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

燕壘生

歷史軍事

《天行健》作者憑空架構了壹個戰爭時代,戰爭的慘烈,勇士的無畏,情節的萬變讓人把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四章 髀肉重生

天行健 by 燕壘生

2018-8-30 14:18

  二太子在路上走得並不很快,第十壹天隊伍才到北寧城。這個方陽省的首府雖然稱為“北寧”,卻是帝都南面的門戶。北寧城也是十二名城之壹,離帝都只有兩百裏,快馬加鞭的話,壹天工夫就能到帝都了,但以二太子這樣的速度,從北寧城到帝都也得走上兩天時間。
  雖然關在囚籠裏,但陳忠把我照顧得很好,吃得不壞,休息也充足,我居然長胖了些。二太子有時也過來看看我,並不多說什麽,我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麽,只是每天按照那本《道德心經》打坐。那本《道德心經》不太厚,這些天我每天都在看,整本書都已背下來了。也曾經拿邊上的士兵試了試,可是毫無用處,我根本無法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我幾乎又要相信鄭昭說的讀心術主要靠天賦了,真清子告訴我說這可以練成,說不定連他自己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虛心子雖然是他的弟子,但虛心子似乎也並不會讀心術。如果能練成讀心術,那麽二太子的心思我也馬上能知道了,可是這好像不太可能。
  我們是上午到達北寧城的,在北寧城裏休整了半天,我本以為按二太子的作風至少在城中過了夜才重新出發,哪知二太子應方陽省總督屠方之邀赴了個宴會後,馬上又要出發。
  方陽省共有八十萬人口,算是個大省了,其中北寧城總聚集了二十萬上下,因為距帝都不過兩百裏之遙,北寧城也很繁華。陳忠騎著馬走在我邊上。自從那天出現刺客以後,他再也沒離開我超過兩丈,也有壹搭沒壹搭地跟我聊天。他雖然缺乏應變之才,但也不是個不通世務的人。
  隊伍到了北門,來送二太子出城的屠方正在命人為二太子開城門,我們則在後面等壹會兒。陳忠看著城門口川流不息的人群,突然嘆了口氣道:“統制,馬上就要到帝都了。”
  到了帝都,又會是怎樣?我心頭亂成壹片。現在我這條命對於二太子來說是很寶貴的,但對於邵風觀來說,壹定又太多余了。世間的變化實在有如手掌的翻覆,從將領到囚徒,我的身份變得也太快了點吧。聽著陳忠的話,我也嘆了口氣道:“陳忠,妳有幾歲了?”
  陳忠怔了怔,道:“回統制,末將今年二十有五。”
  比我大了四歲。這句問話其實也有點沒話找話,岔開話題的意思,我實在也不知道回到帝都到底該投向哪壹邊去。二太子想盡辦法要整我,可是現在卻好像反而成了他在保護我,這樣的變化也實在有些奇妙。
  陳忠卻似乎沒領會到我岔開話題的意思,他道:“統制,回到帝都後,二太子會不會治妳的罪?”
  “三法司判我有罪的話,我當然只好有罪了,要殺我也只能伸長脖子讓他們殺。”
  就算不伸長脖子,他們要殺我的話當然還是要殺的,不過那時至少我也要拖幾個墊背。這話雖然不能說,但我已經拿定了主意。
  走了壹程,天漸漸暗了下來,陳忠擡起頭看了看天色道:“好像還早啊,怎麽會這麽暗?”
  “要下雨了吧。”我也看了看天。
  “對了,統制,妳覺得今年雨水是不是特別多?”
  我不由得壹怔,道:“怎麽了?我也不覺得雨水特別多。”
  “可是那天渡江到東陽城時,我覺得有些奇怪,跟來時相比,東平城好像矮了許多。”
  “矮了許多?”我不由重復了壹遍。那天渡江到東陽城,我心煩意亂,根本不去註意這事。“是因為江面上漲了吧?”
  “對啊,在城裏感覺不到,可到了江上,我就看得很清楚了,比我們來時,江面起碼上漲了半尺。”
  對於十幾丈高的城墻來說,半尺的水位根本屬於微不足道的壹個小數目吧。可是,真像陳忠說的,今年雨水並不多,按理雨季過後江面該下降才是,怎麽會更加升高呢?
  可能上遊的雨水多吧。
  這時,邊上有個士兵拍馬過來道:“陳將軍,殿下帶的路好像不對啊,我們現在偏向西邊去了。”
  陳忠帶住馬向四周看了看,我也隨著他向四周看去。現在正是黃昏,夕陽在山,卻在我們的正前方。從北寧城到帝都,這條路大致是南北向的,當中雖然也有偏西壹些,但絕沒有偏到正西過。
  而我們現在,竟然是向正西方走!
  陳忠吃了壹驚,道:“我去問問殿下。”他拍馬向前,剛走出壹步,又回頭道:“好好保護楚將軍,不得有誤。”
  二太子到底在想什麽?我不相信這是因為走錯了路,那也只能說是因為二太子不想太快回到帝都了。他到底要做什麽?
