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零五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4

朱衣點額
  在唐朝時,禮部試不糊名。
  故而考生在考試前,拿著得意文章,私下呈有地位者或主考官,求以推薦,此稱為行卷。
  采用糊名制後,行卷才大大減少。
  但也不是沒有,事實上士子私下將文章給官員,甚至主考官,就有事先約定門生的意思。
  到了本朝唐伯虎科場案的例子就不說了,當初林誠義也曾將文章在考試前,交給胡提學。
  京城裏還有個笑話,說壹名士子住在壹名大官的官邸邊,他特意在墻上作壹輪竿,專門將自己的詩詞投於大官院內,希望能得到他的賞識。這士子還將輪竿美其名曰詩鉤。
  故而當初林延潮拜訪申時行時,也將文章給他看。
  申時行收下了,沒說什麽,那時他還不是會試主考官,收下卷子也無妨。
  申時行看似閑聊,向余有丁問道:“余兄,找到妳千古壹遇的文章沒有?”
  余有丁聽了皺眉道:“這倒是沒有。奇怪啊,不應如此的……”
  申時行聽余有丁的話,知道林延潮的文章,確實沒在這三百零二卷之列,不過面上卻沒有反應,只是笑著道:“余兄莫非說的是之前在考場看得那篇文章,不過沒什麽,馬有失蹄,就算余兄妳,也有走眼的時候嘛。”
  余有丁聽了急道:“申翁,這實在沒道理的……”
  申時行打斷余有丁的話,道:“下面各方呈上的卷子,我們已是審閱了,下面就是搜落卷,定草榜了,明日就是二十五。壹般在二十六日定下草榜,二十九日如期放榜。算算還是充裕。”
  會試在定草榜前,有主考官去各房搜落卷的規矩。之前有壹次鄉試,主考官對同考官的薦卷不屑壹顧,專門在落卷中選拔人才,不過卻犯了眾怒。
  到了後來。主考官就很少搜落卷了,或者是走個過場,作個形勢。若是對搜落卷十分較真,就表示主考官對各房同考官眼光的不信任,這可是得罪壹片人的事情,大部分主考官不會這麽作。
  ¥¥,  余有丁正猶豫是否要提出搜落卷,但聽申時行方才話中沒有反對的意思,於是道:“申翁,文卷浩繁。時日所限,我等不可自謂,去取必皆允當,而無壹遺才。我看落卷之中未必沒有滄海遺珠。”
  申時行聽了繼續‘引導’道:“如此啊!不過若是搜落卷太過求真,恐怕各房考官會說我等通關節啊!”
  余有丁當下道:“這有何妨,只要我等壹心為公即可,量也無人會說。”
  申時行道:“余兄果真是壹心秉公,既是如此。本閣部就隨妳下各房巡查。”
  余有丁聽了十分感動道:“有閣部在堂,量那些人不敢有異議。”
  當下申時行與余有丁自去幾房搜卷。易經五房自是最先去的。
  申時行,余有丁二人從落卷挑出卷子來看,首先是看閱卷官與同考官的評語,與文章是否比對。
  卷上有考官說文章違制的地方,只需在文章上找出無誤就行了。
  比如有些要避諱的字,考生需缺筆避諱的。考生沒有,或許是直呼聖人名諱,破題中不小心罵題的,那麽只需看壹處,其他都不用看。就可以直接丟了。
  所以搜落卷也是很快,只是在考官在評這篇文章,文理不菲,文章不通等等時,才需認真看的。
  即便如此二人,也是費了壹個上午,才將易經五房的落卷審了壹遍。
  余有丁當下問道:“申翁,明日就要定草榜了,看來十七房不能壹壹去了,妳看下午去哪個房?”
  申時行猶豫了壹會,道:“易經審過了,詩經也是五房,若是再壹壹看去就太繁瑣了,至於春秋,禮記各只有兩房,又太少了,不如選尚書吧!”
  余有丁笑著道:“申翁高見,書經三房,壹個下午必是可以搜完,我們這就去!”
