡忠到最後壹刻!”
  三軍緘默,不知所少人能相隨到底,也不知有多少人待會將弱弱地喊著“義在南軍”,只為活命。
  畢竟武忠侯,是不殺俘虜的,先前在安陸,不就放了四千人麽?大多數人,沒有死在這的理由。
  但馮將軍心已似鐵,他須發賁張,揮戈東指,讓禦者催動駟馬。
  “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願從者,且隨我陷陣,老夫大旗在哪,就沖向哪!”
  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戰場上巨大的喊殺聲,掩蓋了老將軍的命令,可但凡能聽到他聲音的短兵親衛們,都壹傳十十傳百,尋找著那面“武信”大旗,舉起沈重的戈矛,邁動腳步。
  更多人稍微猶豫後,也加入了進來,關中秦人,有自己的傲骨,可不會輸給楚地的鳩舌鄉巴佬!
  重新煥發鬥誌,他們再度發起了沖擊:
  “殺賊!”
  眼看勝利在望,對面的南征軍也絲毫不作退讓,肩並著肩,操戈與敵人碰撞在壹起,口中也喊著自認為正義的口號。
  “討逆!”
  而韓信部,亦已急行軍抵達戰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