  陳忠走了,沒壹會兒又拍馬過來了。他壹到囚籠邊,我道:“二太子怎麽說?”
  “他說要從西門走。”
  “為什麽?”
  “據說帝都南面有盜匪出沒,為小心起見,轉道向西。”
  這算什麽理由,我不禁皺了皺眉,真不知二太子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轉道從西門進城,大概又要多走壹天了。盜匪再猖獗,也不會像鬼嘯林的曾望谷那麽敢伏擊貢使吧,有陳忠的百人隊護衛,還有二太子自己的親兵隊,至於為避開盜匪而繞這麽大個圈子嗎?
  大概是因為我。文侯壹定已經接到甄以寧的密報,如果二太子從南門進去,就會被文侯堵個正著。文侯有節制刑、工二部之權,如果他要將我提走,二太子除非馬上跟他翻臉,不然是無法拒絕的。而從西門進去,雖然遠了壹天的路程,但是卻錯開了文侯的迎接。
  這個主意,只怕是二太子自己想的吧?我知道路恭行給他出了不少主意,但路恭行不至於會出這樣拙劣的主意。文侯不可能只註重南門,而別的門就放任不管了,這種自作聰明的主意,大概也只有二太子才想得出來。
  陳忠見我沒說話,在壹邊道:“統制,妳說二太子到底打什麽主意?”
  “為了我不落到文侯手裏。”
  我笑了笑。自己突然變得如此重要,以前也想不到。下面我到底該怎麽做?
  我看著陳忠,他臉上滿是關切之意。我已經是個階下囚了,他對我仍是畢恭畢敬,不敢失了半點禮數。我心中壹動,道:“陳忠,邵將軍要妳來押送我時,還交代過什麽話?”
  陳忠壹陣局促,好像被我抓住了什麽要害壹樣,支支吾吾地道:“統制,妳怎麽想起問這個?”
  他這樣子實在令人生疑。我心頭壹涼,道:“他是不是交代妳說,萬壹我有順從二太子的意思,妳就把我殺了?”
  我的話像是劈面壹刀,陳忠臉壹下白了,道:“統制,妳……妳聽到的?”
  真是個老實人啊。可是我卻沒有計謀得逞的快意,心也沈到了谷底。看來邵風觀也真有這個主意,他雖然知道我是冤屈的,可是如果我要對他不利,他仍然會毫不留情地滅我的口。我壹陣茫然,連話也說不出來了。陳忠向四周張望了壹下,小聲道:“統制,妳也不要多心,這是畢將軍吩咐我的,邵將軍只要我全力保護統制的安全。”
  是畢煒啊。怪不得讓陳忠這個邢鐵風的部屬來押送我,大概蒲安禮也在當中插了壹手。
  陳忠還在小聲地道:“統制放心,末將雖然接到這等命令,但絕不會讓統制有什麽意外的。”
  我也小聲道:“陳忠,妳為什麽願意這樣子來幫我?”
  陳忠頓了頓,道:“統制,還記得妳率我們前鋒營去援東平城的事嗎?”
  “怎麽了?”
  “那時妳對我說,開道公有我這個子孫,他的英靈也該欣慰了。”
  我道:“是啊。妳作戰勇猛,不愧是名將後代。”
  “妳知道嗎,我向來被人稱做傻大個,從沒人這樣跟我說過。統制,陳忠是個粗人,但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末將也是從小知道的。”他的話有點哽咽,似乎都要哭出聲來了。
  真是個笨蛋。我在心裏暗罵著,但鼻子卻又有點酸。那時我為他那壹身神力而震驚,但論起武略,陳開道雖是勇力之士,但也深通兵法,陳忠與他相比自然有天壤之別,我說這句話不過是安慰壹下陳忠而已,沒想到他記得那麽牢。有時壹句和言安慰,實在有甚於萬金賞賜啊。
  陳忠抹了把眼角,又向我行了壹禮道:“統制妳放心,有陳忠三寸氣在,定會保證統制的安全。”
  他打馬向壹邊走去,我看著他的背影,壹時也說不出話來。
  人與人,除了爾虞我詐以外,也會有肝膽相照吧。雖然因為錢文義的背叛讓我覺得落寞,但看到陳忠,我心頭又有了幾分暖意。
  向西行進的路年久失修,並不太好走。離開北寧城後,日行夜宿,又過了兩天。這天將盡黃昏時,我正在囚籠裏打坐,忽然有人叫道:“郊天塔!看到郊天塔了!”
