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歷史軍事

  相士曾發出預言:此子閉嘴則為治世之良賢,張嘴必為亂世之梟雄。   十八歲的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三十九章 真情

謀斷九州 by 冰臨神下

2020-3-6 10:05

  吳軍騎兵多半是七族子弟,將領們特意查問過,確認晉王沈耽真是晉國公之子,家世清白,祖上歷任三朝高官,這才欣然前往,願意接受晉王的統領,對譚無謂他們倒不怎麽在意。
  孟僧倫召集吳軍諸將,向他們道:“五王合軍,除了晉軍以外,就數吳軍騎兵最多,三千多人盡數在此,咱們絕不能給吳人丟臉,更不能讓執政失望……”
  徐礎悄悄走進來的時候,孟僧倫正說得起勁兒,沒看到執政的身影,又說了許多,總之是鼓勵吳人奮勇作戰,“欲報亡國之恥、滅族之仇,盡在此戰!”
  “盡在此戰!”諸將齊呼,荊州人根本沒被提及,這時也被感染,跟著大家壹塊叫喊。
  “執政什麽時候到的?”孟僧倫終於看到門口的徐礎,急忙分開眾人上前拜見。
  將近三十名將領,在小帳篷裏擠得滿滿當當,齊刷刷地行禮。
  孟僧倫、宋星裁……徐礎認得其中的每壹個人,不僅能叫出名字,甚至能喊出對方的綽號。
  相識不久,這些人卻是吳軍的根基,也是徐礎自立的本錢。
  “諸位不必多禮。”徐礎突然生出壹股不舍之意,這些人與大多數義軍將士壹樣,因為官兵的節節敗退而士氣大振,懷著必勝之心,完全料不到這壹戰會有多麽艱難。
  如果譚無謂是對的,明天之後,許多人再也不能活著回來。
  徐礎還生出壹股私心,這是他的將士,雖有種種缺點,但是極為忠誠,尤其是孟僧倫,忠誠得有些過頭。
  失去這些人,不知何時才能建起另壹支可靠的隊伍。
  不舍與私心只存在了壹瞬間,用不著別人勸說,徐礎自己就能想明白:幾股義軍都到了生死關頭,無論是誘敵的騎兵,還是五王營中的步兵,或者遠處觀戰的降世軍,皆無安全可言。
  無論願意與否,無論怎樣躲藏,這場死戰都是逃不掉的。
  至於軍隊,如果壹名王者念念不忘“可靠”二字,與占山為王的強盜頭目有何區別?
  “天成大軍曾踐踏石頭城與夷陵城,如今該是吳、荊之士去東都還禮的時候了。”徐礎激勵道。
  石頭城、夷陵城從前分別是吳荊二州的都城,聽到執政王此言,諸將呼叫得更加響亮。
  徐礎帶來幾十壇酒,先敬諸將,然後出帳遍賞兵卒。
  開戰前的熱情越發高漲。
  趁著大家興奮不已,徐礎將孟僧倫叫到壹道,“譚將軍治兵如何?”
  徐礎推薦譚無謂是在暗中進行,將士們都不知道,孟僧倫微壹皺眉,“沒什麽特別的,才過來兩天,看不出此人有何本事,就是那那柄長劍……有點可笑。”
  徐礎笑了笑,“譚將軍如何分派諸軍?”
  “他說得很簡單,讓大家各自為戰,管好自己部下的兵卒,先破圍者得首功,如不能破圍,被官兵追擊,先跑到降世軍營地的人亦是首功。”
  徐礎點頭,“譚將軍分派得當,妳要嚴格遵照執行。”
  “是,連執政也這麽說,那我就帶吳軍快進快出,不與官兵糾纏。”
  “自保為上。”
  “明白,我不會白白令吳軍將士受損,大家還要跟著執政壹塊回江東收復吳國呢。”
  徐礎笑了笑,愧意又冒出來,被他立刻按壓下去,“東都壹破,吳地官兵自潰,旬月間就能奪回故土。”
  “到時候我要親自引執政進入石頭城,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名城,非東都可比。”孟僧倫興奮地說。
  “萬分期待。”徐礎又聊幾句,還是千叮嚀萬囑咐,要孟僧倫以“自保為上”。
  既然到了晉軍營地,總得去見壹下晉王沈耽。
  沈耽早已等候多時,壹聽通報,立刻起身迎到門口,笑道:“四弟大駕光臨,快快請進。”
  沈耽帳中布置得如同靈堂,壹切皆素,沈耽平時與諸王相會時都是正常裝扮,回到自家營地,則要戴上孝帽,壹刻不摘,其父沈直的棺槨停在隔壁帷幕裏,堆雪冷藏,要等到攻破東都之後才能下葬。
  徐礎先到牌位前磕頭,起身道:“諸事繁雜,壹直沒來敬拜,三哥恕我失禮。”
  沈耽神情暗淡,“只要能攻破東都,為家父報仇,就是對我沈家最大的敬意。”
  兩人走到壹邊,各自坐下,閑聊幾句,沈耽真切地說:“妳我當初結拜的時候,曾立下重重誓言,今日卻生嫌隙,我願與四弟坦誠相見,不願彼此猜疑。”
  徐礎拱手道:“是三哥想多了,若非三哥暗中放行,我怕是早已身首異處。”
