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九十五章 做官不易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8

  果然來了。
  朱浩知道回絕不得,否則就等於坐實了自己臥底的身份。
  從開始為新皇做事,扮演著朱四影子幕僚的角色,又從楊慎這裏刺探情報,朱浩早就有被人懷疑的心理準備,要證明自身“清白”只能見招拆招,順勢而為。
  去壹趟江南,對朱浩來說沒什麽。
  順道去看看京西的鐵礦廠和船廠的情況,把運河沿線的銀號,以及南京城的自家產業巡視壹番,就當是出去公費旅遊。
  “我壹個人去嗎?”
  朱浩很想知道,派去監督他的人是誰。
  他猜想可能是余承勛。
  但這件事暫時不能確定,朱浩揣測隨自己南下之人是余承勛的立足點,在於女婿不同於兒子,既值得信任,卻又不完全可靠。
  楊廷和沒找到暗中為新皇做事的“高人”,現在開始懷疑起自己身邊人來了,畢竟很多次新皇都料事於先,自己這邊有“臥底”的可能非常大,前有楊維聰“投敵”,誰知余承勛會不會吃裏扒外站到小皇帝那邊去?
  名義上是翁婿,但余承勛這個女婿卻不那麽老實,家裏娶小妾不說,又在外養外室,或許不甘被他這個嶽丈所挾,想要自立門戶?
  還有壹種可能是余承勛或考慮到新皇年富力強,而老嶽丈在朝的日子卻不長久,想要為自己留後手呢?
  朱浩直觀地認為,楊廷和派余承勛和他壹起去,既是讓余承勛監督,其實何嘗不是互相監督?
  楊慎對此諱莫如深。
  “估計是妳壹個人去,但妳在朝畢竟沒多少做事的經驗,核查方面需要有幫手,具體怎麽安排,需要綜合考慮。預計三五天後就出發,抵達南京後,達甫會接待妳。”
  居然提到了楊維聰?
  朱浩心想,楊維聰恐怕在南京郁悶壞了,考中榜眼,卻被早早外調,而楊慎不顧跟他多年的交情,強行把他趕到南京來,卻留了個興王府出身的朱浩在身邊?
  這要是跟楊維聰碰面,那還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朱浩只是微笑著點了點頭,並未贅言。
  ……
  ……
  楊慎既是來通知朱浩,就沒有絲毫商議的余地。
  既然懷疑朱浩為新皇做事,那就沒理由考慮朱浩現在的想法是什麽,直接將之外調是最好的選擇。
  但此事……卻在翰林院中遭遇了阻力。
  而且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劉春親自反對。
  聽到風聲後,劉春立即把楊慎叫去他的公事房,當面叱問:“敬道在館中做得好好的,為何要讓他去查什麽南京地方的案子?他有經驗嗎?難道朝廷無人,非要從翰苑抽調人手才行?”
  楊慎不想跟劉春解釋,他知道,因為朱浩的救命之恩,劉春現在把朱浩當成得意門生,把朱浩外調,簡直就是跟劉春作對。
  為了自己以後在翰林院中有好日子過,不宜當面跟劉春起沖突。
  “這是家父的意思。”
  楊慎直接把楊廷和搬出來。
  壹了百了。
  聽聽這理由,合理吧?
  誰知楊慎不提楊廷和還好,壹提出來,瞬間讓劉春火冒三丈,劉春正因為外間傳言因入閣事他跟楊廷和鬧得很不愉快,心裏正膈應,現在楊廷和就把他欣賞的門生給調走,這不是專門針對嗎?
  “這壹屆留館,鼎甲中已去其二,二人皆都沒有過錯,這是要讓館中無人可用嗎?”劉春炮轟壹般質問。
  楊慎哭笑不得。
  這個劉老頭,脾氣太大了,難道是覺得仕途無望,所以才會這麽不顧體統和官場規矩吧?
  楊慎道:“劉學士,您或是有什麽誤會?達甫外調南京,那是他辦事不力,再便是南京的確有出缺的情況;至於敬道……他此番不過是替朝廷去南京核查賬目,乃是家父對他的器重,家父有意讓我或者懋功去,照劉學士的意思,家父也想把我們楊家人外放?”
  “嗯!?”
  劉春倒沒想到這壹層。
  以當前他所獲取的信息,不會去想朱浩跟新皇有什麽聯系,更不會想楊廷和的真實目的其實是試探朱浩是否在為新皇做事,所以他就算發火,也找不到問題根源,很容易就被楊慎帶偏節奏。
  楊慎道:“也是因為在下最近身體抱恙,所以家父的意思,讓懋功陪他同往,待辦完差事……估計壹兩個月後就能回京,如此劉學士應該沒意見了吧?”
  劉春琢磨了壹下,既然只是臨時派遣的差事,連余承勛這個楊家女婿都同往,好像沒什麽大問題。
  可不管怎麽看……楊廷和此舉都像是對朱浩的打壓。
  先前楊廷和不就有把朱浩外調的意思,後來在他和孫交二人聯手抵制下,才沒讓那件事成為現實嗎?