  郊天塔就在城西,我們距霧雲城不會太遠了,明天再走壹天,壹準便能到達城下。我伸展了壹下手臂,讓自己坐得舒服壹點。現在我已經練得體內氣機流轉,有時體內像有個球在血脈間滾動,這是《道德心經》上說的讀心術的基礎已成之象。這十幾天我心無旁鶩,吃了睡,睡了吃,修煉居然有了小成,只是要練成讀心術好像仍是遙遙無期。
  天已漸漸暗了下來,這時有個二太子的親兵過來道:“陳將軍,殿下有令,今夜不打尖了,務必要連夜趕回城中。”
  送走那傳令的親兵,陳忠拍馬到我跟前,拎著包幹糧給我,皺了皺眉道:“殿下怎麽這等著急,統制,委屈妳,今天只好邊趕路邊吃點幹糧了。”
  我接過幹糧,冷笑了壹下道:“二太子就是要在夜裏進城。”
  “為什麽這麽急法?”
  陳忠還在想不通,我嘆了口氣道:“陳忠,如果文侯在城門口攔住二太子要把我帶走,妳是二太子的話該怎麽辦?”
  陳忠恍然大悟,道:“所以殿下要趁晚上進城吧。可是,統制,那該怎麽辦?”
  文侯帶走我也未必是件好事。我不知道甄以寧到底是不是文侯的兒子,如果他只是文侯的旁系親屬,只怕畢煒的話更有效力。而畢煒要把我滅口的話,文侯未必不會聽。
  我的心中亂成壹團,也沒心思再打坐了。吃飽了肚子,聽著車輪吱吱作聲地碾過幹硬的泥土,從路邊草叢中,蟲聲也漸漸密了起來。現在已經到了四月中旬,已經入夏,壹天熱似壹天。這幾天都沒下雨,泥土被曬得像石頭壹樣硬,馬車碾上去不時有壹陣震動,我端坐在椅子上,看著車後。
  天已近黃昏,暮色像水壹樣淹沒了壹切。在路邊的草叢裏,蟲子在鳴叫,像是壹連串的小鈴振響,聲音也串串滑過去,如珠子走在平滑的石板上,不知有多久,好像,那會響到永恒,響到世界的盡頭壹樣。
  我又回到帝都來了。盡管沒有看前方,但是眼裏正在不住倒退的景物也讓我知道自己現在是在哪兒。那是華表山下,因為天暗,已經看不到郊天塔和塔下的國殤碑了,但是我知道那兩座巍峨的建築就聳立在山巔,在那兒的,會不會有無數戰死的陰靈回來,如那首《國之殤》所唱的“魂兮歸來,以瞻家邦”?
  這是我的家邦,我也願意為了守衛它而付出生命。可是很可笑,它並不需要我。
  我有些憂郁地想著,這時突然有人叫道:“是什麽人?”
  那聲音很響亮,隔得很遠也聽得清清楚楚。隊伍停了下來,我探到囚籠邊向外望去,卻見前面有壹些星星點點的火把光,映出壹帶城墻。
  終於到了。
  我心中卻突然壹沈,喉嚨裏也像堵了些什麽,又酸又澀。
  喊話的那人嗓門特大,不遜於以前武侯軍中的雷鼓,二太子的隨從中卻沒那麽大嗓門的,我是在隊伍尾部了,只能支離破碎地聽到幾句“二殿下”之類,大概是說明我們是誰。停了壹會兒,隊伍又開始行進,想必已經交代清楚,現在我們要進城了。
  二太子果然是要趁夜入城啊。看著馬車駛入城門,我居然也沒有太多的感想。本來還以為多少總會感慨壹下,但事到臨頭卻又什麽都沒有,唯壹有的,只是壹些失望。
  我本以為會騎在馬上,以壹個有功之臣回來的。
  “統制。”
  陳忠突然小聲叫著我,我擡起頭,卻見他騎著馬正在我邊上,我道:“怎麽了?”
  陳忠咬了咬牙,道:“統制,我會馬上去向文侯大人通報的。”
  我苦笑了壹下,沒有多說什麽。如果文侯出面來向二太子要人,二太子只怕也無法頂著。但是這樣他們兩批人勢必馬上決裂,連表面上的平靜也維持不下去了。只是為了壹個小小的下將軍,文侯會冒大不韙去做嗎?
  隊伍已經進了城,聽得身後的城門轟然壹聲關上,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太子稱東宮,二太子雖不稱西宮,但二太子府卻真是在城西的。我本以為二太子會先把陳忠他們打發了再來帶我走,沒想到他並沒有這麽做,而是帶著壹大隊人到了他府邸前。
  壹到二太子府門口,裏面已出來了幾十個家兵,他們居然連二太子的壹些行李也不搬便到了我跟前,有個人手持斧鑿要來鑿開封口的鐵鎖。囚籠是用相當粗的鐵鏈纏著,壹把很大的鐵鎖鎖住鐵鏈,鎖孔裏已灌滿了鉛。遠路押送重犯或名貴的東西都這樣,到地方後再用鑿子把鎖鑿開。那個家兵正要來鑿鎖,陳忠道:“不用了,我來吧。”
  他壹手抓住鐵鎖,另壹手抓住鐵鏈,猛地壹用力,“嘣”壹聲,鐵鏈當中有壹節環立即被拉斷。
  他拉得行有余力,那個本要來鑿鎖的家兵卻看得眼都直了,半晌才回過味來,道:“多謝將軍。”陳忠的神力壹定讓那家兵嘆為觀止。如果以力量而論,陳忠說不定是帝國的第壹了。
  只是這個神力之士卻沈淪下僚,如果不是為了押送我,他大概連軍官都還不是。
  “楚將軍,古人說,世事如潮,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順天應命,方為豪傑,妳想好了嗎?”
