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21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小皇帝準備把蒙古人拉去中原了?”多鐸低聲問了壹句身邊的人,大家都默默點頭。雖然沒有人笑出聲,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表情。
  多鐸把眼光轉向了綽爾濟,他是蒙古人,博爾濟吉特氏,父親是蒙古科爾沁兀魯特部的貝勒明安。萬歷二十壹年的九部聯軍之戰就有綽爾濟的父親明安的份,當時明安是九部之壹,在九部聯軍之戰中慘敗,後來就倒向了努爾哈赤,還把女兒獻給了努爾哈赤當了側福晉。這個明安在順治初年去世,留下了幾個兒子都是八旗蒙古裏面的大人物。
  在碣石山大戰中,明安的幾個兒子兩頭下註,綽爾濟投了多鐸,綽爾濟的弟弟納穆生格則跟著阿濟格打醬油。
  因為觀望投機抱大腿的水平壹流,所以納穆生格在戰後也沒挨什麽處分,而是被順治重用,當了內大臣兼怯薛營統領。
  而綽爾濟則跟著多鐸,也身居要職,管轄從哲裏木盟、昭烏達盟和錫林郭勒盟等東蒙古三盟招募來的蒙古騎兵——在碣石山大戰後,多鐸已經發現槍騎兵好用了,所以就開始擴張槍騎兵的數目。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東蒙古三盟招募勇士進行訓練了。
  由於和納穆生格還有科爾沁部保持著壹定的聯系,所以綽爾濟很清楚河套戰場上的情況。
  現在看到了多鐸的目光,就笑道:“皇上果如皇太叔所料,見到齊集河套的蒙古騎兵就動了將他們用於中原的心思。再加上河套之戰打得不順,所以上上下下都起了轉用兵力於中原的心思。”
  “河套之戰打過了?”多鐸壹楞。
  他也算是消息靈通的,卻壹點不知道河套發生了大戰。
  “沒有大打,就是小打小鬧。”綽爾濟說,“朔方鎮的明軍騎兵學了咱們前鋒營的辦法,把火槍和騎兵湊在壹起,而且還會打埋伏打黑槍,打得卓索圖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和喀爾喀三汗王的勇士損失慘重。”
  “打埋伏?打黑槍?”多鐸的眉頭皺了起來,他這個級別的軍事家,而且又玩了那麽久的火槍騎兵,當然已經意識到火槍加上騎兵是有許多種玩法的!
  而且他也推演出了火槍加上騎兵的玩法,對大清和滿洲是極為不利的!
  因為滿洲騎兵的那點本事,什麽騎馬射箭,下馬射箭、下馬肉搏的,在“壹支可以高速運動”的火槍面前,都沒有什麽大用。
  當然了,大清的前鋒營騎兵在堂堂之陣中還是可以擊潰明軍的火槍騎兵的……可問題是,除了兩軍對圓打陣戰,散在廣闊戰場上遊動的騎兵是很少會堂堂正正對決的。遊騎嘛,當然是遊擊的!
  雖然清軍前鋒營騎兵也有火槍,也會埋伏、奇襲、遊擊這些招數,可問題是他們玩這些陰招的本事不會比漢人更高。
  壹個珍奇動物壹樣寶貴的滿洲勇士如果沒有什麽可以壓倒數量多到以千萬計的漢人戰士的真本事,只好靠火槍對射加上大家都能玩的陰招……後果不堪設想啊!
  心裏面什麽都清楚,但是多鐸的面子上還是壹副穩坐釣魚臺的模樣。
  “好啊!壹切都在預料當中,也都在掌握當中!”多鐸笑著,“中州之戰我方利於速,而明朝利於久……若無河南、河北大營的掘河之危,朱慈烺必然和咱們打持久戰。只要拖延數年,我軍將士在前線無所得,家中的土地又無人耕,必然會耗盡資產,壹無所有,自然也不可能負擔兵役。到時候就要不敗而敗了!
