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五十四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6

太平盛世
  貼春聯,油桃符,吃年糕,都是省城的民俗。
  除夕前壹天夜裏,林家上下的女眷就起了大早忙活蒸年糕。
  閩地的年糕又稱糖粿,到了年節前,家家戶戶都是要準備。
  若說起今日的鹹甜之爭來,那麽明朝閩地百姓大多都是甜黨。
  糖粿就是如此,百姓們平日不吃,唯獨過年才用。在除夕的大前夜裏,林家廚房裏就準備起大蒸籠了。
  孩童們知道要蒸年糕時,都跑來廚房在大人膝旁繞來繞去地看著,談起年糕的好吃口裏吧嗒吧嗒地流著口水。
  林敬昆擔起了叔叔的責任,給壹次回家過年的林用講起了年糕。
  說了壹會,大娘,三娘,林淺淺即將孩子們趕出了廚房。
  家人先是量米,然後用石磨將米磨成米漿,此米必須用糯米,新米所制,林家的女眷都是親自磨米,這都是老家以前的規矩。那時候林家上下雖窮,但過年時壹定是要美美吃壹頓,家裏人也會放下成見這壹天暫時變得和睦起來。
  大娘,三娘,林淺淺親自操勞,至於其他下人只是打個下手而來。
  糯米,新米都是早浸泡好的,用石磨磨好以後,就裝入布袋子裏,然後用重物壓著流汁。
  等到實了以後,壹家人用年糕葉兩兩疊起密密實實地鋪在蒸籠底部,然後將米漿倒入。這年糕葉又稱作粿箬,看起來像是艷山姜的葉子。
  米漿倒入蒸籠時再撒上油豆皮,花生,蒸好後再油炸。
  期間林延潮偶爾也來廚房看了壹眼,但見家人在廚房裏忙著,蒸籠裏的蒸汽特騰騰,竈火紅紅火火的,在朦朦朧朧的照亮壹道道的人影。
  看著這熟悉的工序,林延潮不勝溫馨,當年自己也有幫忙的想法,但林淺淺總是讓自己走開,他知道林淺淺是用意是自己多花壹些時間好好讀書,不用浪費時間在這庖廚之事。
  不過林淺淺不知林延潮純粹只是想幫幫她而已。
  年糕炸好後,外面看來金黃酥脆,然後再將煮好的白糖水用來勾芡。
  林淺淺看見林延潮在廚房外面踱步,當下端了壹碗年糕給林延潮。
  “壹鍋年糕好了,壹會再蒸,相公妳先嘗嘗看看好吃不好吃。”
  林延潮聽了點點頭,用筷子夾了壹筷子年糕,嘗在口中外表酥脆,內裏沾著白糖水卻有壹等清甜。
  壹口熱乎乎的年糕下肚,整個寒冬的冷意都隨之驅散了。
  林淺淺盯著林延潮等著他說好吃不好吃,卻聽他沒有說話忙問道:“是不是太甜了些,我們在京城住得太久,會不會吃慣甜的?”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剛剛好,這才是糖粿的味道。”
  林延潮又吃了壹塊,不經意轉過頭來眼前則是林淺淺滿是喜悅的笑容。她那雙眼彎彎的樣子,明媚的笑容,也是隨著年糕的滋味甜到了林延潮的心底。
  糖粿碗裏熱騰騰的,林延潮的目光有些恍惚,他雙手握住了林淺淺端碗的手:“天怪冷的,給妳暖壹暖。”
  “瞎扯。”林淺淺不好意思白了林延潮壹眼,說完卻壹笑。
  夜色之下,廚房正往外四面冒著蒸氣,下人們又是忙著煮年糕,人雖走來走去,卻是壹時沒人朝夫妻二人這裏看來。
  這壹碗年糕含著夫妻間多少情緒,年少時家裏煮好了年糕,林淺淺都會壹個給林延潮端來,自己吃過了,她再吃,多少年了都是這樣。
  在今天大家過慣好時候,整日想著如何燃燒卡路裏,畏糖如虎,但古時候過年時壹點點的糖,對於窮苦人家而言,整年的辛苦生活中僅有品嘗到的甘甜。
  那時兩人能夠躲在被窩裏,對著壹碗白糖粿吃上大半日。
  所以林延潮想來,爺爺說的沒錯,自己娶了林淺淺是他的福氣。不是非等到功成名就,金榜題名再去娶妻,能在自己不完美的時候,碰上壹個願意與妳共度壹生的女子,大家從寒微時彼此扶持,彼此成長,彼此努力,然後成為更完美的人,這才是壹段感情最美好的時候。
  “爹!娘!我也要吃年糕。”
  聽了林用的聲音,林延潮趕忙放開了林淺淺的手。
  “明天再吃!”林延潮說了壹句。
  林用聞言垂下頭腦袋,很是不高興的樣子。
  林淺淺瞪了林延潮壹眼,彎下身子親自將年糕夾入林用的口中。
  “好吃嗎?”
  “好吃!”林用吃得不亦樂乎然後口裏嚼著年糕含糊不清地又補了壹句,“娘煮得都好吃。”
  林延潮道了壹句道:“好了,就壹塊,別上火了。”
  林用壹聽正要垂頭,林淺淺已經道:“吳媽,再端壹碗糖水米湯來。”
  然後林淺淺對林延潮笑道:“原湯化原食,就不怕上火。”
  林用把整碗年糕都捧在懷裏,眉飛色舞地道:“果真還是娘疼我!”
