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歷史軍事

  相士曾發出預言:此子閉嘴則為治世之良賢,張嘴必為亂世之梟雄。   十八歲的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

謀斷九州 by 冰臨神下

2020-3-6 10:05

  徐礎睡了壹覺,醒來時心驚肉跳,比清醒時還要疲憊,等他平靜下來,精力迅速恢復,哪怕是很淺的壹覺,也很有價值。
  吃飯之後,他派人去召集諸將,準備遵守承諾,任命孟僧倫為護軍將軍。
  薛金搖第壹個趕到,進廳之後向吳王點下頭,好像他們是兄弟,坐下之後她說:“夜裏來過幾次官兵的探子,看上去沒有攻城的意圖。”
  “嗯,這兩天都要辛苦降世將軍。”徐礎客氣地說。
  “說到辛苦,我找到個人幫我,知會吳王壹聲,希望妳別介意。”
  “幫手不嫌多,妳找的誰?”
  “曹將軍。”
  “哪個曹將……曹神洗?”
  “對,老家夥說的頭頭是道,我留他做員參將。我將他從死人堆裏救出來,他竟然不同意,提出許多條件。”
  徐礎驚訝壹會,笑道:“他還提出條件?”
  “對,我沒有全接受,只同意壹些,整個來說——那八百多名‘奸細’被分散關押,供水供飯,就算他們今天就要被殺,也不該受那樣的苦頭。”
  “妳做得很好。”徐礎點頭贊同。
  吳王沒生氣,薛金搖有些意外,準備好的解釋也都成為多余。
  將領們陸續趕到,諸王守城,沒有親至,派來使者參加議事。
  完成正常事務之後,徐礎宣布對孟僧倫的任命,沒人以為不妥,紛紛向孟僧倫拱手祝賀,都知道他是吳王心腹之人,由他監護全軍比較合適。
  孟僧倫表現得體,明天就是他自裁之日,臉上卻沒露出絲毫異樣。
  議事剛剛結束,諸將尚未離開,有士兵匆匆跑來報信,城外援兵的旗幟終於亮出來了。
  誘義軍出城決戰的計謀沒能成功,官兵改變策略,在城外大張旗鼓,逼近城墻炫耀兵威。
  徐礎前去登城觀望,路上再也沒有或明或暗的抱怨,遇到的將士都恭恭敬敬地行禮,對吳王的敬畏又增長壹大截。
  官兵集中在北邊,寧抱關、甘招已經觀望壹會,見到吳王到來,寧抱關拱手不語,甘招馬上道:“果然是大將軍,有他的旗幟,而且……兵不少。”
  官兵陣列距城三裏有余,黑壓壓壹片,極為整齊,看樣子沒打算邀叛軍出城壹戰,純粹是為了炫耀。
  城上人看得清清楚楚,徐礎甚至覺得自己看到了大將軍的車輛和車上肥大的身軀。
  薛金搖小聲道:“真讓曹將軍說對了,步兵居中,騎兵守兩側,大將軍的陣形與冀州軍不同。”
  其他人關註的不是陣形,而是官兵人數之多,經過上次的大戰,冀州兵員驟減,圍城已有些力不從心,得到大將軍的支援之後,兵力大增,似乎比戰前還多。
  “上回的勝仗白打了。”
  “這麽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怕什麽,都是咱們的手下敗將,來壹個滅壹個,來兩個滅壹雙,省事兒。”
  ……
  諸將議論紛紛,雖然有些擔憂,鬥誌尚在。
  官兵那邊突然鼓響,城上將士嚇了壹跳,有人立刻就要拔刀,目光則不約而同看向諸王。
  徐礎道:“官兵沒列出器械,擊鼓不為攻城,只是虛張聲勢,諸位不必在意。”
  果然,城外鼓聲停止,官兵齊聲呼喝,聲響巨大,卻沒有前進半步。
  “羅漢奇。”徐礎點名。
  “末將在。”
  “來而不往非禮也,妳去擊鼓,應答官兵。”
  “是。”羅漢奇看壹眼寧王,向吳王問道:“有講究嗎?”
  “越響越好,小心,別將鼓皮擊破。”
  “那我得省著點用力。”
  羅漢奇走開,很快傳來擊鼓聲,他不懂其中門道,壹通亂敲,聲響倒是真大,震耳欲聾,疾如狂風暴雨,像是數人同時擊鼓。
  官兵沒以鼓聲回應,陣形稍有變化,徐礎下令停止擊鼓,向諸將笑道:“官兵聞鼓聲而變陣,這是真害怕。”
  眾人紛紛點頭,對吳王的判斷深以為然。
  薛金搖聽得心動,“既然如此,出城應戰吧。”
  徐礎笑著搖頭,“義軍雖眾,性命壹條也不可浪費。祖王在天上已經收夠將士,剩下的要留在凡間。不管敵軍如何出招,我軍都不必著急,官兵越多,糧草消耗越快,咱們坐等勝利即可。大家養精蓄銳,等著追趕逃亡之兵吧。”
  徐礎沒看太久,留下諸將,自己回大營,以示鎮定。
  消息不停傳來,官兵耀武之後,頻繁調動兵力,到了下午,終於展露雛形。
  官兵取消圍攻之勢,將兵力集中在南、北兩邊,西邊也留少量兵力,依險而守,東邊營地則全部取消,給城中叛軍留了壹條出路。
