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逆(長安之上)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元州地處大唐西南。西南多山,在大唐人的口中,這裏便是窮山惡水。若非這裏與南周國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七十章 揚眉吐氣,誰在倒行逆施

討逆(長安之上) by 迪巴拉爵士

2023-9-4 22:26

  馬昆全程目睹了楊玄揭開自己身份的過程。
  他渾身顫栗著,“陛下啊!陛下!”
  楊玄竟然是孝敬皇帝的幼子。
  當初宋震和羅才甘願臣服於楊玄,令長安震動。有人說他們二人昏了頭。
  好歹壹個吏部尚書,壹個是兵部尚書,這是輔佐帝王的重臣,怎地低下頭,去輔佐壹個往日見到自己得賠笑的節度使。
  這不對啊!
  到了此刻,馬昆霍然明白了所有。
  羅才和宋震之所以願意輔佐楊玄,是因為他的身份。
  孝敬皇帝之子。
  天神啊!
  馬昆腦子裏亂作壹團,“他要討逆!”
  難怪楊玄會如此迫不及待的要滅了北遼和舍古部。
  他寧可冒著老巢被攻破的風險,也要解決後患,就是為了能全力南下。
  “拿了來。”
  馬昆被拖了過去。
  “殿下饒命!”馬昆看到持刀過來的王老二,嚇的魂不附體。
  “殺了。”
  壹面大旗送到了高臺之上,楊玄接過,仰頭看了壹眼。
  討逆!
  什麽奉天討逆他不需要,就兩個字足矣。
  人頭隨即被掛在旗桿頂端。
  ……
  國公府中,周寧在給眾人說著此事。
  “……直至今日,國公覺著時機已到,這才揭開了自己的身份。”周寧說道;“他姓李,不姓楊。”
  仆役和侍女們都楞住了。
  “我就說怡娘怎地令人看著發怵,原來是宮中的女官啊!”壹個侍女恍然大悟。
  “好生做事。”周寧說道,隨即遣散眾人。
  “阿梁,二郎。”
  兩個孩子過來。
  “聽明白了嗎?”周寧問道。
  阿梁點頭,“先生說過孝敬皇帝,原來那是我的祖父嗎?”
  周寧點頭,楊老二卻不懂這些,不,是李老二。
  而赫連雲裳已經呆住了。
  “原來,我壹直住在李家?”
  “原來,二哥的前程不只是遠大,而是……很遠大!”
  這時城外傳來了山呼海嘯般的聲音。
  “見過殿下!”
  這呼喊聲震動全城。
  街道上的軍士們回身,“出來吧!”
  百姓們走出家門,有人好奇的問道:“殿下是誰?”
  “國公。”
  包冬出現了,他帶著壹群官吏走遍了大街小巷,說著當年的事兒。
  實際上他自己昨日得知此事時也震驚了許久。
  某個宅子裏,壹個老人呆若木雞,“他……他竟然是孝敬皇帝的幼子?難怪!難怪!快,去長安報信。”
  李玄回到了節度使府。
  壹個個官員依次進了大堂,行禮,“臣,願為殿下效命。”
  壹個個武將進入大堂……
  每個人走出大堂時,都是神采飛揚。
  孫營也是如此。
  原先他還擔憂北疆和長安兵戎相見,畢竟長安才是正朔啊!北疆無論是用清君側的理由還是什麽,終究逃不過叛亂的定性。
  叛亂不得人心,而且還會遺臭萬年。
  這段時間北疆上層同樣在暗流湧動,許多人都察覺到了氣氛不對,在權衡此事的利弊。
  許多人在艱難的抉擇著,心想若是國公要清君側,我該怎麽辦?
  是跟著,還是裝病,或是棄官而逃……
  但今日之後,再無疑惑。
  “咱們才是正朔!”
  壹個官員高聲道。
  是啊!
  孫營微笑,“殿下才是正朔。”
  “難怪大唐國勢從他們父子登基之後就每況愈下。”
  有人不屑的道;“沐猴而冠罷了。”
  大堂外,劉擎三人在。
  劉擎說道:“妳等歸去後,當把此事仔細告訴治下軍民。百姓不解,慢慢解釋就是了,不著急,這是國公的意思。但,若是官吏或是將士不解,必須解除職權。”
  “是。”
  這是應有之意,眾人應了,劉擎說道:“接下來該做什麽妳等都知曉。厘清人心向背之後,蓄積糧草錢財,操練將士,枕戈待旦,等待殿下號令。”
  “是!”
  眾人隨即告退。
  走出節度使府,能看到街上的人比往常多好幾倍。
  所有人都在議論此事。
  當看到節度使府湧出壹大群官員時,那些百姓不禁圍攏過來。
  他們需要壹個證明。
  孫營說道:“殿下才是正朔,長安的乃是偽帝。”
  “果然,那李泌是偽帝!”
  嶽二在人群中說道:“難怪會去搶兒媳婦,老夫當初知曉此事時還說那不是畜生嗎?想想,能謀害自家伯父的,那不是畜生是什麽?”
  有人說道:“不,那是畜生都不如。”
  寧雅韻行走在街上,見百姓沒有憂色,說道:“百姓看來對長安那位頗為不滿,剛披露身份,就如蒙大赦。”
  “不,是覺著揚眉吐氣。”安紫雨用女人的細膩描述了百姓的心態。
  長久被長安打壓的後果,就是壹朝得到反彈的機會後,北疆軍民的反應令人目不暇接。
  “老狗!”
  寧雅韻看到幾個孩子在踢著壹個叫做老狗的草球。
  幾個婦人買菜歸來,邊走便不屑的說著偽帝的各種醜事兒。
