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兒歸

人到中年紙老虎

歷史軍事

這裏應該還是西北某處,張超伸手在門口被風沙侵蝕的斑駁土墻上扣了扣,這是他唯壹能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七十九章 忠臣,這是壹個復雜的詞

瀚海唐兒歸 by 人到中年紙老虎

2024-2-5 23:17

  壽州城中壹片愁雲慘淡,紫金山上,劉仁瞻經營數年,花費無數人力物力建立起來的防線,只支撐了六天就被攻陷。
  壹萬余人最後撤回來的,不到壹半,節度副使姚鳳以下,戰死將官多達七十余人。
  且在周軍在追擊的時候,是順著甬道猛追的,把清淮軍立在紫金山後,兩座守護甬道的砦堡也給打破了。
  周軍先鋒,直接追著清淮軍,靠著清淮軍修建浮橋渡過了淝水,如若不是當日天色太晚,劉仁瞻相信周軍甚至敢來搶門。
  十月二十,張鉊移師壽州城外,同時從水陸兩方面夾攻清淮軍在淮河上的水寨和陸上砦堡。
  幾乎同時,南唐方面有動作了,廬州保信軍節度使朱匡業派其子朱令赟,衙內都虞侯鄭重恩率壹萬五千保信軍,從廬州出發北上救援。
  不過劉再升早有準備,於淝水上遊安春渡以大船堵塞航道,等南唐軍船隊到達之後,兩岸以強弓硬弩攢射。
  保信軍頓時大敗,朱令赟僅以身免,鄭重恩以下將官士兵死者數千,沈屍布滿河道。
  十月二十二,大軍拔除了壽州城外所有的防禦設施,將壽州城四面合圍。
  劉再升命慕容信德用槍尖挑著鄭重恩的甲胄,手持保信軍節度牙門旗和認旗到壽州城下耀武揚威。
  城中清淮軍上下大驚,士氣低落無比,劉仁瞻在城頭淚流滿面,鄭重恩原本是他麾下虞侯,想來正是因此才會前來救援,沒想到救援不成,反而害了他的性命。
  壽州城外,張鉊剛剛環視了壽州城壹圈,雖然此城現在搖搖欲墜,但他還是沒有勸降,也沒有強行攻打的意思。
  不勸降,是因為勸降下來的壽州城,哪有打下來的威懾力那麽大。
  不強攻,是因為張鉊不想在馬上就可以破城的當口,白白損傷兒郎們的性命,還有壹個原因,就是他等壹樣神器-曹延明發明的火炮。
  ‘嘿喲!嘿喲!’數十個民夫前拉後推,四匹健騾累得鼻孔都噴白霧了。
  壹門口徑有人頭這麽粗的大炮,裝載在壹輛特制的板車上,木制的板車輪,艱難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
  張鉊仔細觀察了壹下,這門巨炮,重量至少在四千斤上下,銃尾、軸、冒口等都與後世基本壹樣,這是張鉊仔細畫了圖的。
  炮彈用打磨好的圓石充當,差不多二十斤上下。
  為啥不用鐵彈?因為鐵彈的鑄造和攜帶都很麻煩,石彈就要簡單多,材料四處可見,打磨也方便只需要幾個石匠就行,且威力方面,相差不大。
  另壹個原因是此時的火藥還不夠先進,石彈完全能夠承受得住。
  張鉊量了壹下,炮管只有五尺多,也就是壹百六七十厘米,比明清時期成熟的火炮短了三分之壹,重量卻還重了二分之壹到三分之壹。
  而炮管太短,又導致炮口直徑必須要做的大壹些。火藥由於能量不如明清時期,所以裝藥量也很大。
  這是個畸形兒啊!張鉊眨巴著眼睛感嘆了壹番。
