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四十五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6

賑災糧
  劉贏,字明季,現任大理寺副。
  他是於玉立的同鄉,這壹次是通過於玉立引薦加入林延潮壹黨的。
  壹開始劉贏也是懷著熱情,為國為民的情懷加入此事。
  林延潮當年上諫天子為張居正求情,並裁掉潞王大婚之用六百兩,此事轟動天下。
  故而劉贏也是想如林延潮般做壹番大事,既是為了壹踐抱負,也是為了博名。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林延潮遲遲不上疏,已是讓劉贏漸漸失去了耐性,以及產生了厭倦。
  他心底不由生起波瀾來,這時候他正好結識了張紳。
  張紳不學有術,卻在京城裏呼風喚雨,尋常官員都不放在眼底。
  劉贏從壹開始看不起張紳,但張紳卻有心接納,最後他知道張紳的後臺是張鯨,而且張紳透出口風,張鯨他不喜歡林延潮。
  最後的導火索,當然就是南京工部尚書舒應龍上疏的事,林延潮被人搶了先機,於是這令劉贏大怒,他向於玉立抱怨道:“我們拼死拼活幾個月,到頭來卻便宜了舒司空,林三元他在幹什麽?”
  於玉立卻道:“我們處事要麽求利要麽求義,二者能得壹就好了。”
  見於玉立壹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劉贏更生氣了。
  劉贏經過這壹件事,他也見識到了林延潮並沒有那麽呼風喚雨,甚至林延潮口中的恩師,當今首輔申時行竟也是棄他們而去。
  現在名聲是別人的,劉贏覺得跟著林延潮下去也沒有什麽出路,於是在張紳的拉攏下,他轉投了張鯨。
  他也知道投靠閹黨的名聲不好,但前戶部尚書張學顏還與張鯨二人兄弟相稱,堂堂二品大員都可以,他又有什麽不可以呢?
  見了張鯨,劉贏立即跪下連連叩頭道:“下官大理寺左寺寺副劉贏叩見督公千歲,給督公請安了。”
  說到這裏張紳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壹旁張鯨則道:“哎呦,劉大人,快請起,咱家可不敢當。”
  劉贏硬著頭皮道:“公公乃壹人之下萬人之上,滿朝多少官員想要來這裏叩壹個頭而不得,下官多虧有張兄弟引薦,否則哪裏有這個福分。”
  張鯨笑著道:“咱家權勢哪裏有妳們文官口裏說的如此了得,這麽說吧,咱們內監就是皇上家的幹兒子,雖然壹口壹個幹爹叫著,但畢竟不是親兒子,而妳們文臣就是皇上家的媳婦,雖說打小不是壹口鍋裏吃飯,但才是真正的壹家人。”
  劉贏暗中點點頭,張鯨這話話糙理不糙。
  張鯨又道:“咱家眼下雖掌著東廠,錦衣衛,看起來權勢赫赫,但充其不過是皇上的奴才,給皇上辦事而已,只要妳們這些文官平日為官都對得起的皇上,那麽又有誰要怕咱家來著。”
  張紳笑著道:“也早指望這壹日,如果當官的都安分守己,那麽幹爹也可以清閑,每日讓兒子孝順在身旁。”
  劉贏唯唯諾諾應了。
  張紳道:“聽聞妳之前跟著林三元謀劃上疏裁撤凈軍的事,督公對此事有興趣,妳說來聽聽。”
  劉贏微微訝然然後道:“小打小鬧,讓公公見笑了。”
  張鯨冷笑壹聲道:“此事咱家早已知道了,妳知道為何林三元裁撤凈軍前壹日給人搶了先嗎?那是咱家幹的。”
  劉贏不由驚訝。
  張紳道:“公公,神機妙算,要對付壹個林三元自是不在話下。以往林三元不過是有首輔撐著,眼下得罪了公公,首輔再如何也不敢給他說話,所以這壹次林三元是栽了,無論如何也沒辦法東山再起了,劉兄,妳能在這個關頭改換門庭,是真聰明。”
  劉贏滿頭大汗,心想原來是張鯨出手,難怪林延潮沒有反手之力。
  也是若他是申時行,壹個張鯨,壹個林延潮,讓他選他自然選擇對自己利益更大壹位。有了張鯨在內廷撐腰,那就是宮府壹體,是可以壹手遮天的!