  這條出路可不平坦,要穿越林木茂盛的無上園,徐礎當初就是走這條路來東都參戰,深知此路曲折,人少還好,若是人多,很容易發生堵塞。
  徐礎隨機應變,重新分配兵力,蜀王守北城,梁王守南城,寧王留在營中以作奇兵,薛金搖統籌所有軍務。
  午後不久,官兵派使者來見吳王。
  郭時風向來以眼光精準而自傲,總能提前投到勝利者壹方,如今卻第壹次生出疑惑,臉上的笑容顯得有些勉強。
  徐礎在議事廳接見使者,兩邊排列衛兵,坐而不起,微笑道:“郭先生帶來什麽口信?”
  郭時風上前壹步,見衛兵手握刀柄,又退回壹步,拱手笑道:“這個……吳王要我現在就說嗎?”
  “難道是密信?”
  郭時風點點頭。
  徐礎指著兩邊衛兵,“這些人都是我的心腹部下,妳有密信,現在就可以說。”
  郭時風幹笑幾聲,“共有兩段。湘東王說:東都乃天成根本所在,朝廷必要奪回,不惜代價,望吳王能有自知之明,率兵離城,朝廷不追,任妳離去。”
  “我想帶兵去鄴城,湘東王也不追嗎?”
  郭時風更顯尷尬,“湘東王沒說,但是我想他的意思是請吳王出東門,那裏沒有官兵。”
  “出東門,往東走,湘東王是要讓我歸順江東的皇帝嗎?”
  明知吳王是在譏諷,郭時風卻不敢當眾指明,笑道:“到了江東,是戰是降,當然由吳王做主,湘東王不會幹涉。”
  “嘿。另壹段口信呢?”
  “大將軍說……”郭時風掃壹眼兩邊的衛兵,見吳王無意私下交談,繼續道:“十七小兒,鬧得夠了,立刻獻城投降,或是棄城逃亡。妳要確保汝母蘭夫人的安全,蘭夫人若受半點傷害,妳投降是死,逃亡也是死。”
  徐礎點下頭,向兩邊的衛兵道:“我在樓家排行十七,大將軍竟然還記得,想必是受人提醒。大將軍妻妾成群,足以成軍,去年還有新兒出生,不知排行到幾百位。他與正妻蘭夫人多年前就已形同陌路,在兒孫面前也不偽裝恩愛。大將軍西逃時,可沒想到要保護妻子,如今率喪氣之兵回來,卻口出狂言,顯非真心。”
  徐礎說得稍稍誇張壹些,倒也沒錯,衛兵們點頭贊同,郭時風也不好辯解,站在那裏只是微笑。
  “口信說完了?”徐礎問。
  “說完了。”
  “好,請郭先生也替我帶兩段口信回去。轉告湘東王,東都是我掌中之物,江東是我心中之物,鄴城是我眼中之物,他給我留壹條路,我也給他壹條:回家來吧,王府裏還有他的壹間房屋。”
  衛兵們大笑,四王府已成為大營,擠滿了將士,所謂請湘東王回家,是讓他當俘虜。
  郭時風也笑了笑,拱手道:“好,這段口信我記住了。”
  “再轉告大將軍,十七不在,小兒不小,蘭夫人在府中很好,不勞他的掛念,大將軍擁數萬之眾,當在戰場上壹爭高下,休爭口舌之利。”
  “這壹段我也記住了。”郭時風拱手。
  “妳還有話說?”
  郭時風又掃壹眼兩邊衛兵,見吳王真的無意與自己私下交談,只得道:“還有幾句,是我自己的話。吳王可還在意王顛王將軍與數千吳兵?”
  “在意怎樣?不在意又怎樣?”
  “吳王若不在意,我無話可說,這就告辭,回去傳信。吳王若在意——我想我有辦法讓王將軍與吳兵進城。”
  “說妳的辦法。”
  “吳王在意?”
  徐礎不語,兩邊的衛兵多是吳人,十分在意同鄉的處境,壹起瞪視官兵使者。
  郭時風笑道:“其實簡單,吳王可以拿城中人交換。”
  “城中人數眾多,拿誰交換?”
  “這個……除非吳王同意交換,否則的話我不能說。”
  有衛兵等得不耐煩,看壹眼吳王,得到默許,拔刀來到郭時風面前,“它能撬開妳的嘴嗎?”
  明晃晃的刀就在眼前,郭時風雖知這是威脅,對方不會真動手,還是不由得臉上變色,後退半步,“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妳是來使?我怎麽記得妳是我派出去的使者,殺自己的部下,不違反規矩吧?”
  “我、我已投向官兵,不是吳王部下……”
  “那妳就是背信棄義了,像妳這樣的不忠之人,更該殺之。”
  衛兵舉起刀,郭時風不那麽確信對方只是威脅了,急忙道:“城內有不少官兵俘虜,還有各家高門沒來得及逃跑的家眷,比如蘭夫人,可以拿他們交換。”
  徐礎冷冷地盯著郭時風,“誰要交換?要交換誰?”
  官兵圍城已久,突然提出交換,必有原因。
  “真的是我壹個人的想法……大將軍說過幾句,但他沒說要換人,是我自己推測出來他或許有這個意圖,畢竟被俘的官兵多是大將軍的部下,他想救出去也在情理之中。”
  “大將軍……想要回曹神洗?”徐礎猜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