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69章 好大的變數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夜幕當中,屬於鄭森的壹艘豪華畫舫正在秦淮河上緩緩行過。
  朱慈烺正在從玉門閣返回大功坊的途中。大功坊緊挨著秦淮河,壹條人工挖掘的水道連接著秦淮河和大功坊的後湖,以便那大功坊的主人們可以悄悄溜出那比東海還深的國公之府,化身金陵才子,暢遊秦淮河上。
  不過朱慈烺這時卻無心欣賞秦淮夜景,只是笑吟吟看著在他對面端坐品酒的侯方域。
  侯方域在今晚的白門閣聚會中並沒有發表什麽高論,可是在朱慈烺離開時,卻悄悄跟著上來拜見了。
  “千歲爺,學生也有壹策要獻。”
  朱慈烺呵呵壹笑:“朝宗有何良策?”
  “學生知道武昌侯有壹養女,名夢梅,芳齡十七,有沈魚落雁之貌,殿下不妨下旨武昌,選夢梅入宮侍奉。”
  侯方域所說的武昌侯就是左良玉,朱慈烺在“南京閹黨之亂”前封他當了武昌的藩侯,還把湖廣壹分為二,讓左良玉主管湖北的總管武昌、黃州、承天、嶽州、德安、荊州等六府軍政要務。
  不過朱慈烺在大封左良玉的同時,還命何騰蛟、常延齡出任湖南巡撫和湖南鎮守總兵,又命李巖、鳳三、陳應元主持河南汝寧府的軍政要務,還讓劉孔昭出任九江守備,從東、南、北,三個方面遏制左部。
  因此左良玉對朱慈烺這個撫軍太子是不會滿意的。所以對於朱慈烺發出的緝拿閹黨頭目黃澍的令旨置之不理,還把黃澍當成自己的狗頭軍師保護了起來。
  朱慈烺笑道:“武昌侯真要有所動作,又豈會在乎壹個養女?”
  侯方域搖搖頭道:“千歲爺,武昌侯既老又病,實難有所作為了。據學生所知,現在武昌侯所部都在為將來打算了。
  而武昌侯諸子大都在許州兵變之中被殺,如今只有壹子夢庚,養女夢梅在側。若武昌侯身故,有資格繼承其眾的,除了左夢庚之外,就是左夢梅的夫婿了。”
  朱慈烺笑道:“夢梅又非良玉親出,其夫婿和良玉關系更為疏遠,如何得領其眾?”
  侯方域道:“事在人為啊!若千歲爺納夢梅為妃,學生和家父就能為千歲爺去武昌侯軍中運動,拉攏諸將,並遊說武昌侯送左夢庚入朝。只要夢庚入朝,武昌之眾就群龍無首,只能為千歲所用了。”
  有那麽容易嗎?
  朱慈烺雖然知道侯恂和左良玉關系匪淺,但還是將信將疑。
  “試試看吧。”
  思索半晌後,朱慈烺還是點了點頭,左良玉所部號稱百萬,水分自是極大,不過能戰之眾總該有數萬人吧?這支部隊居於江漢之間,總歸是個極大的隱患。不過要解除左部的威脅也不能全用侯方域的法子——這小子的辦法只會瓦解左軍,讓左軍從壹個大麻煩變成壹堆小麻煩。
  他想了想,又問:“誰去武昌宣旨?”
  侯方域搖搖頭道:“先不要宣旨,學生以探病為由,走壹趟武昌,去和武昌侯密商。若武昌侯有意,再下令旨不遲。”
  朱慈烺道:“如此甚好,不過朝宗妳不要提左夢庚入朝之事……而且還要和左夢庚接洽,告訴他本宮知道武昌侯年老昏聵,將來西邊的軍務、政務,還要多多倚仗夢庚。
  另外,妳再問左夢庚可有意為蜀國公乎?”
  “蜀國公?”
  朱慈烺點點頭,笑道:“蜀之藩國公!左部有數萬敢戰之士,之前累敗獻賊,迫使獻賊西竄入蜀。如果左夢庚能在良玉身故後揮師入蜀,平定獻賊,本宮就封其為蜀國公,永鎮斯土!”
  侯方域思索了壹會兒,拱拱手道:“還是千歲爺英明,學生佩服!”