  既然如此,申時行棄車保帥也是理所當然了。
  幸好自己果斷,立即下船。
  當下劉贏毫不猶豫,猶如竹筒倒豆子般,將林延潮當初布局謀劃的事壹壹向張鯨道出。
  劉贏說完後壹臉訕笑地道:“林三元也就這麽點本事,說起來手腕不值壹提,完全被公公玩弄掌中。”
  張鯨呷了口茶道:“本來以為妳是個人才,但沒料到也是個庸才。”
  劉贏沒料到張鯨會這麽說。
  張紳笑了笑,跪下來給張鯨捶腿。
  張鯨道:“林三元這翻雲覆雨的本事,張四維走後,朝堂上就沒幾人比得上他了,至於妳給他提鞋都不配。”
  劉贏受此侮辱,心底大怒,他覺得自己的才具不輸給林延潮多少,這幾年困頓於朝堂上,只是因無人賞識,聽張鯨這麽說自己後,頓時讀書人的自尊心碎了壹地。
  劉贏想拂袖而去,但又舍不得好容易搭上的門路,當下要走不是,要留不是。
  張紳給劉贏使了眼色,劉贏只能退下。
  張鯨道:“這人骨頭軟,沒什麽用,何況林三元都倒了,妳給他許了什麽,我不會管的。”
  張紳連忙點頭道:“是幹爹,這林三元不是壹次貶官了,難道不會再東山再起了。”
  張鯨冷笑道:“申時行現在站在我這壹邊,他這人如此小心呢謹慎,又怎麽會為了林延潮得罪咱家。”
  卻說林延潮二次辭官,天子再度不許。
  然後林延潮又上了三疏,再度表示辭官。
  話說回來,這不是林延潮矯情,而是官員們慣例。
  壹上疏辭官,天子就讓妳走,這與免職沒什麽兩樣。
  所以這都要來來回回好幾疏,三辭三讓的,有的官員上了壹百多疏,才辭官的也有。
  正常的套路,官員辭官壹般是在三疏以上,天子挽留妳兩次,最後覺得‘挽留’不住了,最後才讓妳回家。
  在辭官的日子裏,林延潮則是攜妻子兒子去了真定府的莊子。
  林淺淺這時有了身孕,加上京師氣候壹直不好,壹入春就是滿天黃沙,去年這黃沙滿天,遮天蔽日,天子甚至因此事差壹點下了罪己詔。
  可見這沙塵暴什麽的,真是從古到今都免不了的。
  為了林淺淺,林用以及未出世的孩子,林延潮反正已是停職,也是帶著妻子來到真定府散心,至於住的地方,就是梅侃送自己的田莊。
  林延潮到了莊子,莊頭即帶著莊裏的上百號莊農,雇役壹並來拜見林延潮。
  林延潮順路巡視壹下自己的地盤,這處莊子雖是僻靜,但交通卻便利,離真定府府城以及保定府都不遠。
  這真定府是大府,足足有壹百多萬人口,又出了趙雲這等人物,還有不少名剎古剎,可以遊玩的地方很多。
  林淺淺與林用都是很喜歡這處地方,於是林延差就與家人在這裏住了下來。
  到了次日,真定縣知縣,無極縣知縣,不知從哪裏得知消息,即趕來林延潮的山莊拜見。
  過了兩三日,真定府知府尹應元也是來到山莊拜會見。
  尹應元是萬歷二年進士,算是林延潮的前輩,他出面邀林延潮至真定府城小住,給本地士紳士子壹個見面的機會,但林延潮想到保定巡撫駐地在真定,他去真定府城,還不得先拜會保定巡撫。
  太麻煩了,林延潮到真定來就是要避開官場上的彎彎繞繞的關系,於是他就謝絕了。
  尹應元又說要請教林延潮壹些事,林延潮則推說自己離任,不再過問朝堂之事。
  尹應元不由失望,不過離別之際送了林延潮壹百兩銀子。
  此人也很會做官,走後三天兩頭派人前來問詢,以及送壹些本地土特產。
  至於林延潮帶著家人逛逛真定外,也沒有清閑著,而是到處求田問舍。
