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船隊到達印度洋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但如果全部將他們拿下了,破舊的機器會立刻散架。
“按圖索驥,順藤摸瓜,將他們全部拿下,斬首!”片刻之後,朱元璋道,“將他們的所有財產,全部抄沒,充公!”
“陛下,臣有句話,不值當講不當講……”王用汲欲言又止。
“妳是想說,咱把他們全部拿下了,江南行省該怎麽辦是吧?”朱元璋冷笑,“大明缺人才嗎,尤其是缺當官的人嗎?”
江南那片地方就是最大的朋黨,咱就要將這個最大的朋黨拿下。
將朋黨拿下了,吏治才會清明。
要是咱不拿下他們任由他們發展壯大,恐怕大明的後世之君,就沒有能力拿下他們了。歷代的王朝,就是亡在這些封建貴族手中。
甚至王朝到了第二代君主,皇權就已經被他們架空。
朱元璋牢牢記住了秦宇教他的歷史:大明王朝到了第二代就是封建貴族掌權,皇權旁落到別人手中。後面的君主更是如此,什麽三揚,黃子澄,齊泰,他們都是封建貴族的人。更不用說後來的張居正,嚴嵩,小閣老等人。
萬歷皇帝給張居正行禮怠慢了點,都差點丟掉皇位。
嘉靖時期,封建貴族賺壹百萬兩銀子,給皇帝十萬兩,嘉靖還得感謝他們。
到了崇禎時期,皇帝幾乎已經成了傀儡。
這樣的皇帝還算什麽皇帝?
這樣的王朝還算什麽王朝?
古代的封建王朝,與其說是皇家的,還不如說是封建貴族的。
“封建貴族這個毒瘤,必須得趁著他們還是幼苗,趁著咱現在還有能力,果斷將其拿下!”朱元璋心中狠狠的想道,“時間拖不得。”
“妳以為咱和秦先生導演的‘九子奪嫡’大戲,是鬧著玩的?九子奪嫡要將朝中的貴族、地方的貴族全部拿下。”
“拿下了他們,就清除了大部分朋黨!”
“還吏治壹片清朗的天空。”
“秦先生給棣兒那個比喻太貼切了,王朝這場宴席是人的宴席,不是野狗的宴席。只有將那些野狗全部打爛其狗頭,大家才能好好吃席。”
“歷代王朝之所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其最大原因就是有群野狗在旁邊虎視眈眈,嘴角留著口水看著桌上的肥肉。”
“肥肉不被野狗叼走,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看到朱元璋堅定的眼神,充滿殺氣的眼神,王用汲心中顫抖了:看來皇帝還是有決心啊!
朱皇帝恐怕是有史以來最霸氣的皇帝!
三百多名官員說拿下就拿下了。
皇帝的決心越大,我幫著皇帝做這件事情,就越安全。既然陛下妳都不怕得罪他們,我壹個當臣子的還怕什麽?
神情壹凝,上前跪下道:“臣,遵旨!”
“傳旨,派藍玉去鎮守江南行省!”朱元璋道。
“領旨!”旁邊的太監說道。
霍!都派兵了!王用汲心中更加震撼。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對付那些封建貴族,還有壹個別人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他手底下那些領軍將領都是淮西人,都是他的親信,義子義侄。
他們不是封建貴族的人。
朱元璋對軍士的掌控空前牢固,封建貴族很難滲透進去。
有兵的重大作用,就體現在這裏。
只要有兵,封建貴族就翻不起大浪來。朱元璋對軍隊掌控的方式,是建立五軍都督府分開管理。將帥沒有調兵的權力,只有皇帝才有。
就連徐達想要調兵,都得通過朱元璋。
徐達想要調動壹百個小卒,他都做不到。
“陛下,雖然此事與臣無關,但臣還是想鬥膽問壹句……”王用汲道。
“妳是想問,拿下了那些官員,誰去接替他們是不是?”朱元璋打斷了他的話,道,“妳這也是在關心朝中大事,不算越權。”
“咱現在就明確告訴妳,誰去接替他們,管理地方。”
“墨家不是去了江南行省嗎,江南行省的官吏拿下了,就讓墨家的弟子接替。”
朱元璋很早以前,就讓諸子百家的人去了地方,而且已經經營壹段時間了。
皇帝和秦先生對大明的治理,環環相扣啊!王用汲心中感嘆。難道這盤大棋,他們早就在下了,而且還成竹在胸?
其實王用汲還想問:陛下和秦先生妳們就能保證,墨家弟子管理江南,就不會像以前的官吏那樣,繼續禍害百姓盤剝百姓?
他們就不會建立新的人情世故體系?
妳們就能保證,墨家弟子每壹個都清正廉明?
其實這個問題秦宇早就考慮到了,只不過其方法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朱皇帝而已。
因為現在的秦宇,還在為能親自遠征天方,不亦樂乎,興奮莫名。
……
大明的艦隊群,航行在壹望無際的海面上。
他們現在已經繞過了馬六甲海峽,航行在印度洋上。
“我們的北面,就是天竺。”帥船上,看著海鷗不停的從頭頂飛過,發出呱呱的聲音,秦宇對徐達和馬哈只說道。
不停的給他們介紹方位,和周圍國家的地理,風土人情。
毫不保留的傳授給他們知識。
其實大明艦隊航行的大致方位,徐達和馬哈只還是知道的。因為他們的戰艦,現在已經有比較先進的導航技術,那就是牽星板和八分儀。
同時配合司南和指南魚的運用,讓航行方位基本上不會出錯。
不過,用牽星板判斷出來的方位,肯定沒有秦宇準確。
“戰艦航行了五天就到了印度洋,大明艦船的速度真是太快了。”馬哈只聞言感嘆,“要是乘坐以前的舊式戰船,到這裏起碼要幾個月。”
心中感慨大明航海技術的空前發達,感慨秦宇發明的汽輪機,給大明的船舶業,和航海技術帶來的的巨大作用。
“要是以前的舊式戰船,我們根本就不敢下海好嗎。”徐達道。
“這些,都是秦先生的擎天之功啊!”馬哈只道。
“恭維的話,以後就別說的。”秦宇道,“我是為了炎黃子孫,華夏民族。”
“想當年,咱也只是擅長陸戰,對水戰壹竅不通。擅長水戰的是湯和。”徐達感慨不已,“而如今,咱也開始統領海軍,學習海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