  在劉春看來,會不會這次就是想了個借口把朱浩派出去當差,回頭就讓朱浩直接留在南京不回來了?
  但若是余承勛也同去……
  劉春感覺腦袋壹團漿糊。
  楊慎見劉春苦思冥想,心裏暗笑,妳個老家夥思慮再多,能盤算到家父那地步?妳終歸還是沒有入閣的能耐啊。
  “那劉學士,沒什麽事的話,在下先告退了,回頭還要去跟懋功交待差事,告辭了。”楊慎見機請離。
  劉春點點頭,心中疑惑不解,卻還是放楊慎出去了。
  ……
  ……
  劉春沒把這件事想明白,當晚便去找孫交問詢。
  孫交倒沒覺得怎樣,壹臉淡然地讓劉春放心,大概意思是,朱浩那邊由他孫交擔著,絕對不會讓楊廷和把朱浩外放南京。
  就算劉春感覺孫交話中有話,但還是沒摸清楚這中間有何蹊蹺。
  朱浩這邊就要做好離開京師的準備了。
  先得把手頭上的事情都安排妥當,尤其是針對楊廷和的壹系列應對舉措,要在他離開後,於朝堂上掀起壹場政治風波,而風波的源頭必須要有對楊廷和直接的“打擊”,那就是讓劉春入閣。
  貿然去提,從楊廷和到朝中大臣,必然不會同意。
  如此就得換個方式……
  等小皇帝跟楊廷和因為劉春入閣之事進行博弈,那時他朱浩人已往南京去了,甚至已抵達南京,朱四若在朝中表現出足夠高的施政水平,那楊廷和就不會去想他朱浩是否暗中相助的問題。
  劉春入閣之事確定後,西北戰局可能就要發生變化,然後就是秋糧入庫,戶部錢糧倉儲調度博弈壹開,朱浩就可以徹底“洗白”自己了。
  這兩天朱浩比較忙,沒去見婁素珍。
  臨行前,唐寅過來知會,說婁素珍想跟他見上壹面。
  朱浩有些莫名求秒,難道婁素珍想問問他有關歐陽菲的事?
  及早把二人婚事定下來?
  畢竟這次去南方,歐陽菲也會跟著,只是二人不會同行,這是為避免被人察覺端倪,等到南京後,朱浩才會跟歐陽菲以及麾下商貿體系的人見面。
  臨出發前壹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二,朱浩去見了婁素珍。
  婁素珍上來先問詢朱浩正在調查的朝鮮使節案。
  “哦,現在已經抓到四名刺客,交代都是朝鮮人氏,屬於朝鮮內部黨派傾軋,這些事朝廷日後便會公布出來,至於是否將刺客交給朝鮮國王,事情還沒定下來。”朱浩道。
  婁素珍笑道:“公子真是神機妙算,這些都能被您提前預測到?現在民間對您的事,越傳越邪乎,很多人說您有窺測天機的大神通,連書場的說書人,都在拿這件事抓哏。”
  朱浩壹臉無所謂:“言多必失,妳看我這不就說錯話了,被派到南京去辦案?唉!做官不易啊……”
  婁素珍道:“妾身想請求公子,到南京後……幫忙調查壹下婁家人的情況。”
  果然是有所求。
  朱浩明白,現在婁素珍人在京城,外界很多事都難知曉,寧王府舊人別指望了,隨便跟朱宸濠有牽扯的,必然都已死或發配,婁家人也因為寧王之事輾轉流落各地,多數人已不在江西原籍。
  “嗯。”
  朱浩點頭。
  其實之前,朱浩已將很多消息帶給婁素珍,但婁素珍不知足,想知道有關父母兄弟的情況。
  婁素珍壹臉哀容,感激地道:“公子拯救妾身壹命,妾身無以為報,如今還要麻煩公子……”
  “夫人這是說哪裏話?大家都是朋友,再說了,這不是唐先生……”
  本來朱浩想把功勞往唐寅身上歸,但見到婁素珍不以為然的神色,便知道有些謊話說了也白說。
  婁素珍不是傻子,唐寅也不是貪圖功名利祿之人,有些事根本瞞不了多久,現在婁素珍早就知道當初發生的壹切,那自己幹嘛還去幫唐寅那老小子?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妳自個兒爭取不來,讓壹個晚輩幫妳?
  要臉不?
  婁素珍神色陰轉晴,望著窗戶外面秋色如波,道:“公子,妾身還有壹件事想問問,不知是否冒昧。”
  “啊!?”
  朱浩沒想到婁素珍也有這般扭捏的時候,笑了笑道:“但問無妨。”
  婁素珍道:“先前城內流傳《臨江仙》,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那首,可是公子所作?”
  “嗯!?”
  朱浩疑惑不解,“這小道消息夫人是從哪裏打聽來的?”
  婁素珍回頭望向朱浩:“難道不是公子所作?”
  朱浩道:“不過是當初楊用修讓我作首詞,說要幫我揚名,於是我便將興王府時壹首舊作充數,沒想到現在流傳開了,卻沒人幫我揚名。這種事,順其自然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