  去年時真定府受了旱,又是壹片自耕農破產,田價很低。林延潮到了真定後,就著手開始買田。
  沒辦法,經過這壹段為官的經驗,林延潮總結出了‘實幹誤國,買田興邦’的經驗教訓。
  張居正實幹,徐階買田,二人身後如何,壹目了然。
  林延潮坐馬車到壹個鄉鎮,但見鄉鎮沿路不少老百姓跪在街邊賣兒賣女。
  林延潮隨便看去,在街邊頭上插著草標的五六歲小女孩,甚至只值二兩銀子。
  林延潮見此長嘆壹聲,展明,陳濟川在旁看的也很是沈重,見到林延潮腳步略壹停留,那女孩的父親沖上來跪著磕頭道:“老爺,可憐可憐我吧,我家裏好幾日沒吃飯,這孩兒留在我身邊也是餓死,求老爺買她作壹個丫鬟,她手腳利索,什麽事都會幹。”
  林延潮看去但見這小女孩,手腳上的都是凍瘡,面黃肌瘦壹副隨時倒斃的樣子,於心不忍。
  就在這時,壹旁壹名百姓沖上來道:“老爺,別聽他的,他家裏還有三畝田,壹個兒子,家裏有吃的都給他兒子,就是不給女兒,這小姑娘就算妳買回去也活不了幾天,還是買我家的吧。”
  林延潮聞言看向那百姓,那百姓叩頭道:“老爺別聽他胡說,這田是祖田啊,如何都不能賣,賣了我們明年吃什麽?老爺,這樣吧,壹兩銀子就好了。壹兩銀子對妳來說不過壹頓飯,壹壺酒,但對小人來說,就是全家的命啊!”
  另壹旁的人大罵道:“哪裏有妳這樣做生意的,這不是壞了我們的規矩?”
  說話間,好幾名百姓鬧了起來,互相罵來罵去。而那小女孩本是沒什麽氣力,見此壹幕頓時大哭。
  壹名老百姓又撲上來道:“我不要錢,只給我家閨女壹口吃的喝的,妳就帶他走,求求妳發個善心吧!”
  展明,陳濟川見了這壹幕,都是不忍。
  展明道:“這裏人都是狼心狗肺,老爺咱們還是走吧,不要理會他們。”
  林延潮搖頭道:“天下哪裏有父母不疼愛自家的子女的,百姓饑寒交迫,賣兒賣女這壹切都是我等為官之人的責任。”
  林延潮看了壹眼那痛哭的小女孩,當下道:“妳們不要吵了,人我要了,濟川拿壹兩銀子。”
  陳濟川當即丟給他壹兩銀子。
  那父親捧著銀子又腆著臉道:“老爺,行行好,再給壹兩吧。”
  林延潮道:“本要給妳二兩銀子,但妳女兒病得很重,我要扣這壹兩銀子給她治病。”
  那父親連忙道:“老爺,我女兒壹貫如此的,躺上兩三天就好了,不值得老爺為她浪費湯藥!”
  林延潮沈下臉道:“若妳舍得給自己女兒治病,那麽我給妳二兩又如何?但我隨口壹試,即知有的人涼薄是在天性裏的,就妳這樣也配稱為人父。”
  展明喝道:“還不快滾!不然討打嗎?”
  那父親頓時大悔。
  那小女孩掙紮向林延潮道:“老爺,老爺,我爹爹平日對我很好的,只是……只是家裏實在太窮了。”
  那父親聞言更是羞愧,當下拔腿離去。
  而那小女孩已是淚眼婆娑。
  見到這骨肉分離的壹幕,林延潮心底不忍,對壹旁圍觀的百姓問道:“真定府去年不是向報了大旱了?為何朝廷卻沒有賑濟?”
  但見幾名老百姓都不說,林延潮從兜裏掏出壹腚銀子當下道:“誰說了,這銀子就歸誰了。”
  幾個老百姓眼珠子都紅了,壹人搶著道:“老爺,我說,我說,原來開年時,州縣有說要賑濟的,但不知為何又收了回去了,聽人說是府臺大人的意思。”
  林延潮心底有數,當下送這小女孩到自己山莊好生照顧,結果過了數日,真定府知府尹應元,本地知縣來到林延潮府上。
  “小縣治下有這樣的事,實在下官治理不利,懇請學士大人責罰!”