  從目前看的話,性能數據優於歷史上歐洲人十三世紀末制造的初代加農炮,但明顯低於明清時期,特別是萬歷時期開始大規模出現的紅衣大炮。
  不對!張鉊心裏疼的壹抽,這不但是個畸形兒,還是個他媽的用金子打造的畸形兒。
  這可是青銅鑄造的啊!
  壹斤青銅就算造純度極高的金背錢,也能造大約兩百枚上下。
  四千斤銅就是八十萬錢,即八千貫,這還不算折損消耗、人工等,加起來最少需要壹萬貫。
  而壹萬貫金背錢,在市場上是當做值三錢用的,也就是壹萬貫,相當於三萬貫。
  三萬貫,已經足夠張鉊拉出壹支披甲六成,馬步齊全的精銳營了(八百至壹千人)。
  這他娘的,要是打造個百十門,直接就能把財政給幹破產。以此時的生產力條件來說,還是太高了。
  張鉊在心裏想了想,現在就別怎麽發展重炮了,還是發展小型拋射的虎蹲炮和能用馬拉著到處跑,打霰彈,專門用來轟擊敵軍密集陣型的小炮吧。
  曹延明坐在馬車上,摸著身側的大炮,誌得意滿的四處觀望,壹副我羨慕死妳們的樣子,他還想張鉊驚為天人誇獎他呢。
  結果張鉊嫌棄的摸了摸額頭,讓他快點從眼前消失。
  我張聖人壹看他那大腹便便的樣子,就不由得想起他砸在這家夥身上的錢都能拉出幾萬大軍了,心裏疼的厲害。
  曹延明沒收到張鉊的誇獎,傲嬌壹擡頭,立刻命令手下的民夫把大炮往前運,心裏想著,等大炮打響,壹定能把我張聖人嚇得面如土色。
  城外的周軍不知道這幾門大管子是啥,不過他們也不奇怪,反正紫亭郡公的天工院,總是搞些奇奇怪怪的玩意。
  不過有好多人都對著這幾根大管子垂涎三尺,瑪德,這哪是什麽武器,那是移動的金庫。
  城頭上的清淮軍當然也不知道這是什麽,不!他們知道,好多人把這玩意認成了撞車,劉仁瞻的三子劉崇諫還叫人準備火油和引火物,準備燒車了。
  壹聲聲號角聲吹響,周軍升起了呂公車,大量手持盾牌、弓弩的兵士也不斷上前,開始攻城。
  當然也是掩護曹延明將火炮布的更加靠近壽州城,這玩意炮身太短,射程並不遠。
  清風氣喘籲籲的跟民夫們壹起挖了壹個大坑,還用粗麻袋裝了泥土將火炮壓實。
  上次在神都六門巡檢衙門時,那門兩千斤的小炮飛上半空的恐怖壹幕,還歷歷在目呢。
  曹延明親自動手,肥倉鼠壹般的裝填火藥和石彈,這壹炮他不親自來不放心,畢竟天工院壹年消耗十幾萬貫的天量撥款,板甲剛剛搞砸了,要是火炮也不行,那就太對不起人了。
  周圍的士兵們壹進入戰鬥狀態,也沒人管他們,城頭上的清淮軍也只是疑惑,他們倒火油的手都舉酸了,對面的奇怪撞車還不上,只是雙方都進入了廝殺狀態,沒太把這放心上。
  “轟!”就在此時,震天動地巨響響起,所有人都嚇了壹大跳。
  此時的人們,除了雷聲,還從未聽見如此猛烈的巨響。
  呂公車上的神射手們被嚇得東倒西歪的,火炮周圍的弓弩手,竟然好些個拔腿就跑。
  這不是他們不遵守軍紀,而是太嚇人了,完全沒有心裏準備,隔得最近的兩個弓弩手方陣,不少人被嚇得渾身發軟,嗷嗷嘔吐。
  壽州城上的清淮軍被嚇得更慘,好多人只看見對面的撞車突然發出了壹陣黑漆漆的煙霧,似乎還有火光壹閃。
  然後他們當面的城墻,就像是被天神用手砸了壹下壹樣,劇烈搖晃下,竟然被出現了壹個臉盆大的凹陷。
  好在此時大多還是以黃土夯墻,不是後世那種更加堅固的磚石墻體,不然絕對起不到這麽大的效果。