  二太子的聲音突然從壹邊響了起來,我走出囚籠跳下地來,道:“多謝殿下,末將領會得。”
  十多天沒踏上過泥土,腳底也已習慣了原木的感覺,現在站在地上也好像是種享受了。二太子看著我,臉上也浮出壹絲笑意,道:“那就好,帶楚將軍入內更衣。”
  這十幾天來我壹直被關在囚籠裏,也沒洗過澡,身上已經有些發臭。我跟著二太子的親兵進了他的府邸,陳忠突然道:“統制,保重啊。”我回頭看了看,見他牽著馬站在壹邊,壹臉關切地看著我。
  二太子話中的含意我當然明白,陳忠說的“保重”我也知道他的意思,但是此時我的心中卻只是亂作壹團,也實在不知道到底該如何做。我轉身向裏走去,耳邊聽得二太子笑著道:“陳將軍忠勇無雙,孤定要重重賞賜。”
  二太子除了剛愎自用,倒也不算太名下無虛,他是要收買陳忠吧。可是我不禁有些想笑,如果他要收買別人,甚至是收買我都可能成功,要收買陳忠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洗完澡,我換上了壹身新的軍服,只覺身上舒服了許多。要不是那兩個親兵身挎腰刀與我形影不離,連我在洗澡時他們也立在壹邊看著,我真要以為自己壹步登天也成了個公子哥。
  不管怎麽說,現在已經回到帝都,我也必須要拿定主意了。如果轉投二太子門下的話,也許也並不太壞吧,路恭行是我的老上司,二太子本人也是武人,比太子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在人才濟濟的太子壹方,我想要出頭也難得很,而二太子實在很有點求賢若渴之意。如果我回到帝都時首先碰到的是二太子,大概我想都不會想就會投向他這壹方了。
  冥冥中,壹切都有天意吧。
  我不由嘆了口氣。
  “楚將軍,想什麽呢?”
  二太子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我吃了壹驚,連忙從座位上站起。二太子和他剩下的兩個侍衛正走進我這屋裏來。我跪倒在地道:“罪將楚休紅見過殿下。”
  二太子扶起了我,看著我的眼睛,他也嘆了口氣道:“楚將軍,委屈妳了,明日的三法司會審,孤已要他們盡量不動用肉刑。”
  還要會審我啊?我心頭涼了半截,但臉上仍不露出來:“多謝殿下。”
  “三法司會審,妳不論說什麽,有孤在壹旁,我保證妳絕無後顧之憂。”二太子的語氣大有深意。他自然是盼著我說出對畢煒不利的話來。
  三法司是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司,刑部尚書是名臣列正伯衛宗政。兵刑戶工四部尚書是朝中名位僅在太師與文武二侯之下的大臣,衛宗政尤以鐵面無私著稱,當初做督察院禦史時有“鐵面禦史”之號,升任刑部尚書後雖然沒有被稱做“鐵面尚書”,仍是公認的正直大臣。按以往慣例,壹件案子要出動到三法司會審必是件通天要案,會審結案後,除非帝君發話,連太子和文侯也無法翻案了。二太子跟我說不讓他們動用肉刑,那是要我放心轉向他那壹邊吧。只是以衛宗政的脾氣,他會聽二太子的嗎?
  我跪在地上,低聲道:“罪將明白。”
  二太子幹笑了笑,突然揮了揮手道:“妳們出去。”
  壹個侍衛轉身向屋外走去,另壹個侍衛卻仍是站著不動,正是先前我在船頭上大打出手時稱贊我好本領的那個侍衛。二太子怔了怔,道:“林秋,為何不出去?”
  林秋直直地站著,高聲道:“微臣有護衛殿下之責,不敢怠慢。”
  二太子斥道:“食古不化,楚將軍不會對我不利的,出去吧。”
  我心頭壹震,幾乎要落下淚來,二太子這話已經將我看做自己人了吧。在途中我遭人伏擊時二太子也來看過我,那次我也大為感動,看來二太子雖然剛愎了壹些,也不算壹無足取吧。
  等那兩個侍衛出去,我張了張嘴,道:“殿下,我……”話還沒說完,二太子又嘆了口氣道:“楚將軍,有些事我們還是心照不宣吧。”
  我道:“末將明白。”
  我的聲音也有些哽咽了。這種感覺,有點像當初在高鷲城的情景。那壹次武侯說我是蛇人的內奸,當我洗清嫌疑後武侯對我重新信任,我激動得無以為報。尤其是二太子不像武侯那樣明察秋毫,能得到他的信任實在難得。
  二太子拍了拍我的肩頭,道:“楚將軍,壹旦事情已了,孤就將妳的下將軍之銜重新還給妳,不必擔心。”
  他的話中隱約有點市恩賣好之意,我不禁微微不悅,但也不敢多嘴,只是低著頭道:“謝殿下。”
  “明日衛尚書面前,妳想好該如何說了?”
