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八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3

不忮不求(壹更)
  “這樣也可以?”熊姓士子整個人都呆滯住了
  熊姓士子壹剎那怒了大聲道:“妳是故意的吧!從下往上寫也算壹個字?”
  林延潮還沒開口,壹旁壹名嘴巴尖酸的書院弟子就搶著說道:“唉,只知其壹不知其二,從上往下寫妳就知道,從下往上寫這個字就不知。好比妳只知回字只有四個寫法,就不知還有五六七八?所以我說兄臺妳書讀得不夠深啊!”
  壹旁書院弟子哄然大笑。
  “我書讀得不夠深?”熊姓士子聽了這句話,壹口老血差點噴了出來。
  林延潮笑了笑道:“算了,咱們不要難為這位兄臺了,這個字從下往上寫讀退,意同退字。”
  林延潮剛說完,書院的眾弟子們就紛紛道。
  “不信的話回去翻書。”
  “回去多讀書吧。”
  “就這點斤兩,還來我們濂江書院撒野!”
  “前輩教訓的好。”
  “太解氣了。”黃碧友在那捧腹大笑。
  朱向文也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陳行貴道:“我看以後延潮整人這事,要在書院傳成笑談,以後書院前輩與新進的後輩們都要講述壹番才行。”
  熊姓士子這時候無言以對,當即就想灰溜溜地溜走,卻被幾名眼尖的書院弟子攔住道:“怎麽了,輸了就想跑,也不留下幾句話來?”
  熊姓士子都了這壹刻,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算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啊!”林延潮勸道。
  書院眾弟子們更是敬仰:“前輩的氣度真是高啊!”
  壹旁的書院弟子道:“前輩這麽說,我們本不該追究,但是人家這麽就走了,總覺得心底不舒坦。”
  熊姓士子見了這壹幕。連忙作揖道:“諸位,我熊某知錯了,還不行嗎?以後出門見了濂江書院的弟子,我就繞道走。”
  “這還有點樣子,滾吧!”
  “快滾,快滾!”
  熊姓士子不敢再說什麽。然後賠著笑臉作了個揖,抱頭鼠竄了。
  滿院子頓時充滿了笑聲。
  書院另壹旁林垠看著手裏的閑草集不由微笑,這本書未刊行時,他就給幾位同年,昔日同僚看了。
  幾位同年,同僚看了都是稱贊不已,令林垠很高興。
  正待這時,門外卻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山長!”
  林垠轉過頭,但見是林泉。林垠微微壹笑。這個弟子他是很喜歡的,壹來是他林家本宗,小尚書相公的孫子,二來他天資聰穎,幾乎與他爺爺當年不相上下,唯壹不足就氣量小了些,不過他年紀尚小,林垠不覺得如何。
  林垠見林泉手裏也拿著壹本閑草集。笑著問道:“怎麽了?妳也買了壹本嗎?‘
  “老叔公,妳為何將林延潮的卷子排在了閑草集的卷首?孫兒的文章絲毫不比他差啊!‘林泉問道。
  林垠眉頭壹皺道:“因為他是府試壹啊。理應放在卷首。”
  林泉急道:‘可是他既府試壹,已是占盡了風光,為何在這裏也便宜他。還有這壓卷壹篇,為何也排了他的文章,妳篇首篇末的好處都給他占盡了。閑草集到底是給書院弟子出書,還是給他壹人出名?‘
  林泉這壹長竄的話道出後。見林垠神色變了,當下也自覺的過分,垂下頭道:“老叔公,泉兒失言了。”
  林垠搖了搖頭問道:‘他卷末那篇為學,妳讀了嗎?‘
  林泉道:‘看過了。平平而已,泉兒絲毫不覺得有什麽出彩的地方。我們書院裏任何壹篇文章都比他強。‘
  “妳。”林垠搖了搖頭,有幾分恨鐵不成鋼。
  “怎麽孫兒說得不對嗎?通篇言語淺白,簡直不知所雲。”
  林垠嘆了口氣道:‘泉兒,妳天資很高,不亞於妳祖父,但妳就是不能見賢思齊。林延潮這篇文章,妳若是認真用心去讀,怎麽會不知此文用詞之精當,喻意之好。都是妳壹心嫉妒,結果文章只看了表面,未入肌裏。‘
  林泉沒料到壹貫疼愛自己的老叔公,竟也是這麽疾言厲色說了壹通。
  他不敢頂撞,含著眼淚在眼珠裏打轉。
  林垠上前撫了撫他的肩膀道:“天下才子多如過江之鯽,延潮不過是其中壹個,妳若是不能克此妒賢之心,難成大器,詩有雲,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妳要記著。”
  林泉心底不服,口裏只能道:‘是,山長。‘
  離去時,林泉重重跺腳,什麽破文章,明明就是妳偏心,到了院試時,妳們就會知道誰的文章,是真寫得好!
  而在書院另壹旁,葉向高拿著從他人拿,借來抄錄下壹篇,正在仔細揣摩。
  朱子閣裏,燈火通明。
  壹只小蛙蹦達地從院子外的荒草跳到窗臺上,瞪圓著眼珠子盯著,正捧書苦讀的弟子們。
  哇!哇!
  幾聲蛙鳴下,上舍的弟子們讀書讀到三更,是家常便飯。
  夏日苦悶,弟子們穿著薄衫拒桌寫著卷子,筆下不停,額上的汗水,不知不覺滴在紙上,洇暈開來。
  眾人論讀書的天資都在伯仲之間,比得就是誰更刻苦壹些了。
  夜更深了,二梅書屋外的兩株梅樹,靜靜等著寒冬之時綻放。
  七月中旬,新任提學官終於抵達省城。
  壹至省城,陶提學就入駐考棚,宣布閉門鎖院,謝絕壹切探視。
  隨即府衙發出公告,公示了八月院試的日期,令童生去府衙領取報名文書。
  合福州壹府的童生,來省城吊考。
  壹般而言,提學官走哪考哪,走到哪個縣,考到哪個縣。如果督學腿腳懶了,就把童生們集中到壹地進行道試,稱之為吊考。
  按照常理,壹個縣在提學官的三年任期裏,要進行兩次院試。但實際上,這很難說,文化昌明,離提學道署衙近壹點的可以三年兩試。但落後偏遠的地區,提學壹任也只能去壹次,那院試也就壹次。
  事實上調壹府兩府弟子,集中院試,對於年幼的童生來說,要走幾百裏路去參加考試,十分不便。
  但隨著大明官員越來越懶,已成了常例,再說了,現在十幾歲的童生,比例也沒那麽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