  打偏了!曹延明心頭壹緊,計算了壹下角度後,趕緊過來招呼民夫們將大炮推到另壹邊土坑中,另外兩門沒有發射的大炮,也做了角度調整。
  想靠著這種石彈把城墻砸塌,嗯,壹般的城墻可以,壽州這種堅城肯定不行,必須要對著大門轟,把大門轟爛。
  天地仿佛都靜了下來,無數雙盯著眼睛看曹延明他們忙忙碌碌,對於這種超出他們認知的武器,周軍興奮又恐懼,清淮軍則就剩下恐懼了。
  終於,在萬眾矚目中,三門火炮校準了角度,至於彈道,現在還沒那個意識呢。
  隨著曹延明胖手壹揮,連續開火的火炮,發出了跟上次壹樣恐怖的怒吼,三枚二十多斤的石彈,帶著幾乎能看見的虛影,呼嘯著撲向了壽州城的北門。
  ‘哐’‘哢嚓’
  激射而出的石彈,先是砸爛了拉起來的吊橋,隨後重重擊打在了壽州北門用硬木打造,重逾千斤的大門上,硬生生砸出了兩個碩大的破洞。
  壽州城外,周軍歡聲震天而起,城墻上的清淮軍則如喪考妣。
  雖然只是轟爛了北門,北門裏還有壹個甕城照樣可以防禦,但甕城也是有門的,大不了推進去再把甕城和羅城之間的門給轟爛。
  而且甕城這種武器,只能用壹次,且用壹次的時候,妳如果不能把人趕出去,它就會失去作用,反而會成為進攻者可以借用的工事。
  ……
  清淮軍打到這個程度,三萬人在這幾個月中,特別是這五六天折損了壹萬人,已經打不下去了。
  哪怕是在張周搞均田時利益受損,跑到壽州來的淮陰府、濠泗二州土豪,以及害怕周軍在壽州繼續均田的本地豪族,都已經恐懼以極,沒有了抵抗的膽氣。
  劉仁瞻立在城頭,腦海裏將這壹年多的事情,做了深刻的復盤,他突然大叫壹聲,終於想通了這壹切。
  次子劉崇諒,三子劉崇諫,聞聲過來扶住劉仁瞻,劉崇諫心膽俱喪,顫抖著看向劉仁瞻。
  “大人為國獨守西北,群臣皆不抵抗,唯有我劉氏不願屈膝,但打到今日,也算對得起江寧城的國主了,不如……不如我們降了吧!”
  劉崇諒雖然沒說話,但眼神裏也透露出了贊同的神色。
  歷史上,劉崇諫就是打不下去了,冒險渡過淮河去向郭榮請降,結果被巡江的校尉抓住,劉仁瞻大怒之下,竟然以叛國為名,將劉崇諫腰斬。
  此事,成就了劉仁瞻千古忠臣的名聲,但對於劉崇諫,確實顯得很殘忍。
  劉仁瞻眉頭壹皺,想要怒吼,卻沒吼出聲。
  本來按他的脾氣,就憑這句話,就得把劉崇諫壹頓好打,但與歷史上後周粗暴的政策相比,張周現在仁義上,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或許張鉊不是忙著先北後南的話,施以懷柔手段,就是劉仁瞻這樣的強硬派,也不壹定不會投降。
  但現在,沒有說這個的必要了,劉仁瞻心裏也很清楚,因為他剛剛想通了這壹切。
  於是這位南唐名將,只能仰天長嘆:“我大唐自烈祖皇帝代吳建齊以來,橫跨江淮,保存文華,今日它社稷行將傾覆,怎能沒有忠臣,為之灑出壹腔熱血呢?”
  劉崇諒、劉崇諫兄弟大哭,拜伏在地,周圍的清淮軍士兵聽了,也不禁落淚。
  劉仁瞻雖然帶著他們走向了死路,但其治壽州五年中,勤政愛民、大公無私、清廉自守,因而聲望頗高,得到了壽州上下的擁戴。
  劉氏兄弟還要哭勸,劉仁瞻再次長嘆壹聲,拉著兩個兒子的手說道:“為父不死,大周天子,又怎麽能饒了妳們兩兄弟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