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37章 北伐?還是北上炒地皮?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夜深了,整個老山宮內壹片寧靜,大概只有大明皇帝本人還在燕山殿西暖閣的紅木大床上睜著眼睛睡不著。他雙手枕在自己的腦後,眼睛盯盯的看著天花板,也不知道在琢磨什麽?
  身邊的寧香玉在牽手之後就沈沈睡去了,這個女人論姿色,論身材,在朱皇帝的後宮中絕對是數壹數二的——那可是選秀選出來的絕色!還能差得了?只是這女人的性格不是太好,有點,不有點,而是非常較真!眼睛裏面揉不得沙子,而且發起性子誰都敢頂。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朱慈烺擼了她的太子妃(她其實有不是正式的太子妃,而是候補的),她有段時間壹直頂撞朱皇帝,要不是朱皇帝的內心是個四五十歲的大叔,特別願意容忍她這樣的漂亮小妞,寧香玉早就被打入冷宮了。
  不過和寧香玉相處久了,朱慈烺反而越來越喜歡她了!
  倒不是朱慈烺犯賤,而是朱慈烺發現寧香玉並不是只和自己壹個人過不去,她就是這麽壹個較真的性子,而且看不慣就要說,哪怕朱慈烺是皇帝,她也不買賬。
  這樣的性子看著是討厭,可是朱慈烺卻知道這個寧香玉對自己還是真心的,是真的想幫助自己進步成壹個明君才這樣的。而且她的娘家人都在戰亂當中失聯了,背後沒有壹個龐大的寧氏家族要照顧,所以是真正屬於朱慈烺壹人的。
  吳三妹和鄭茶姑兩人背後都有壹大家子,而且她們倆還有自己的壹堆小算盤,就難免在後宮當中拉幫結派搞宮鬥了。隨著吳後鄭妃的年紀漸長,她們在宮中的明爭暗鬥也在升級,宮裏面的太監宮女,也開始分成黨派了!
  而崇禎上皇也越來越讓朱皇帝頭疼,倒不是他賊心不死,而是他揮霍無度,壹年100萬的金花銀都不夠開銷,時不時的就向皇後吳三妹要錢……而吳三妹有是個“義不掌財”的性子!
  另外,朱慈烺的子女們也漸漸長成,也需要有人嚴厲管教他們了。
  在這種情況下,朱慈烺就需要壹個人見人厭的“後媽”來輔佐吳三妹執掌後宮了。
  而寧香玉好像就是這麽壹個“後媽”,性子難弄,資格又老,吳三妹、鄭茶姑都得管她叫聲“寧大姐”,而且她們看到這個直脾氣的女人也頭疼。
  所以這幾年朱慈烺就越來越寵愛寧香玉了。不僅讓她以“大貴妃”之名協助皇後管理六宮,而且還讓她掌管起了宮中的刑罰和財政(不包括皇家商會)……這次朱皇帝要和吳皇後壹同北上,應天府這邊就更要倚仗寧“後媽”鎮壓了。
  “後媽”已經醒了,她發現朱皇帝還在思考,就把壹條雪白粉嫩的胳膊搭了上來,低聲問道:“萬歲爺怎麽還不睡覺呢?明天還要和朝臣們商量北伐的事兒呢。”
  朱慈烺側過頭,對著寧香玉那張圓潤端莊的美人面孔壹笑,嘆道:“睡不著啊……又要打仗了,得好好盤算壹下,可不能打虧了!”
  寧香玉眨眨眼睛,微笑道:“……妾身勸了您那麽多年,您還是把治國治軍當成買賣,看來是這輩子都不能虧了!”
  “當然不能虧了!”朱慈烺笑著,“要是這裏虧那裏虧,咱家壹年能有兩百萬的花銷?”