  說完那知縣當場請罪。
  知縣是從心底害怕的,林延潮雖說是離職,但好歹也曾是翰林儲相,申時行的得意門生,他萬壹在朝堂上提及此事,那麽自己的仕途也就完蛋了。
  林延潮道:“我已是閑居之人,哪裏可以過問地方上的事,只是我有壹事不明,要請教府臺與縣臺。”
  尹應元道:“不敢當,學士大人要垂詢的是,幾日前在鄉鎮詢問百姓朝廷撥付的賑災糧,為何未至吧?”
  林延潮道:“正是如此。我想尹府臺僅是拜禮即送了壹百兩,但給老百姓那些錢糧,不至於如此吝嗇吧。”
  尹應元滿臉羞愧,壹旁的知縣道:“學士,妳誤會我們府臺了,他可是清官啊!”
  “清官?那為何不發賑災糧,府臺難道不知道民間的老百姓都已是賣兒賣女了嗎?”
  面對林延潮的質問,尹應元仰天長嘆道:“學士大人說得不錯,壹切都是都是尹某的責任,尹某這官當的壹點意思也沒有,與其如此,倒不如……”
  林延潮道:“哦,尹府臺有什麽難言之隱嗎?”
  知縣要說,卻被尹應元攔住。
  尹應元道:“不可以說否則……”
  林延潮笑著道:“尹府臺若在林某這裏玩這些把戲,我看倒是不必了。”
  尹應元與知縣對視壹眼。然後尹應元道:“林學士恕罪,不是我不肯直言,哎,學士當年也任過知府,考績卓異為天下壹。那時林學士身後有閣老撐腰,又怎麽知道我們如此小州府的難處呢?”
  林延潮知道必是人事間的問題:“尹府臺好歹也是方面官,還有什麽人能為難妳?”
  尹應元道:“林學士有所不知,正是保定巡撫扣押了朝廷賑災糧,說挪作軍糧之用。其實也怪下官,去年本府受災,結果糧餉下官就沒有給齊,結果今年賑災糧就被保定巡撫作為軍糧強行征用大半,分到下官手中不到五分之壹,下官數次至巡撫衙門分說,都被轟了回去。”
  林延潮心想這倒也是壹個官司,萬壹軍糧不足造成士兵嘩變,造成兵亂,那是比饑荒更嚴重的事。
  “那就沒什麽別的辦法嗎?”
  尹應元道:“巡撫已是請求朝廷調撥倉糧,但倉糧壹直遲遲不到。故而下官想懇請學士幫忙,以學士在京裏的人脈,調撥倉糧也就是壹句話的事。”
  林延潮道:“巡撫都調不來倉糧,林某又有什麽余力,何況遠水救了近火,就算漕糧運來,老百姓不知餓死多少了,所以還是巡撫立即放部分賑災糧,或者從臨近州府調糧。”
  “臨近州府早無糧可調,不過軍中儲糧至少有三個月以上,故而巡撫稍稍調糧是可以解燃眉之急的。聽說中丞大人是元輔的同年,所以懇請學士替小人說說話。”
  林延潮聞言不由掂量,這保定巡撫陸賀聽說是個極不好說話的人。而且身為巡撫軍政壹把抓,自己身為外官,冒然想勸動他恐怕有些難了。
  林延潮道:“我與陸中丞也沒什麽交情,但是我既身到此地,也不忍見百姓身受疾苦,就修書壹封至陸中丞吧,不過請尹府臺別抱太多期望就是。”
  尹應元聞言大喜,然後道:“多謝學士,也還請學士不要在信裏提下官的名字。”
  林延潮對此也是理解,當日他就給保定巡撫寫了壹封信,他知道成功可能很小,但既然看到了,就壹定要管到底就是,何況寫信對他而言不過舉手之勞,拔壹毛而救百姓,大不了被拒絕而已。
  而陸賀的回信也很快,此人仗著是官場前輩,居高臨下說了壹通話,大意就是林延潮什麽都不懂,對於地方軍政就不要指手畫腳了。
  林延潮被拒絕後,並沒有感覺意外,就在他另想他法時,朝廷對他的任命已抵真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