  當下申時行,余有丁來至何洛書的房內。
  何洛書是庶吉士出身,而余有丁之前是庶吉士教習,當下何洛書以門生之禮拜見余有丁。
  既是門生,余有丁毫不客氣,對何洛書指著數堆落卷道:“各房之中,屬妳呈卷最慢。”
  何洛書肅然道:“學生以為三場之後,再薦卷出房,方顯鄭重。”
  申時行與余有丁對視壹眼,也是點點頭道:“有理。”
  於是余有丁,申時行查落卷,何洛書照規矩要不在當場,以示回避。
  房內只有二人與三位閱卷官在。
  余有丁在查卷,申時行則是找三人壹壹問話。
  申時行待問至方閱卷官,二人聊了幾句,方閱卷官突然道:“啟稟閣老,卑職三日在考房內見得壹件怪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申時行溫和地道:“但說無妨。”
  方閱卷官道:“當時卑職正在考房中批卷,半途倦了,故而坐而假寐,半夢半醒時見壹人著衣冠立燭影下。”
  申時行聽了露出慎重之色,考場上鬼神之事很多,故而眾人都不敢輕忽。
  申時行道:“此莫非是歐陽公朱衣取卷之事?”
  歐陽公就是歐陽修,傳說歐陽修當考官每閱卷時,就見壹朱衣人向自己點頭,凡點頭就說明這篇文章作得極好。這壹幕只有歐陽修可以見,其他人都見不到。
  故而歐陽修曾說,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壹點頭。後人用朱衣點額,指文章被考官看中。
  申時行當下問道:“那朱衣人在何處?”
  方閱卷官朝壹堆落卷上壹指,申時行走到落卷旁抽卷連讀數篇,突翻到壹篇落時停下,脫口而出道:“好文章,怎委屈在此?”
  申時行說完拿著卷子來至余有丁面前道:“妳先看看此卷。”
  余有丁從申時行手裏接過卷子,突道:“幾乎失之交臂,申翁,我與妳說的就是此卷!妳從哪裏得來的?”
  申時行當下將方閱卷官叫來,將朱衣人的事說了壹遍。
  余有丁嘆道:“真是多虧了這位方兄啊!”
  方閱卷官正色道:“兩位總裁,下官豈敢居功,此乃神授,蒼天不願見朝廷失此文魁。”
  說完方閱卷官將官袍壹撩,朝天壹拜。
  聽方閱卷官這麽說,申時行,余有丁頓時都是肅然起敬。uw
這壹更明天發
?
  余有丁聽方閱卷官的話,卻多了壹個心思。
  朱衣人的事,他是將信將疑的。
  作為壹個儒者而言,他秉信著孔子所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比起鬼神來,余有丁更相信邏輯。他揣測另壹個可能,可能這位方閱卷官,本意要推薦這份卷子,但卻遭到同考官河洛書的否認,故而才托言鬼神之事薦了此卷。
  事實上余有丁自信若是自己認真查下去,就算沒有方閱卷官的推薦,手中這份卷子也會被自己查到,只是快壹點和慢壹點罷了。
  不過想想還是蠻運氣的,幸虧今日正好來了易經,書經兩房,若是去其他房查卷,就與這篇文章失之交臂了。或者之前沒有主考官申時行的支持,自己也不會來各房搜落卷的,就算來,也只是走走過場,畢竟這是得罪人的事。
  想到這裏,余有丁看向手中的卷子,他相信自己就是伯樂,從槽櫪之間,賞識了這千裏馬。
  “這等好文章,斷不能埋沒了1余有丁復看了壹眼卷子。
  此刻林延潮尚不知,自己的卷子走了這麽壹遭。
  他與葉向高,翁正春等幾位好友,正去郊外踏青,享受著讀書人風花雪月的日子。與三五好友,壹並喝酒談天,京城春色,享受起二月後這難得的明媚春光。
  林延潮登高望遠,吹著春風,看著帝都晴朗的天空,心想若是沒有會試放榜的壓力,這樣的日子壹直過下去就好了,好比高考放榜前夜夜笙歌的生活。
  盡管他自覺的自己文章已有火候,但也不認為自己必定能中。湯顯祖那麽牛的才華,沒有討好張居正。不是也壹樣沒中。
  自己之前雖走了申時行的門路,但申時行能幫自己到什麽份上,也只有看天意了。
  會試這十分之壹的錄取率而言。能中則是僥幸,不中才是常態埃古往今來。多少才子不也是難逃困於棘闈的命運嗎?