  我道:“末將當以實言相告。”
  二太子皺了皺眉:“邵風觀派人來刺殺妳,這話妳可不要忘了說。”
  邵風觀擺了二太子壹道,現在二太子對他已是恨之入骨了吧,但是又抓不到他的什麽把柄,雖然夜襲之計是邵風觀所出,但也獲二太子首肯。何況,夜襲戰果不小,本身並不能說失敗,只是二太子貪功冒進,這壹切盡入邵風觀算計,結果二太子壹敗之下,雖然逃得性命,卻被蛇人擒獲,以至於在軍中成為笑柄。
  畢煒和邵風觀的本意也並不是壹定要取二太子的性命吧,只是要打破他“知兵”的名聲。可是,如果二太子真的死在蛇人營中的話,邵風觀難道能置身事外嗎?
  我心頭猛地壹凜。怪不得是讓任吉行刺啊,任吉並不是邵風觀部屬……我又打了個寒戰。這麽看來,邵風觀和畢煒也並不是鐵板壹塊,如果這計策是文侯所定,讓畢煒執行的話,本來的意思該是準備把邵風觀犧牲掉的……那就是說,怪不得邵風觀願意救我了,我是適逢其會,替他頂了壹回災殃吧,邵風觀對我存了壹份感激之情。那麽,路上的那個刺客……
  我搖了搖頭,二太子還在說著什麽,他對邵風觀和畢煒都已極為痛恨,尤其是對邵風觀,已是恨之入骨。看著他,我也不禁有些同情。二太子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才能,如果他的地位和我壹樣,未必不能成長為壹個頗為得力的中級軍官,只是因為他的身份讓他成為眾矢之的。可是,對方如此深謀遠慮,以二太子這點實力,能與他們相抗嗎?
  本來我已經有些決定要轉向二太子這方了,這時又是渾身壹凜,以前不曾想到的方方面面壹下湧入腦中。二太子也沒註意我在想什麽,說了壹通後道:“楚將軍,若是衛尚書要動刑,妳也要挺壹挺。”
  我道:“多謝殿下,末將自有分寸。”
  “妳咬咬牙,就能將邵風觀和畢煒兩人扳到,到時我向大帝要求封妳為偏將軍。”
  我不禁有些想笑。二太子如今手中掌握的,只有禁軍壹系了,他就算要加封我,那也只能讓我進入禁軍。只是我這樣的平民出身,在公子王孫遍地的禁軍中大概連小兵都做不下去,別說是偏將軍了。二太子為了拉攏我,真的有些不管三七二十壹,我真想知道他拉攏陳忠有沒有成功。
  二太子大概覺得已經把我說通了,微微壹笑道:“好吧,楚將軍妳好好休息,明日我帶妳上三法司。”
  “謝殿下。”
  我又跪下來行了個大禮,心裏卻不禁對二太子有些同情。他說過“順天應命,方為豪傑”,我也的確該順天應命,只是不能跟他說。
  這壹晚在二太子府上,雖然仍然被人看著,但吃住著實不錯。晚上,二太子還派了個家妓來陪我,被我回絕了。不是因為自己不好女色,而是因為她。
  她也在帝都啊。只是,不知在哪個深宮內院裏了。壹想起她,我心裏又有些隱隱作痛,也想起了白薇、紫蓼、蘇紋月。雖然和她們相處的時間都不過十幾二十幾天的時間,可是她們在我的記憶上像是深深地刻了壹刀,再也抹不去了。
  抹不去的,還有心裏漸漸堆積起來的傷悲。
  第二天壹大早,我被人叫醒,要我馬上穿戴好,今天是三法司會審的第壹天。
  三法司會審不是件容易的事,能這麽快法,自然該是二太子的力量。二太子要搶在文侯有反應以前把我這件案子定案,到時太子就算想翻案也有心無力了吧。這壹次如果能把邵風觀和畢煒扳倒,那麽東平城的守禦之責自然又會落到二太子身上。
  這樣的計劃,不能不說很周密,我不知道文侯能不能應付。
  三法司會審是在大理寺進行。我在大理寺裏等壹會兒,聽得兩邊站得整整齊齊的衙役突然發出了壹聲呼喝,有個人高聲道:“帶罪將楚休紅。”
  那是要開審了。我跟著兩個衙役進去,在階前跪下後,我道:“末將楚休紅,見過各位大人。”
  衛宗政身材不高,整個人看上去也像方的壹樣。看著他,我不禁有些膽戰心驚。衛宗政也看了我壹眼,喝道:“楚休紅,妳可知罪?”