  沈直遇刺的時候,譚無謂奉沈耽之命放走徐礎,不管沈耽心裏怎麽想,至少兼顧了兄弟之情。
  沈耽搖頭,“因為我稱晉王,頗有人懷疑是我弒父,四弟也有此心吧?”
  徐礎不語,他只是懷疑,卻沒有任何證據,也不打算管這樁閑事。
  沈耽盯著徐礎,緩緩道:“的確是我。”
  徐礎壹驚,他以為沈耽會壹直否認下去,沒想到竟會承認,而且是主動承認。
  “三哥……”
  沈耽擺下手,表示自己還有話說,“當時,冀州兵遲遲未至,據說會留在鄴城,大將軍那邊權勢全失,已成廢人,家父因這兩件事憂心忡忡,鬥誌全無。家父對晉兵向來沒多少信心,壹心仰仗冀州外援,以及大將軍在東都內應。”
  沈直與樓溫關系緊密,壹外壹內,互為援手,多年來配合得當,壹旦失去壹方,另壹方不免感到慌張。
  “嗯。”徐礎應道。
  “孟津大捷,讓家父信心恢復壹些,可是離東都越近,他越驚恐,不肯稱王,也不肯與降世軍聯手,派出信使只是虛與委蛇而已。蘭恂被免,曹神洗掌兵,聽說這個消息之後,家父惶惶不可終日,聲稱曹神洗乃百戰老將,義軍絕非對手……”
  “沈並州想投降?”徐礎問道。
  “家父自知罪重,不會得到朝廷寬恕,所以他想退回晉陽自保,然後向賀榮部稱臣,請北人入關。”
  徐礎眉毛壹揚。
  沈耽點頭,“沒錯,我姐夫周元賓已得命令,要去賀榮部示好,以後四弟見到他,自然明白我所言不虛。”
  徐礎沒開口。
  沈耽也沈默壹會,突然問道:“四弟也曾體驗過勸父之難,如妳當時有機會動手……”
  徐礎長嘆壹聲,不願也沒法回答這個問題,“三哥對我坦誠相見,這就夠了。”
  沈耽起身,神情既悲痛,又堅毅,“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天下至重,奪人情而成大事,我為拯救天下,甘願做沈家罪人……”
  沈耽有點語無倫次,自己也察覺到了,擡手擦拭眼眶,擠出壹絲笑容,“我壹向覺得與四弟誌同道合,因此相識不久就結拜為兄弟,我之所以向四弟袒露內情,也是因為覺得唯有四弟能夠理解。”
  徐礎拱手道:“弒君之臣敬拜弒父之子。”
  “哈哈。”沈耽大笑,馬上又換上悲痛之情,“心懷天下,就容不下別的東西,父子之恩、兒女之情,都要置之度外。”
  “該當如此。”
  兩人都覺得心裏舒暢許多,又能無話不說。
  “是我勸說甘招推舉寧抱關擔任主帥。”徐礎承認道。
  “我知道,所以當時表示同意。我明白四弟的用意,以為義軍不宜壹家獨大。事後想來,虧得有四弟此舉,否則的話,寧抱關、甘招必然當場發難,五王分裂,主帥有何用處?我在反思自己的做法,錯就錯在只考慮自家的好處,卻忘了對方會不會接受,對我的好處越明顯,其實越無法實現。有得必有失,我身邊的人都沒有提醒我這壹點。”
  “那我也該提前向三哥說壹聲。”
  “那時咱們還有誤解,不說是正常的。”沈耽不以為意,反而感激不盡,又道:“天成與降世軍是兩大害,兩害不除,天下不定。”
  “只是不宜操之過急。”
  “四弟心事周密,我會見機行事,如果此戰過後,薛六甲與寧抱關依然強大,那就再等壹等,必須想辦法讓這二人因隙生恨、因恨生仇,打得不可開交,才好下手。至於甘招,庸碌之輩,不必特別在意。”
  徐礎點頭,沒提自己對甘招的真實看法。
  兩人越談越深,徐礎道:“天下必然壹統,五國斷無復興之說,我在吳國稱執政王,便是希望有朝壹日能夠還政於真龍。在我眼裏,真龍壹直是三哥。”
  沈耽微微壹笑,“我就知道四弟看得清楚,馬維倒是壹直堅信能夠回到五國並立的時候。天下必然壹統,但誰是真龍,還得再看,我有此心,卻未必有此運。四弟的情義我心領了,但運數若在四弟壹邊,我不會逆天行事,我不求封疆壹方,不求權傾壹時,只求壹位有德之君。”
  兩人互握對方手腕,真情流露,飄飄然如風舉大鵬。
  徐礎告辭,終究沒有透露譚無謂的計劃,他相信,沈耽同樣也有隱瞞。
  得人心者得天下,徐礎看穿了人心,卻沒有辦法得到人心。
  或許此戰過後,大家都會變成遊魂野鬼,什麽雄心壯誌,什麽天下太平,什麽人心是非,全是縷縷青煙,初時還有形態,升不了多高,就會泯然天地之間。
  徐礎看向來往的將士與馬匹,悲壯之情油然而生,他從未覺得死亡如此之近,又如此可親,它就像是嚴厲的聞人先生,平時不茍言笑,某壹天某壹刻,當他覺得時候已到,會突然向某壹個學生透露心聲,傳授高深莫測的學問。
  徐礎對明日壹戰已迫不及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