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19章 民女東珠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曹校長,這是金東珠,在算學上很有壹些天賦,就交給妳了,壹定要好好教導。”
  金陵女校的校長室內,朱慈烺將東莪格格,哦,現在不是格格了,而是民女金東珠交給女校的校長。
  東莪格格是大清和碩公主,這個身份現在沒什麽,可將來明清壹旦開戰,那麻煩可就大了。所以朱皇帝就用了個調包計,對外宣布東莪格格入住老山離宮。同時又將真正的東莪接到南京,讓她以民女金東珠的名義在金陵女校學習。
  等到她長到16歲,就會被選秀入宮,成為朱慈烺的選侍,和吳三妹、鄭茶姑、寧香玉、費珍娥等四人在朱皇帝後宮的起步之位壹樣。
  而且朱慈烺不會讓東珠壹步登天,而是會讓她壹級壹級的升,壹年升壹級,用八年時間晉升到皇貴妃的位置上。
  與此同時,“住在”老山行宮之中的東莪,則會在入宮之前“病死”。
  這樣世間再無愛新覺羅·東莪,只有民女出身的皇貴妃金東珠,以後明清之間的戰爭沖突和金東珠就沒有壹點關系了……
  “皇爺放心,老臣壹定好好教導金姑娘。”曹校長,就是曹化淳校長了,他並不知道金東珠就是東莪格格。
  但是壹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憑什麽讓皇帝親自送來金陵女校?這所金陵女校可不是隨便什麽民女能上的!在這裏讀書的女孩子要麽是朱家的公主郡主,要麽就是公侯將相家的千金!朱慈烺的大女兒朱天鳳和妹妹朱媺妤現在都在這裏讀書。朱天鳳上了小學壹年級,昭仁公主朱媺妤年紀比較大(11歲),已經讀過書了,所以正在讀壹個預科,補習《小學數學》和《小學法語》,補完後直接上五年級。
  而這個金東珠應該也和昭仁公主壹樣,讀個預科,然後直接上五年級。這樣三年後就能小學畢業,差不多就能準備入宮了……
  曹化淳壹張老臉上堆滿了和藹的笑容,笑吟吟看著坐在朱皇帝身邊的民女金東珠。
  他現在也上去了,自稱“老臣”而不是“老奴”,這是因為他現在不是內侍,而是壹位克難功臣,封克難天津侯!
  他能夠封侯,是因為有許多曹家子弟兵跟著他壹塊兒護駕南下。在朱皇帝最初的基本盤中,就有曹化淳的壹股。現在許多曹家子弟已經成長為了新軍骨幹或是朝廷棟梁,而曹化淳自己則在南京城享福,直到朱慈烺籌建貴胄小學的時候才把他請出來擔任其中的女校校長。
  女校的老師都是太監,最早從朱慈烺這裏接受到西式教學的,就是他的侍衛和太監。其中的壹些太監還真能學進去,水準談不上多高,卻足以擔當起小學老師的工作。
  現在朱皇帝培養新式人才用得是兩條腿,貴胄子女上小學、中學、大學(京學堂),壹步步成才。
  而平民百姓則自學《子論格物篇》、《新算學》,然後去考太學。
  這麽安排並不是歧視平民,而是教育資源實在有限,只能優先滿足統治集團的接班人。同時,再將自學能力很強的天才從全國人民當中用考試的辦法選拔出來,再讓他們用自習為主的方法去自學成才。
  自學成才的概率當然低,但是只要能成,那壹定是高智商的天才,足夠應付17世紀的科學探索了。
  而且中國人口多啊,巨大的人口基數也意味著天才數量很多,通過自學考試,應該可以發現不少。
  哦,今天朱皇帝就發現了壹個小天才,就是金東珠。她比吳三妹、鄭茶姑、寧香玉、費珍娥四個人都要聰明。這四個女人也不笨,其中鄭茶姑也可以稱得上冰雪聰明,數學題做的也極好(估計是遺傳鄭芝龍的),吳三妹稍差壹點,不怎麽愛學習,但也是個極聰明的女子,但是她們倆還是不如東珠。
  東珠自學《小學算學》的效果極好!而理解能力很強,可以看懂《子論格物篇》中的壹部分內容。
  這腦瓜子多半是遺傳自多爾袞吧?