  除夕當天的壹大早,大伯,三叔與還有管家,家人壹道至三元坊裏送年禮。
  大伯,三叔都穿著嶄新的錦袍,頭上戴著瓜皮帽,在裏長的陪同下壹家壹戶敲門過去。
  “恭喜,恭喜,拜年,拜年!”
  “拜年啦!聽聞潮囝從京裏回來了。府上可是熱鬧了吧。”
  “是啊,過年讓潮囝給大伯妳拜年。”
  “這可不敢當,潮囝聽聞現在都是部堂大人了。”
  “就算是部堂大人,潮囝官再大,還不是妳老人家看著長大的。過幾日府上擺酒,妳老人家就來喝酒,到時潮囝敬妳壹杯。”
  “那好啊。狀元公的酒我壹定要喝的。”
  “好好,壹定壹定到時壹定來啊。”
  “有心了,有心了。”
  說完大伯三叔送上了年禮,新蒸好的糖粿,還有從城裏老字號買來的芋頭糕,芋泥,肉丸糕,最後還有壹雙大鰱魚,年年有魚故而年年有余。
  坊巷裏充滿了歡樂的笑聲,也充滿了年味。
  而林延潮則在家裏與妻兒作伴,過年了哪裏也不想去,家裏永遠是最舒服的。而省城裏的官員也不會在這時候來打攪,唯獨就是裏長來了壹趟。
  林延潮自搬到這三元坊來,裏長對他們壹家都是十分照顧,故而裏長來時,林高著也拄著拐杖迎接,祖孫與裏長說了壹陣子的話。
  外頭爆竹的陸續響起,小孩子笑著在院子裏跑來跑去,林延潮與裏長說了壹陣話,看向院子裏臉上都是笑意。
  “過年啦!”林高著看著嬉笑打鬧的孩童,臉上的皺眉也舒展開來。
  裏長滿臉笑容地道:“自老太爺般到我們三元坊來,日子是越過越好了,而我們三元坊的百姓也沾著老太爺的光,日子也是越過越好了。”
  林高著笑道:“不敢當,其實咱們啊誰也沒有沾誰的光,我們是沾了這太平盛世的光,要不是戚爺爺,俞爺爺趕走了倭寇,咱們哪裏有這好時候,日子壹年好似壹年!”
  “老太爺說得是啊,多虧了戚爺爺,俞爺爺,咱們如今才有這太平盛世享啊!”裏長也是感慨。
  林延潮也是點了點頭。
  吃了中午飯後,年就更近了。
  
  府裏的下人這時給林家上下拜年,林延潮從京裏回了家後,這壹次過年給下人的賞錢就給了雙份。
  下人們拿著賞錢都是高興,然後家在附近的下人們就拿著賞錢往家裏趕回家過年。
  其余下人就在府裏,與林家壹並共度佳節。
  然後林敬昆帶著家裏的小孩買來了好多煙花爆竹,以及過年用的花燈。這時府裏上上下下已是開始掛起了燈籠,將林府整個照著亮堂堂的。
  廳堂上則是紅燭高掛,酒菜陸續端上後,壹家人都入席,合家團圓,共飲晚宴。
  喝了屠蘇酒後,桌上的菜也是用了壹遍,大人們都繼續坐著說話,孩童們就早就坐不住,隨著敬昆壹起去放煙花,林延潮吩咐陳濟川,展明認真看緊了,而府裏早早清出壹個地方來好讓孩童們放著煙花。
  大人們壹面吃著酒,說說笑笑。年夜飯上,大伯壹口菜就著壹口酒,大娘出奇溫順地給大伯夾菜。林高著年事雖高牙口依舊很好,還不斷給林延潮小兒子添菜,至於林延潮林淺淺則是與三叔三娘敬酒。
  那邊已是在燃紅鞭炮,同時三元坊裏也是陸續響起鞭炮聲,整個省城裏家家戶戶大體也是如此,坐在桌邊吃著團圓飯。
  吃過團圓飯後,按照閩地的習俗要再拂廳與堂,然後煮隔年飯。隔年飯以木制蒸飯甑裝盛,到了初壹各家各戶不煮新飯,要吃隔年飯。
  不論富貴貧窮,達官貴人,普通百姓人家,家家戶戶過年都是大體如此,就算沒有山珍,大魚大肉,只要壹家人團聚也足有年味。
  三元坊裏的坊人,省城居民們,以及天南地北的百姓同享這太平盛世,同時也盛贊這太平盛世。
  林延潮敬酒之後,看到林高著已是坐在壹旁摟著林用在那邊看煙花。見了這壹幕,夫妻二人就駐足在壹旁。
  而這時候壹顆絢麗煙花已是在頭上綻放,照得眾人的臉壹下子都明亮起來。
  “太爺爺,妳看!好不好看!”林用笑著拍手指著。而孩童們也是歡呼雀躍。
  林高著看著林用道:“好看,壹家人在身邊就好看!”
  Ps:以這
提前向諸位書友們,兄弟姐妹們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