  “末將無罪。”
  衛宗政冷笑了笑道:“在東平城中,妳夥同罪將任吉謀刺殿下,此事可是屬實?”
  “任吉謀刺是實,末將與他絕無瓜葛,大人明察。”
  衛宗政盯著我,他的眼神像是利刀,似乎要把我刺穿。我有點惴惴不安,但不敢把眼睛移開。半晌,他又道:“妳將此事從頭講來,越細越好。”
  二太子在壹邊盯著我,眼神很有些古怪。現在衛宗政問到了正題,就看我怎麽說了。我清了清嗓子,開始原原本本說了起來。
  “……任吉點燃平地雷後向殿下沖去,此時末將有壹位參謀飛身上前,壹刀砍斷任吉手臂,又將平地雷拋起,被殿下的兩個侍衛擊出,但平地雷還是炸開,我軍死傷甚眾。末將沖上前去救人,但因屍首太多,誤將任吉救出,殿下反而落入蛇人掌握。”
  衛宗政沈吟了壹下,轉頭向二太子道:“殿下,事實可是如此?”
  二太子點了點頭道:“正是。後來孤落入蛇人營中,便壹概不知了,直到楚將軍將我帶出來。”
  他現在也不再說我是“叛賊”了,也許已是滿心希望我能按他的要求說話。衛宗政道:“既然如此,楚將軍至此尚是有功無過?”
  二太子道:“只是孤在蛇人營中時,楚將軍曾被畢煒將軍以叛逆之名先行關押過,後來卻又由他來與蛇人談判換俘之事,衛大人可問問此事。”
  衛宗政又轉向我道:“楚休紅,殿下所言,妳有無異議?”
  “殿下所言是實。末將因誤將任吉救出,畢將軍將我關押。而蛇人因其中壹個重要人物被末將擒來,”說到這兒我頓了頓,也不知道那個“百卉公主”能不能算是“人物”,但我總不能說那是個“蛇物”吧?“故有換俘之議,然那蛇人已被末將屬下斬殺,軍中無人敢去蛇人營中談判,畢將軍只得再命末將前去換俘。”
  “畢將軍在命妳出發時,可說過什麽?”
  問到正題了。我的心猛地壹跳,馬上讓自己盡量平靜地道:“畢將軍要我入蛇人營中談判,務必要帶回殿下。”
  二太子這時猛地站了起來,道:“衛大人,孤在回來時,曾落入壹個陷坑,這陷坑八成便是畢煒命人挖的。”
  衛宗政“噢”了壹聲,道:“竟有此事?”
  我道:“殿下所言不錯。”這時我看見二太子臉上浮起了壹絲笑意,他大概覺得我終於要順著他說了。我咬了咬牙,又道:“但畢將軍對我說的只是要末將將殿下帶出。因為蛇人的戰俘已死,到時務必要搶在蛇人發覺以前動手,那個陷坑只怕是本來就在戰場上的。”
  衛宗政點了點頭道:“這也不錯。”戰場上有個陷坑並不奇怪,自然說得過去。二太子卻壹下子站了起來,喝道:“楚休紅,妳不想活了嗎?”
  我低下頭,但聲音卻大了些:“殿下,末將不敢隱瞞,也不敢妄語,事事都是按實說來。”
  可是,我說的雖然都是實話,卻不會把實話都說出來的。
  衛宗政道:“殿下,請少安毋躁,微臣自會讓楚將軍將實情和盤托出的。”他轉向我,又道:“楚將軍,本官在殿下還不曾回帝都時,接到了邵將軍的羽書,將此事前因後果盡皆說明,與妳說的大致無二。只是有壹事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聽殿下說,在路上妳曾遭到刺殺,此事到底是何人所為?”
  我道:“當時末將在囚籠中,雖然躲過壹劫,但此事直到如今我仍不明白,實在想不通。”
  二太子在壹邊已驚愕得目瞪口呆,他大概做夢也想不到我會這麽說的。衛宗政“哦”了壹聲,又道:“此事雖然似乎無關緊要,卻實是本案要點,到底是誰遣刺客刺殺妳,只要找到幕後指使人,自然明白了。”
  二太子像是如夢方醒,道:“對啊,弓箭都在隨行的百夫長手裏,衛大人可命他拿來。”
  衛宗政道:“好,請殿下命他呈上來。”
  二太子臉上又多了點喜色,向身後那個侍衛道:“林秋,妳馬上去將陳忠叫來,帶著那把弓和箭。”
  林秋答應壹聲,轉身向外走去。壹會兒,他已走了進來,在我身邊跪下道:“稟殿下,衛大人,隨行的東平城百夫長陳忠到。”
  二太子把陳忠叫來了?我看了壹眼,卻見陳忠背著壹張弓進來,也跪下道:“末將前鋒營百夫長陳忠,叩見殿下、衛大人。”
  二太子道:“陳忠,妳那日找到的那個刺客遺下的弓還在嗎?”
