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高深的權術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現在沒有機會我們可以慢慢等,皇上不是壹直在對外征戰嗎?”張瀟道,“所以徐達必定有壹天會再次出征,只要他不在應天府就好辦。”
“只是燕王太厲害了。”另外壹張家人道,“扶持壹個厲害的皇子當太子,並非明智之舉,因為他上位以後我們很難掌控。”
“所以對我們最有利的選擇,是扶持壹個懦弱的皇子。”
“不錯。”
“不錯。”其余的人聞言紛紛贊同。
然而作為家主的張賢聞言卻是壹聲輕蔑的冷笑:“有能耐的皇帝,我們就無法掌控他了?爾等對權術的認識,還停留在最低的層級啊!”
皇位傳到第二代,就算皇帝再有能力,他們也有辦法左右朝政。
歷史上的朱棣厲害吧?
然而他照樣被封建貴族拿捏了。
李世民也很厲害吧,他照樣沒辦法讓自己看中的兒子當太子。
朱棣是如何被封建貴族拿捏的呢?
朱棣當年其實是想立朱高煦為太子的,畢竟朱高煦壹直跟隨者他南征北戰,在軍事方面最像他。然而最後朱棣還是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選擇了朱高熾。
朱棣常年領兵北伐,打仗打上癮了,然而每壹次出征都缺錢。
是大胖子和那些貴族們搞好了關系,這才弄到了錢,讓朱棣有足夠的糧餉出去打仗。正因為大胖子和那些封建貴族們關系好,
赦免了建文身邊的文官,
這才讓朝廷上下都支持大胖子,最後還給了他壹個仁宗的謚號。
那些封建貴族拿捏朱棣的方法,就是錢,就是讓國庫空虛。用錢這壹招,不但讓朱棣不能任意妄為,還改變了太子人選。
簡單的說,古時候的皇帝,如果看不清封建貴族掌握國家經濟命脈這壹點。就算他再厲害,也逃不出封建貴族為他們編制的牢籠。
認為皇帝厲害就不好掌控,必須要培植壹個懦弱的皇帝,那是最低級的權術。
牢牢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讓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員連通壹氣,形成密不可分的關系網。把厲害的皇帝也掌控在手中,那才是高深的權術。
妳皇帝再厲害,國庫沒有錢,啥也幹不了。
皇帝想要做什麽事情,滿朝文武都站出來反對……
如果不是朱高熾和那些封建貴族關系好,和他們妥協,朱棣有資金五次北征?有資金編撰永樂大典和遷都?
簡單的說,大胖子就是朱棣和封建貴族之間的友誼橋梁。
朱棣看似沒有依賴那些封建貴族,其實是依賴了的。
而妥協的結果,就是朱高熾英年早逝,朱瞻基英年早逝。最後由太後攝政,三揚把持朝政,張居正把持朝政。
張居正和三揚可都是外人。
眼看這群人只懂低級的權術,不懂高級的權術,所以張賢才會冷笑。如果他們掌控了經濟命脈,也就是掌握了國庫的錢,有什麽皇帝是他們不能掌控的?他們想讓國庫空虛就空虛想讓國庫有錢就有錢,有錢沒錢是決定事情是否辦得成功的關鍵。
然而,自從朱皇帝推行公田制,開發海外貿易之後,
這些封建貴族,掌控朝廷經濟命脈的能力變弱了。以前的大明王朝的稅收是農耕稅收為主,而現在是以商貿為主。
公田制和大興商貿這兩條,可以說是動了封建貴族的根基。
以前是封建貴族點頭朝廷才有錢,而現在是不需要他們點頭,國庫就有錢了。所以這群人,才會對秦宇恨之入骨。
……
“家主的意思是……”人群不解。
“我的意思是,我們要選擇支持燕王當太子,不要選什麽懦弱的皇子。”張賢道,“燕王能耐大,我們就不能拿捏他了?”
“燕王背後有魏國公徐達,我們就拿捏不住徐家了?”
“況且我們現在選擇支持燕王殿下,更顯得我們張家是大公無私,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著想。畢竟壹個有能力的儲君,將來才是大明之福。”
“家主威武!”
人群聞言,紛紛說道。
“選秀女的日子就快到了吧?”張賢道,“各位家中誰有年齡適當的女孩,讓她好生打扮打扮,教其琴棋書畫,然後參加秀女選拔。”
以張家的能量,完全能夠買通選秀官,讓家族的女兒,光鮮亮麗的出現在皇帝和各位皇子面前。
古代的秀女選拔,不但是給皇帝選,同時也會給皇子們選。
而那些皇子們選妃,基本上也都要看其家庭背景。哪個女孩的家庭背景好,適合拉攏就選擇誰,顏值基本上都是次要。
尤其是那些有大誌向的皇子,更要註重秀女的家世。
平民的女兒想被選中?
平民百姓的女兒根本過不了海選,無法出現在皇子們面前好嗎。
出現在他們面前秀女能否被選中,比的是家庭背景,比的是誰家更有錢。
如果張家稍微向燕王示壹下好,燕王在選秀女的時候,就算張家的女兒再不符合他的審美,他最後也會選擇張家的。
現在難就難在,張家該如何不動聲色的向燕王示好。
讓燕王心裏明白,張家是支持他當太子的。
如何做才能不露痕跡,不顯得突兀,這裏面也有深奧的學問。
“壹旦我們張家的女兒被燕王殿下選中,那麽以前的燕王妃,就可以步常妃的後塵了。”張賢心中冷冷的想道。
張賢估計,就算後來燕王妃徐妙雲死了,徐達都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是被害死的。
徐達就是個大老粗只知道領兵打仗,他懂什麽權謀之術?
而這些封建貴族們,祖祖輩輩玩的就是這個。
歷史上有很多名將,都是被他們給玩死的。
朱元璋也和徐達差不多,如果不是秦宇指點給他,他恐怕到死都不知道常遇春是被害死的,常妃和他孫子朱雄英,也是被封建貴族害死的。
……
這就像是壹場賭局,原來坐莊的呂家已經下莊。
大家開始了新壹輪的押寶。
張家選擇了把寶壓在燕王朱棣身上。
而其余的世家,也紛紛開始押寶,選擇了支持不同的皇子。有的選擇了老二朱樉,有的選擇了朱棣,有的選擇了朱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