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73章 這門生意是殖民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鄭芝龍眉頭皺著,給朱慈烺算了筆賬,“千歲爺,壹艘大鳥船最多也就裝個兩三千石稻米……安南、占城、水真臘的稻米再賤,運上船也得要四五錢銀子壹石吧?壹船稻米的差價只有兩三千兩,如果扣掉水手的工錢和修補船只的開銷,可就沒多少了!”
  朱慈烺笑了起來:“老泰山,妳的賬算得不對!”
  怎麽會不對?鄭芝龍心說:我可會算賬了!壹年上幾百萬的賬,我都不用數手指頭的……
  朱慈烺心想:算賬妳能算過我?我的數學可好了,高考數學差壹點拿滿分的學霸就是我這樣的……我過去算幾百億的賬都不用數指頭的!
  而且去安南、占城、水真臘買稻米的生意根本不是妳這樣做的,這門生意賺錢的地方不是賣米,而是殖民!
  據朱慈烺所知,殖民這事兒也是有賠有賺的。賠本殖民是為了占地盤——也可以看成是壹筆長期的燒錢投資。
  而賺錢的殖民又分兩種,壹種就是為了賺錢,比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殖民就是為了獲得壹個和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
  而另壹種則是財地雙收,既要把錢賺了,還得把地盤給拿下。
  現在大明內憂外患壹大堆,手頭可不寬裕,不可能賠本燒錢搞殖民,否則會虧死的。可同時大明的人口也多,和沒多少人的荷蘭又不壹樣,不能光想著錢不要地盤。所以得走財地雙收的路子!
  而財地雙收,還是財在前,地在後的!關鍵就在於要首先找到壹個可以“引流”的產業——哪怕少賺壹點,或者不賺什麽錢,也要把壹定數量的人口從本土吸引去殖民地。
  殖民地的人口上去了,才能進壹步發展產業和城市,這樣就能占領土地,並且取得豐厚的回報了。
  而同占城和水真臘的稻米貿易雖然沒有什麽豐厚的利潤,但是卻可以做出很大的規模——這個時代湄公河三角洲的開發程度還很地,有大片的土地可以開墾,但同時也不是沒有壹點基礎,有壹座名為普利安哥的港口城市,就發展的非常不錯。這座城市就是日後的西貢和胡誌明市,現在還是水真臘王國的領土,不過卻在二十多年前被賜予了壹位嫁給水真臘國王的廣南(安南的壹個割據政權)阮主的女兒,因此就成了躲避鄭阮之爭的安南難民的樂土。
  而安南難民在民族血統、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字上都和大明漢人相近,而且現在沒有正式的安南國,只有大明的安南都統司!
  也就是說,安南現在不真正的獨立國家,而是依附明朝的壹個土司政權——這事兒得從安南後黎朝的中衰和篡奪說起。安南的後黎朝在十六世紀初進入了所謂“中衰時代”,宗室自相殘殺,權臣趁機崛起。其中壹個叫莫登庸的權臣最後壹手遮天,玩起了禪讓篡國的把戲。
  但是這次篡位沒篡利索,後黎朝的另外兩個權臣家族鄭氏、阮氏不服莫氏篡位——他們自己也想篡啊!讓莫登庸搶了先,所以就只好當黎朝的中興忠臣,找了個黎朝遠親立為皇帝,和莫登庸對著幹。而且他們還派人去北京向嘉靖皇帝求援,明朝是安南名義上的宗主啊!不能不管藩屬國內的篡位事件吧?
  所以嘉靖皇帝就派大軍去討伐莫登庸,莫登庸壹看不對,鄭阮兩家的兵馬他都擺不平,再加壹明朝不就死定了?所以他就向明朝納土歸順,要當明朝的忠臣。嘉靖皇帝壹看安南莫名其妙回歸了,當然就不打莫登庸了,封他當了安南都統使。
  安南國就這樣沒有了!