  陳忠道:“末將知道此物極是重要,故收在此處,請殿下與大人明察。”
  他將弓連弓鞘呈了上去,有個衙役接了過來遞給了衛宗政,衛宗政從弓鞘裏將弓抽了出來,還沒看,二太子卻壹下站起來道:“陳忠,妳竟敢欺君瞞上!”
  衛宗政看了看二太子道:“殿下,妳還不曾見過這弓吧?請您先看過。”
  他走了下來,將弓放在二太子的案前,二太子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猛地坐了下來,壹臉怒氣。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被他們搞得糊塗了,二太子和衛宗政這兩句話都沒頭沒腦的,陳忠人雖然粗魯不文,但禮數周到,好像沒有失禮的地方,二太子罵他“欺君瞞上”又是什麽道理?
  這時我的眼角掃到了二太子案上的那張弓,像是腦海中劃過壹道閃電,壹下子又想起了幾件事。
  這張弓是刺客所用,刺客逃走後丟了下來,被陳忠那壹隊人發現,那天我也看到了。但是,我現在才發現到底有什麽毛病。
  壹張良弓,兩端的弓梢大多是牛角做的,那天我見到的那張弓的弓梢彎得很厲害,比我那張失落在高鷲城裏的貫日弓要彎許多,所以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大江以北不產水牛,水牛角的弓梢只有大江以南的人才用,東平城裏,除了原先就駐守在此的壹萬人外,其余全是從帝都調來的援軍,所用的弓梢全是黃牛角做的。那天我遇刺後,本來就在懷疑是邵風觀幹的,看到這張弓後更是以為自己想得沒錯了。
  但是,陳忠拿上來的是壹張黃牛角弓梢的硬弓。那是陳忠故意換的吧,他頭腦未免太過簡單,膽子也太大了點,而且這樣的做法根本毫無用處,所以二太子才會罵他是“欺上瞞下”。
  但是,二太子是如何知道陳忠換了壹張弓的?
  二太子只露出壹句話,也及時吞了回去,但是也就是這壹句話,壹下子讓他前功盡棄。
  我不禁暗自冷笑,也暗叫僥幸。
  二太子看著弓,氣哼哼地道:“我以前也沒見過,可真是這張弓嗎?”
  陳忠面不改色地道:“回殿下,就是這張。”他是個老實人,沒想到說起謊來居然也是駕輕就熟。
  衛宗政拿過弓來看了壹看,自言自語道:“這等弓是尋常戰場上所用……”忽然有人道:“文侯大人到。”
  文侯來了!我猛地從地上跳了起來,邊上兩個衙役如臨大敵,鋼刀出鞘,架在我脖子上喝道:“不許亂動!”
  他們的刀很鋒利,架在我脖子上時,我頸後的皮膚也只覺壹陣生疼。我只好再跪了下去,不敢亂動,但已看見兩邊的衙役都壹臉驚奇,便是衛宗政也有壹點異色。
  二太子這麽急讓三法司審我,已經讓他覺得奇怪了吧,再加上文侯突然出現,我只是壹個小小的革職下將軍,居然會讓宗室重臣同時如此關心,衛宗政審理了那麽多年的案子,恐怕也是第壹次碰到。
  這時文侯已經進來了。他壹到大堂上,先向二太子躬身行了壹禮道:“殿下,臣甄礪之見駕。”
  二太子雖然屬於王爵,比文侯要大兩級,但文侯是國家重臣,實際兩人該算是平級的。文侯如此謙恭,二太子只是鼻子裏哼了壹聲,道:“甄侯免禮。”
  文侯滿面春風地道:“殿下,臣聽得下將軍楚休紅有謀刺嫌疑,願以壹身擔保,不知二太子是否給微臣這個面子?”
  他的話說得很客氣,但是我卻像聽到了當頭壹個霹靂。文侯居然肯以身擔保,那就是說,如果我被判有罪的話,連他也脫不了幹系了。他是位列於太師以下的第二號重臣,而太師因為年紀太大,已經不問世事,文侯其實該是朝中的第壹權臣,他會擔保我這麽壹個小軍官,實在讓聽到的人覺得匪夷所思。
  二太子又哼了壹聲,道:“甄侯說笑了。楚休紅有謀刺孤的嫌疑,不能擔保,甄侯請便吧。”
  他這是要公然將文侯趕走了。看來,太子與二太子之間只怕會提前爆發沖突,我已經被驚呆了。太子壹黨遲早要與二太子壹黨相爭,這恐怕整個帝都的人都知道,但我絕想不到文侯竟然會不惜與二太子翻臉,也要來擔保我,這等做法實在有些不智。
  也許,他還有另外的計謀?
  文侯仍是笑容滿面地道:“帝國《刑律》有雲,罪無不赦,人無必殺。又雲,無真憑實據者,以無罪論。不知殿下告楚將軍謀刺之罪,可有人證物證?”