  朱慈烺笑道:“本宮只是待之以誠,至於左夢庚領不領這個情,可就不好說了。
  對了,朝宗啊,妳此去不要在武昌停留太久,誤了明春的恩科就不好了。雖然本宮可以直接給妳封個官,但是本朝的文臣還是以進士出身為貴。到明年妳就二十七歲了,也該有個進士功名了!”
  侯方域心裏壹陣感動,連忙起身就要叩拜。
  朱慈烺揮揮手道:“不必叩謝,妳的學問本宮知道,如何不能得個進士?之前都是因為侯先生蒙冤入獄而耽擱,這壹次壹準能中的。”
  就在朱慈烺和侯方域說話的當口,畫舫已經緩緩駛入了大功坊的後湖,在壹處石砌的碼頭旁穩穩停住了。
  朱慈烺和侯方域壹塊兒出了船艙,忽然看見錦衣衛指揮使朱純傑正立在碼頭上等候,便是壹楞。
  現在都大半夜了,這個朱純傑不好好睡覺,跑到大功坊來幹什麽?難道又出了什麽逆賊?
  朱慈烺扭頭對侯方域和鄭森道:“朝宗,師兄,今日就此別過,二位請回吧。”
  大功坊的後湖岸邊,都屬於“內宅”,也就是朱慈烺的後宮。侯方域和鄭森不方便進入,所以只能止步畫舫之上。
  而朱純傑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工作性質特殊,自然可以隨時入內稟報要務。
  朱慈烺上岸之後,就沖朱純傑壹招手,然後快步向湖邊壹處院落走去。小院的月亮門口有凈軍和侍衛站崗,裏面則是朱慈烺和吳三妹的寢宮。
  身懷六甲的吳三妹早就睡下了,而朱慈烺則把朱純傑帶進了自己的書房。
  “千歲爺,駱指揮密報!”朱純傑神色異常凝重,取出壹個信封,雙手遞給了朱慈烺。
  朱慈烺接過信封,取出裏面壹張皺巴巴的信紙,就借著昏暗的燭光看了起來。
  壹看之下,就是臉色大變!
  “什麽?他們要賣了李自成……怎這般愚蠢!”
  原來這是駱修身從大同發出的蠟丸書信!信上說了王永吉、姜瓖聯清圖順的事情。
  這可真是大大出乎朱慈烺的預料了!他本來以為大同府的幾位還是知道什麽是“唇亡齒寒”的。
  壹旦李自成退出山西,大同還能獨存?
  “千歲爺,要不臣其中走壹趟大同!”朱純傑請命道。
  “不必。”朱慈烺擺擺手,“來不及了……現在就看駱修身是不是夠機靈,把東虜借道的事情告訴了李自成。”
  朱純傑搖搖頭道:“告訴了也不好……李自成如果知道大同方面會和東虜壹起夾攻他,說不定會棄太原而走!”
  朱慈烺眉頭擰得更緊了,這話不錯!壹旦李自成逃跑,北方的形勢就將變得更加困難。
  想到這裏朱慈烺嘆了口氣,沈默著壹句話也不說了。
  ……
  永昌元年,十月初十,山西,太行山。
  遠處的舊關關城附近煙霧彌漫,火光沖天,隱約可以看到迎風而展的軍旗。吳三桂所部的關寧軍炮隊正用四門從寧遠拉來的紅夷大炮轟擊城關。還有壹些火銃兵、弓箭手遞進發射彈丸和火箭。試圖壓制守在舊關關城上的大順軍孩兒營。
  李自成在壹處山頭遠眺,山坡下不時又塘馬飛過,大聲通報前方的戰況。李自成用千裏鏡張望,發現舊關以東的清軍數量極多,不過看服色和旗號,那些清軍並不是真虜,而是吳三桂的關寧軍。
  從四月份的壹片石大戰開始,大順軍對上關寧軍就是壹連串的敗仗!
  現在又壹次對上了吳三桂,李自成也不得不謹慎從事,他不敢選擇野戰,而是依托固關長城和固關以東十裏的舊關(舊固關)布置防禦,準備先用防禦戰消耗敵人,然後再轉入反攻。將更多的清軍吸引到固關——井陘壹帶。
  這樣他擺在澤州的奇兵就能大顯身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