  回到山門中,教授和弟子們自發聚集。
  寧雅韻微笑問道:“妳等以為如何?”
  “揚眉吐氣!”
  ……
  “駕!”
  數騎在官道上疾馳。
  當看到大營時,為首的官員松了壹口氣,“還好,沒打起來。”
  竇重正在和諸將琢磨是否馬上退兵。
  “北疆的斥候越發大膽了,竟然在大營邊上撒尿。”
  有將領憤憤不平的道:“他們想激怒咱們。”
  “他們這是想逼迫咱們先動手,隨後北疆大軍就掩殺過來。”
  北疆斥候挑釁的手法拙劣的令魏忠都忍不住覺得難為情。
  妳就不能換個婉轉些的手段?
  竇重說道:“等馬昆的消息壹到,咱們馬上退兵。”
  有人問道:“大將軍,要不,還是快馬請示長安吧。”
  竇重說過將在外,但帝王的心眼小,說不清楚某日就會想起妳竇重幹過的事兒來。
  不等朕的命令就私自撤軍。
  這個罪名可大可小。
  竇重說道:“年底了,壹旦開春,北疆軍定然會動起來。咱們在此地毫無用處,反而會成為楊逆謀反的借口。”
  他已經把事兒想的很清楚了,奏疏也用快馬送去了長安。
  但,他覺得不妙。
  “最近老夫覺著不對勁。”竇重說道:“有密諜稟告,說北疆各地的官員和將領都去了桃縣,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動靜。楊逆這是想做甚?老夫懷疑,他這是在做謀反的最後準備。”
  “那咱們在此……”壹個將領想說咱們在此豈不是正好?
  可轉念壹想,南疆軍未至,憑著長安大軍的實力,不夠北疆軍壹頓毒打。
  “準備撤!”
  竇重剛想起身,外面進來壹個小吏,“大將軍,長安來了使者。”
  使者進來,看看眾將,說道:“陛下令大軍馬上回長安,越快越好。”
  終於不用冒險了……竇重心中壹松,問道:“可是有大事?”
  使者說道:“得知楊逆滅了舍古部之後,陛下就令老夫來了。”
  皇帝這是擔心北疆軍謀反,而長安大軍不是北疆軍的對手。壹旦慘敗,關中空虛,楊逆便可壹鼓而下……
  “馬上撤。”
  大軍集結,隨即開始撤離。
  竇重帶著諸將,臨走前看了壹眼北方。
  “想來楊逆正在鼓動麾下謀反,定然是用清君側的名頭。”
  麾下將領面色凝重,魏忠聽到有人嘆道:“大唐立國數百年,終於有人謀反了嗎?”
  壹個將領悄然接近魏忠,低聲道:“大將軍,這時候謀反,是自尋死路啊!”
  這人和魏忠多年的交情,說話也直接,“大唐國祚雖說衰弱,可好歹積威猶存。誰在這時候謀反,便是過街老鼠。興許壹時風光,可老夫敢打賭,時日壹長,人心向背壹旦顯現,必然會身敗名裂。”
  這個道理魏忠何嘗不知曉?
  他苦笑道:“老夫如何知曉他的心思?再有,老夫覺著他不至於謀反。”
  “為何?”
  “他坐擁北疆以及北遼故地,好歹也得休養生息數年,徹底穩固了北遼故地吧。”
  “這也是老夫不解之處,他為何這般急切呢?”
  大軍緩緩而退。
  有北疆軍斥候不遠不近的跟著。
  “娘的,真想滅了他們。”有人不忿的道。
  竇重面色凝重,“住口!”
  皇帝做出了撤出長安大軍的決定,這是對自己威望的壹次沈重打擊。
  是什麽令他不顧臉面也要撤軍?
  是對北疆軍的畏懼吧!
  如此,就顯得長安諸衛格外的拉胯。
  但他也想到了此刻楊玄謀反的後果。
  “楊逆必敗!”
  竇重自信的道,“征戰從不只是武力廝殺,更多的是人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楊逆倒行逆施,必然不得好死。”
  眾人紛紛出言附和。
  這時有壹隊騎兵來稟告,“大將軍,尾隨在後面的北疆軍斥候突然嘩然。”
  “可是有變故?”
  竇重心中壹喜,“看看去。”
  有人說道:“楊逆怕不是令麾下官員將領齊聚壹堂,隨後說謀反之事。有人不滿,當場發難,隨後自相殘殺……”
  若是如此,大事定矣。
  而長安大軍就不用撤了,隨即出兵,輕松控制混亂中的北疆。
  大功到手!
  這個可能性非常高,連竇重眼中都多了喜色。
  魏忠心中微嘆,覺得楊玄此舉頗為不智慧。
  他們到了後面,正好跟著的百余北疆斥候在逼近。
  有人歡呼,“殿下千歲!”
  什麽殿下千歲?
  眾人不解。
  這時,數騎從側面繞道而來。
  那些斥候當即追殺。
  “接應。”竇重吩咐道。
  壹隊騎兵趕過去,北疆斥候好漢不吃眼前虧,緩緩而退,但卻在不斷的歡呼。
  “他們在高呼殿下。”
  眾人覺得莫名其妙。
  那數騎狼狽而來。
  近前後,為首的男子說道:“我乃宮中在北疆的密諜。”
  說著他拿出了驗證身份的信物。
  有人檢查過了,對竇重點點頭,示意身份沒問題。
  竇重問道:“是何事令妳等這般急切來報信?”
  來人說道:
  “楊逆在桃縣公布了自己的身份。”
  竇重愕然,“他什麽身份?”
  “孝敬皇帝的幼子。”


第三卷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