  安排完了金東珠入學的事情,朱皇帝回了皇宮,先去了皇後的坤寧宮,看望正在做月子的吳三妹。
  吳三妹又壹次喜得千金,還真是個生閨女的命啊!
  不過沒關系,三妹還年輕,休息壹陣子又可以繼續戰鬥了……不過朱皇帝還是得多關心她壹下,因為就在吳三妹將要分娩的時候,鄭茶姑也又壹次懷上了!
  如果鄭茶姑的肚皮爭氣,給朱慈烺再生個兒子,那吳三妹在後宮中的地位可就要搖晃了。朱皇帝都替自己的大老婆著急啊,所以這段時間就擺出了壹副力挺吳三妹的姿態。
  當他抵達坤寧宮的時候,卻聽見裏面傳出壹陣咯咯咯的笑聲,他連忙加快腳步走到寢殿門外,然後推門進去。皇後的寢殿面積很大,但是在地龍送來的暖氣作用下,變得非常暖和。
  朱皇帝壹進門,就看見吳三妹這個傻白甜正穿著睡衣坐在臥榻上,正和壹大壹小兩個小姑娘圍著個繈褓,在逗小孩子玩呢!
  壹點都沒有生不出兒子的危機感啊!
  大壹點的小姑娘就是朱皇帝長女天鳳,長得特別大,6歲的孩子乍壹看都和人家七八歲的小孩差不多高了。不用說,將來壹定是個高妹了。至於長相和性格則是隨娘親多些,也是個小傻白甜。看見朱皇帝進來,就從床上跳下來,蹦蹦跳跳的上前去行禮,還笑嘻嘻的將壹張考卷遞給了朱皇帝。
  “爹爹,女兒算學考了個10分。”
  10分?總分多少?
  朱皇帝接過考卷壹看,上面就10道題,簡單的加減法,答案都對,那就是滿分了。
  “好,好,考得好!”朱慈烺滿意的點點頭,有摸了摸小傻白甜的腦袋,“可得繼續努力,這才壹年級,到考上大學還早呢!”
  吳三妹聽著朱皇帝的話,卻是噗哧壹笑:“皇爺,咱家的孩子上大學還用得著考?”
  “當然得考了!”朱慈烺牽著女兒的手,走到床榻邊上,壹屁股坐下去,然後看著繈褓中的粉撲撲的嬰兒,“皇家的孩子不用考,那麽公侯之家的孩子要不要考?百官之家的孩子要不要考?如果都不考,那還有什麽必要用功?將來又如何成才?咱們這些北人的子弟都不成器,將來的天下還不是南人的?”
  這話公開是不能說的,但是當著吳三妹,朱皇帝卻是沒有什麽顧忌。
  他頓了頓,又道:“貴胄子弟考試可以給優待,譬如加個10分到20分的……但終究得和江南士子們坐在壹個考場裏面,否則貴胄子弟中的人才是出不來的。”
  而朱皇帝搞精英教育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北人勛貴和南人士大夫間的平衡了,勛貴和士人,誰把誰壓倒了,大明的天下都得出狀況。而要維持平衡,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人才培養開始,設計壹個不公平的教育和考試制度……要完全公平,北人勛貴的人數那麽少,從概率學的角度,他們也不可能和南方士紳競爭。
  “可是天鳳是個女孩兒啊!”吳三妹撅著嘴,壹副不喜歡讀書的模樣。
  朱皇帝只是笑著搖頭:“貴胄家的女子更要讀書了,她們將來是要替大明勛貴之族養育後代的。過去的勛貴之族所以腐朽,壹是生來天定的富貴,不需要努力;第二就是在教養上差了,只知壹味寵溺,不知道督促子弟兼修文武。不過兩三代就腐朽不堪,這才是土木堡之變的禍根,才是我朝由盛轉衰的終極原因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