  “怎麽是兩百萬?”寧香玉笑著道,“算上小淫婦(指瑪麗·曼奇尼)的花銷,壹年也過不了百萬。”
  聽見寧香玉稱曼奇尼為“小淫婦”,朱慈烺只是嘻嘻壹笑,壹點也不生氣。因為這個綽號是朱慈烺在後宮裏叫起來的,他挺喜歡給人起綽號的。
  他給長子朱慈壕起了個“土豪兒”的綽號,管鄭茶姑叫茶樹菇,管吳三妹叫傻白甜,管寧香玉叫後媽,管費珍娥叫小狐貍,管徐爾霖叫女夫子,管金東珠叫小豬(她爺爺是野豬皮嘛),曼奇尼則被朱慈烺叫成皇家後宮,而最莫名其妙的就是阿吉格的綽號——建寧公主……
  朱慈烺笑了笑,又道:“北伐軍興之後,後宮的開銷就要翻倍了。因為朕要在天津營建前敵行宮了。今後幾年當中,朕就要在天津、應天兩頭跑了,後宮也要壹分為二……香玉,到時候妳的擔子就更重了!”
  寧香玉蹙起秀眉,壹下坐了起來,臉色有點放沈了,“萬歲爺,咱們現在已經有武漢東湖宮、南京紫禁城、江北老山宮三個家了,北京的紫禁城也還在……光是這些宮殿的維持費,壹年就要花掉五十多萬,還有必要再建天津宮嗎?您要在北方坐鎮,去北京不行嗎?咱家有錢,也不能這樣花用啊!”
  在後宮裏面敢給朱慈烺看臉色的也就是寧香玉了,不過朱慈烺卻不生氣,反而笑著和她解釋道:“北京和南京的紫禁城都是要逐漸廢棄的……但是天津宮卻必須建起來。因為咱在北方必須有個家,而這個家不能擺在北京,只能擺在天津。”
  “為什麽呀?北京不好嗎?”
  “當然不好!”朱慈烺道,“北京其實是燕山之防的總後方和最後堡壘!北京堡壘不失,燕山防線就不算盡破……但是作為壹國之都,實在是不大合適,地理位置遠遠比不上天津。”
  “天津好在哪裏?”
  朱慈烺說:“天津是北方的水陸樞紐!往西有運河通北京,往南有運河通往山東,往東則是渤海灣,遼東、遼西、山東就在左近,去朝鮮也沒多遠。而且利用季風又能很方便的同江南往來……只要天津在手,遼陽、安北、北平、大寧、河北、山東等地,就盡在掌握。
  所以咱在北方的家不必擺在北京,但是天津卻壹定要有個家!”
  朱皇帝的說法其實不太對,北京和天津到底哪個更好,關鍵要看這個國家是個單純的陸權國家還是海陸雙霸的帝國。
  因為天津地處海口,交通是非常方便,還可以通過海路對遼東、遼西、朝鮮施加影響。
  只要國家擁有壹支強大的海軍,天津的地形就是天險!
  即便北京淪陷,天津也可以長期支撐——至少在17世紀、18世紀是這樣的!
  所以選擇南京,走海陸雙霸路線的朱皇帝,就必須要把北方的中心從北京搬到位於海口的天津,而且還要將天津打造成北方的經濟中心,然後牢牢掌握在手中。
  朱慈烺又道:“天津的地形如此有利,現在又有沈廷揚努力經營,只要關外之地恢復,將來必然是北方上海。朕琢磨著得趁這次北伐的機會插手進去,以設立天津宮的名義多買點土地,開發運營,將來又是咱家壹條財路啊!”
  原來朱慈烺大晚上的不睡覺,是在琢磨怎麽利用這次北伐,把北方的中心從北京挪去天津,然後再天津圈(買)上壹大片地皮,慢慢開發,開發起來以後只租不賣……多了不敢想,三年平遼的開銷,總是要賺出來的!
  當然了,平遼花費的是公帑,朱慈烺在天津賺到的錢是他的私產……
  聽著朱皇帝的生意經,寧香玉也真有點哭笑不得,這位是要去北伐呢,還是要北上炒地皮?怎麽什麽事兒到他手裏,都是壹門生意呢?連小淫婦都在幫他往歐洲推廣奶茶和進口呢絨、葡萄酒……而且還幹勁十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