  幸好小皇帝還是肯聽人勸了,立黃河南北而營以逼迫朱慈烺打速決之戰。現在又誆騙了數萬蒙古勇士去掃蕩中原……如此必然能讓明軍進退皆難,不得不冒險長驅而進,以求速決。這就是松錦大戰的局面啊!”
  “皇太叔,”多鐸麾下的頭號大將尼堪問,“咱們要準備出兵嗎?”
  “當然!”多鐸笑道,“秋後點集八萬大軍,準備再定中州之鼎!”
  ……
  徐州城現在已經是壹個兵山兵海的城市了,早在五年前朱慈烺和大清朝訂停戰之約的時候,這裏就被預定為將來北伐的本據之城了。
  選徐州為本據,當然是為了方便沿著黃河水到西進了。現在的黃河說實話並不適合航運,春夏水急,容易泛濫(大明境內的河段不大會泛濫,但是清朝境內的河道很爛),秋季水淺,大船無法通航。而且險灘、淺灘很多,壹不留神就會翻船。
  但是內陸作戰的情況下,有壹條水道可以運輸糧草輜重,總比沒有河道完全靠騾馬拖拽要強啊!
  現在運河的淮北段已經無法通航了(運河的淮南、江南段則維護的極好,每年還能賺到大量的通行費),所以朱皇帝也就只能盡可能利用黃河了。
  而要利用黃河展開水運,當然就得用好徐州這個交通樞紐了。雖然徐州和淮河直接已經沒有運河連接了,但是真正需要用到陸路運輸的也就是洪澤湖到宿遷駱馬湖之間不足100裏的路段。為了加強運輸的效率,朱皇帝命人擴建了道路,還用條石鋪路,還從上海沈車采購了許多可以用四匹驢騾拖拽的四輪馬車,還在徐州修建了大量的倉庫,以存放和平時期陸續運抵的物資。
  除了在徐州境內修建道路、倉庫,大量的軍營、碼頭、船廠和壹座能夠鑄造和修理大炮的兵工廠,也在過去的幾年間陸續建設起來。
  為了能讓徐州負擔起重任,並且自身不受黃河的威脅,朱慈烺還在徐州城池和黃河大壩上下了血本。
  另外,朱慈烺還下令海軍司和造船司在徐州建立了壹所黃河造船廠,設計和建造了壹批可以在黃河上航行的小型沙船,並且組建了黃河水師!
  五年的備戰,不計其數的投入,現在終於到了萬事俱備,只欠出兵的時候了。
  從洪興六年夏開始,明軍的野戰部隊——模範新軍,就開始以團為單位,從四面八方向徐州開進而來了。
  模範新軍步兵的編制,五年來並沒發生太大的變化,絕大部分的步兵團還在沿用莫裏斯方陣戰術,所裝備的武器還是長槍和洪興三年式火繩槍,只有極少數的部隊得到了剛剛定型並且開始大量生產的洪興六年式燧發槍——裝備洪興六年式燧發槍的部隊只有壹個團,這個團取消了長槍兵的編制,采取了全火槍的配置!
  在編制沒有大的變化的情況下,模範新軍步兵團的數量倒是大大增加了,達到了150個之多,在滿員(2500人)的情況下,模範新軍的野戰步兵人數就能達到37.5萬之多!
  新軍騎兵的人數,也在過去的五年內大大增加了。在和平情況下,明軍新軍的騎兵是營為基礎編制的(也有騎兵團,數量不多),由於西北戰馬的大量引入和火槍騎兵的出現,使得明軍騎兵的規模終於得以大幅度擴張,現在終於達到了50個營(包括騎馬步兵),總兵力達到了兩萬幾千,裝備的馬匹和騾子總共超過了五萬頭!
  這等規模的騎兵(騎馬步兵)雖然不能和清軍騎兵相比數量,但是八旗老滿洲又何嘗敢和明軍比人多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