  可惜當了安南都統使的莫主還是打不過黎朝余孽,在1592時丟了國都升龍,余部逃往明朝。
  復興的黎朝隨後又向大明稱臣,請求恢復安南國號。但是卻沒有得到明朝的同意,只是把安南都統使的名號轉給後黎朝。
  可是安南國內的亂子並沒有因為後黎中興而結束,反而變得更加混亂。
  因為後黎朝本身沒有實力,是靠鄭、阮二主的支持才中興的。中興之後,自然該鄭阮二主來篡位了。可是大位只有壹個,給誰來篡呢?所以兩家就打起來了。與此同時,跑到明朝避難的莫氏又沒涼透,在1600年壹度復辟奪下了升龍。之後雖然沒有守住,但卻逃到了安南北方的高平州割據。
  另外,還有壹個在莫朝垮臺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的武氏(武德恭)在1599年起兵作亂,自稱隆平王,也在安南國北方割據了壹塊地盤。
  所以小小的安南國都統司境內現在存在四個政權,對內打成了壹鍋粥,對外都得認大明朝這個“好爸爸”。
  可就是這樣壹個安南,卻還有余力欺負南邊的占城國和水真臘——也不是鄭阮莫武壹塊兒去欺負,僅僅是壹個廣南阮主就把占城和水真臘給壓制了,這兩個國家有多弱小,就可想而知了。
  而立誌當壹個大殖民者的朱慈烺現在也很弱,安南國的四個“小主”都不壹定能消滅掉。
  可他又需要從海外輸入糧食,同時獲取耕地,以緩解國內的人地矛盾。所以就只能找上占城、水真臘這兩個最弱的弱者欺負了……而且還不敢氣勢洶洶的派出大兵去滅國——因為大兵都要用來對付韃子和李自成。所以就只能連哄帶騙的去占占城國和水真臘的便宜。
  朱慈烺看鄭芝龍不明白,只好耐著性子解釋道:“老泰山,從安南、占城、水真臘購買稻米到泉州和上海販賣的確賺不了多少,扣了成本興許還不賺錢。但是妳要知道,咱們如果出半兩銀子從安南、占城、水真臘買米,而大量購買,就壹定會有人去那裏開墾種植。
  且不論安南如何,占城和水真臘兩國都有大量荒地沃土可以開墾。而且這兩國的國力都衰弱不堪,連壹國四分的安南都能隨便欺負他們,何況我大明天朝?
  現在我天朝上國國內缺糧,借他們的沃土開墾種植,那也是他們的榮幸啊!而且我們也不白種他們的田,我們可以保護他們免遭安南阮家的吞並,對他們的王公而言,也是壹件美事兒吧?”
  鄭芝龍還是不明白,這事兒對水真臘和占城的王也許是好事兒,可是對鄭家又有什麽好處呢?
  朱慈烺接著又說:“水真臘和占城的稻米,是需要通過港口和商埠轉運的。而這轉運港口和商埠,當然可以弄成咱們的地盤了……這樣咱們在水真臘和占城就有了可以持久存在的據點。水真臘和占城又在商船往來中華和南洋的貿易路線上。壹旦有了咱們的據點,那麽咱們的商船要去南洋,去暹羅就方便多了。妳們鄭家在海上的地盤,也能相應擴張壹下。
  而且水真臘和占城也有不少可以賣上錢的特產,比如象牙、犀角、烏木、沈香、黃蠟,還能種植甘蔗,生產蔗糖。只要咱們在那裏有了據點,這些都可以成為咱們的生財之物。”
  好像是這麽回事兒……鄭芝龍聽著有點暈乎,明明是買賣稻米的生意,怎麽就占了人家的地盤建立港口商埠,還要把人家的特產都占為己有了?這聽著像是韃子和西夷幹的事情啊!我大明天朝應該是堂堂上國,怎麽也幹這種坑蒙拐騙欺負人的勾當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