  林延潮轉念又想,不過如果能中進士,還是進士的好埃
  林延潮揚起頭看著北京城的天空,心道這個時候,差不多該是塵埃落定了吧。貢院想必是排出了名次。與林延潮壹般,此刻京城裏無數人的眼睛也是關註至這國家取才壹大事。
  年輕的萬歷天子,每日晨起都差太監查問,會試閱卷的進度。
  至於張居正。張四維幾位閣臣也是關註著,別的不說,至少他們的兒子都在考生之列。
  數日後,終於到了按南中北三卷定榜的時候。
  雖是白日,但聚奎堂卻是大門緊閉,裏面不得不點起紅燭照亮。
  會試的外簾官,內簾官齊聚壹堂。
  紅燭的燭光照在每個人的臉上,乍看上去有幾分陰晴不定。
  十七房,每房二十卷正卷,十備卷。也就是三百四十份正卷,壹百七十份備卷,此外還有余有丁搜羅來的落卷。這些卷子壹並擺在了堂上。堆成了小山似的三疊。
  申時行,余有丁,與十七位同考官壹並至孔聖的像前上香,念道:“為國家社稷秉公取士,不循私情,不受請托,不納賄賂1說完壹壹上香參拜。
  上香後,申時行對眾人道:“開始填榜吧。”
  於是各房考官拿著卷,按照五經。南中北三卷排名。
  三卷取士,殘酷即在這裏。有的士子明明寫的不錯,但前面名額已滿。不得不從正卷淪為備卷,再由備卷淘汰。
  有的士子文章平平,卻因為某房某經空缺,壹路步步提拔,從備卷轉為正卷。其中商議排名時候,各房同考官對本房的文章都是據理力爭,與其他房考官吵個個面紅耳赤也是正常。每壹房有多少考生中選,與各房考官息息相關。
  卷子排定座次後,即拆名,核對朱卷。
  壹旁壹張大榜上,在知貢舉為首的官員監督下,壹個個名字填了上去。
  “何大人,妳可認得得此卷?”余有丁突地從袖中壹份卷子放在河洛書面前。
  壹般的薦卷上,閱卷官和同考官都會在上面寫薦文,除了說文章如何如何好的薦文外,還會在試卷上勾圈,勾三個圈的代表文章最好。
  但這篇卷子上,則冷清清地寫著‘文墨不通’四個字,在卷子壹角上,還畫得壹個‘叉’。
  考官評卷,‘圈’最優,‘三角’次之,‘豎’再次之,最後壹等則是為‘叉’,而這卷子評了壹個‘叉’說明簡直文章差到極致。
  何洛書不知余有丁何意,賠笑道:“余大人,這等劣卷……”
  說到這裏,何洛書話音陡然壹頓。
  何洛書突然看出,這不是自己之前故意罷落的卷子。這卷子,怎麽……怎麽會出現在副主考余有丁的手中?
  這……這怎麽可能?
  何洛書,臉色劇變。
  余有丁見何洛書的神色,當下問道:“何大人,妳怎麽說?這張卷子,真的是排為最末等的劣卷嗎?”
  “余大人,妳,妳聽我……”河洛書立即道。
  余有丁冷哼壹聲道:“我不否認任何人都有走眼時,老夫也曾將幾篇好卷,判為落卷過,只是這篇卷子如何也不至於在上面評個‘叉’字,妳倒與我說說道理。”
  何洛書臉上壹片驚慌,但過了片刻唇邊突然綻出壹絲冷笑,冷笑過後,壹種不屑壹顧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
  余有丁不由訝異,此人為何作了錯事,竟還這麽理直氣壯的樣子?
  何洛書擡起頭來,方才的懼色壹掃而空,但見他侃侃道:“若是余大人真要我說個道理,那我就與妳說個道理。不錯,這篇文章並非不算劣卷,但放在禮部試之中,與其他卷子壹較卻是不足。在下向妳推薦兩篇卷子,篇篇具佳,遠在此篇之上1
  “哪兩篇?”余有丁問道。
  “是江陵張敬修,張懋修二位考生1何洛書的聲音在大堂之中回響。
  左右正在閱卷核對名字的幾位考官,都是停下。幾位為本房薦卷,爭得面紅耳赤的房官也是壹並停下了爭吵。
  坐在正堂上的申時行,目光掃了過來。
  眾人都是停下手頭之事,在場眾官誰不知張敬修,張懋修是誰?未完待續。
  ps:還有壹更,晚間奉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