  二太子壹陣語塞,也說不上來。唯壹的證人也只有任吉,但任吉在東平城裏已經死了,也許是被滅掉了口,他能把我帶到帝都來審問,所靠的也只有二太子的身份。如果沒有人過問,他要弄死我也是簡簡單單,可是文侯這麽問,他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突然道:“聽甄侯這麽說,難道甄侯有別個證據嗎?”
  文侯搖了搖頭道:“微臣壹直在帝都,不曾到過東平城,自然不知。不過,聽犬子發來羽書告知此事始末,聽說是有個名謂任吉的軍官意圖刺殺殿下,可是確實?”
  二太子想了想道:“正是。楚休紅當時也在孤邊上。”
  文侯道:“殿下此言差矣,現在微臣也在殿下身邊,難道微臣也會刺殺殿下嗎?後來楚休紅將任吉救了回去,可也是確實?”
  二太子道:“不錯,他竟然將刺客救回,而將孤扔下了。”
  文侯笑了笑道:“聽殿下之意,是因為楚將軍誤救任吉回去,將殿下扔給了蛇人,故殿下以為他與任吉壹夥的,可是如此?”
  二太子有些支支吾吾了。文侯的談鋒甚健,其實他先前所問的全是些無關乎大局的細枝末節,二太子又無法否認,他說“正是”“不錯”也已經成了習慣。但問到這個問題時,文侯卻用了個“誤救”,二太子如果再說確實,那就成了他也承認我是誤救任吉,這壹條不救二太子之罪便已輕輕揭過了。我在邊上聽著,每壹字每壹句都聽到了心裏,但二太子只怕想的全是文侯所言有沒有不實之處,文侯這麽問他,他壹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是好。
  這是當局者迷啊。文侯三言兩語,壹下就把二太子問住了,舌辯之術,實在也與兵法相通。誘敵深入,然後反戈壹擊,這等手段在兵法上屢試不爽,沒想到在舌辯時也能用到。
  二太子這時突然擡起頭,道:“甄侯,楚休紅救人是何居心,如今尚不可輕易論斷。然兵臨陣前,將領未能盡職,便是有罪。”
  文侯道:“不然。楚將軍若有謀刺之心,又何必後來再入蛇人營中將殿下救出?由此壹端,便可見楚將軍忠勇過人,實是無罪。”
  二太子道:“甄侯,聽妳所言,竟似親眼所見,故能如此斷言,孤親身歷險,所言反不可信?”
  二太子有些惱怒了。文侯道:“微臣不敢。然微臣實在不明,不知殿下如何解說楚將軍二番救人之事。”
  二太子喝道:“他是因為被畢煒所迫!”
  文侯道:“既然畢煒壹心要救殿下,他怎會讓壹個有刺殺殿下的嫌疑犯去與蛇人談判;難道他不怕救不出殿下,自己也擔壹個失職之罪嗎?”
  二太子的臉漲得通紅,但卻連壹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如果他仍要堅持我有謀刺之罪,那就得把畢煒也告進去,可這麽壹來卻又說不通他最終脫險的事了。他憋了半天,忽然壹拍桌子站了起來,喝道:“甄侯,難道妳是三法司的人嗎?”
  “不敢,”文侯向二太子深施壹禮,又轉而向衛宗政道:“還是請衛大人審理。但此人已受帝君赦命,不得判死罪。”
  二太子道:“父皇的赦命仍是可以收回的,衛大人,重重的刑加上去,我不信撬不開他的嘴!”
  “啪”的壹聲,衛宗政將驚堂木壹拍,文侯和二太子都吃了壹驚。衛宗政站起身,向文侯與二太子行了壹禮道:“殿下,大人,卑職受皇命為刑部長,審案之事,自有卑職辦理,殿下與大人請去歇息吧。”
  衛宗政居然會公然將文侯與殿下都逐出大堂,我也有點想不到。他的官職比文侯要小壹級,與二太子更不能比,但此人倔犟剛正,當真不負“鐵面”之號。
  二太子還要說什麽,文侯壹躬身道:“衛大人說得極是。此案有衛大人審理,甄礪之亦可放心。”
  他轉身向外走去。他這壹走,二太子也不能再待下去了,只得跟了出去。走過我時,二太子狠狠瞪了我壹眼,似乎在罵我出爾反爾。
  等他們壹走,衛宗政命人將大門掩上了,又猛地壹拍驚堂木,喝道:“來人,將罪將楚休紅送入坐籠。”
  我竟然要入坐籠!這句話讓我的頭“嗡”壹下大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幾個人擡了壹個坐籠上了大堂。這坐籠不大,坐壹個人便已很狹窄了,等坐籠上來,衛宗政的臉板得像壹塊石板,冷冰冰地道:“楚將軍,公堂之上,若有虛言,天誅地滅。到坐籠後,若楚將軍仍不肯吐實,休怪本官無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