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九十五章 時過境遷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9

  朱浩到京城後,跟家人相處時間壹直都很少,偶爾回來基本都是吃頓飯就走。
  這次他多停留了壹段時間,問了問朱娘有關家裏的情況,而另壹邊孫嵐則陪著李姨娘挑選布料,說是新年正好做新衣服。
  “小浩,妳當官後,外面的生意還在做嗎?每次都往家裏送銀子,娘其實花不了多少,這邊壹切都好,妳不必掛懷。”
  母親雖然現在幫不到朱浩太多,但她對朱浩的關心卻是顯而易見的。
  朱浩道:“我壹直都在幫陛下打理生意,有的還交給內子做,不信妳可以問問她。最近唐先生病了,或許年後不長時間就要……唉!忙碌日久,現在我才覺得應該多註重壹下家庭親情。”
  “唐先生怎麽了?”
  朱娘對唐寅抱有極大的感激之心。
  在她看來,當初要不是唐寅,朱浩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那可是兒子的“啟蒙恩師”。
  朱浩提醒道:“娘有時間也過去探望壹下吧,唐先生可能來年年初就要添丁,不過他自己未必能等到那壹天。”
  這年頭的人,生老病死太過平常。
  朱娘聞言雖傷感,卻也沒表現出多麽不忍,反而是發出感慨:“好人,為什麽總不長壽呢?看他年歲,也沒多大啊。袁先生也是,當初剛到京城就沒了,說起來妳在王府裏的恩人可不少,不能忘本啊。”
  “嗯。”
  朱浩不太喜歡聽老娘嘮叨。
  朱娘現在年歲漸長,又沒有孫子帶,無所事事,有時候啰嗦起來讓朱浩著實招架不住。
  “回頭妳陪娘壹起去探望唐先生,他是好人。”
  最樸質的評價就是唐寅是好人,大概在朱娘眼中,沒有別的更恰當的詞語。
  ……
  ……
  從家裏出來,又是日落後,雖然李姨娘已讓丫鬟給朱浩小夫妻倆收拾好了房間,但朱浩還是堅持帶孫嵐回府。
  “老爺當上侍郎後,來訪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妾身很多時候都不能出門。”
  孫嵐在馬車上,簡單跟朱浩說明了家裏最近的遭遇,也是因為左順門事件牽連甚廣,上門來找朱浩求情的人也多了起來。
  不過朝中知道朱浩真正身份的人仍舊很少。
  唐寅和朱浩這兒已經門庭若市,估計張璁那邊更是應接不暇。
  朱浩道:“不用理會,現在我只不過是個禮部右侍郎,來訪的人見不到我的面,自會走的。”
  孫嵐問道:“難道就沒有緩和的余地嗎?從遞進來的拜帖,妾身看到,有很多人挨了杖責,還是每十天來壹次……妾身問過婁家姐姐,她說這是朝廷大事,女人不該過問。”
  本來就不該問!
  這點婁素珍說得很對,但任何時候女人都是有八卦心的,如果這種牽扯到朱浩的事孫嵐依然不管不問的話,反而會顯得缺心眼。
  孫嵐蕙質蘭心,讀過書的女人想法就跟壹般的市井民婦不同,孫嵐其實更想知道,這對朱浩未來的生活有什麽實質性的影響。
  朱浩道:“如果我說,這壹切都是我造成的,妳接受嗎?”
  孫嵐想了想,搖頭道:“乃陛下執意所為,怎可能是相公壹人造成?”
  “唉!”
  朱浩嘆道,“其實差不多,陛下想什麽,做臣子的就要做什麽,我與陛下自幼壹起長大,經歷了太多事,以如此方式幫助陛下鞏固皇位,其實並無不可。我也試圖拯救壹些人,卻沒什麽效果,這不但是君臣矛盾積蓄已久的惡果,而是理念上的巨大沖突,乃權力爭鬥,根本就沒辦法調和。”
  孫嵐笑著安慰:“相公不必自責,既然是朝廷紛爭,很多事非人力所能變動。相公充當見證者,總好過於被動承受改變。”
  “嗯。”
  朱浩想了下,孫嵐還挺有見地。
  他回到大明,雖然改變了很多事,但壹些涉及時代背景的大事,諸如朱厚照溺水後病逝、大禮議甚至是左順門事件,朱浩都沒有強行幹預,哪怕他並不認同歷史正軌上壹些結果,還是不願意做出改變。
  就在於如孫嵐所說的那般,他有時候是想當見證者,而不是壹味去改變,造成歷史更大的混亂。
  ……
  ……
  又是夫妻別離的夜晚,朱浩離開家,直接到了思賢居。
  那邊還有大批奏疏等著他批閱,現在除了張佐偶爾過來相助外,其余時候都是朱浩壹個人朱批,唐寅再也不會來了。
  年前很多總結、核銷的事情,西北的龐大軍費開支,還有孫交離開後戶部逐漸開銷增大……
  孫交別的不行,但省錢著實是把好手,而過去兩個月時間裏,朱四已經多次向戶部伸手,從戶部調撥走三十萬兩銀子用以有關興王府和皇宮殿宇修繕。
  楊廷和在朝時,首先想到的是限制皇帝的財源,讓皇帝緊巴巴過日子,斷其邪念。
  這是楊廷和總結正德壹朝的得失後做出的選擇。
  而當時全靠朱浩賺錢來緩解壹切。
  隨著修鐵路和造船之事的推進,朱浩這邊能提供給皇宮的財富並沒有得到實質上的擴充,但其實也沒斷,還有所增加,但就算這樣也滿足不了朱四的胃口。
  朱四體會到皇權的至高無上,頤指氣使之余,天下財富也想掌控在手。
  當皇帝的為了議禮大肆索要開銷,畢竟要為他父親修宗祠,還有皇後和妃嬪家裏的打賞,以及身為帝王非常重要的壹點……維持日常體面等等,這都建立在有著充足錢財供應的基礎上。
  連江南各處采購和置辦,也加大了投入,這也是為了維系皇家的體面。
  “朱先生,您還在呢?”
  朱浩壹個人悶頭批閱奏疏,王佐出現在門口,卻不往裏面進。
  朱浩擡頭問道:“王指揮使,有事?”
  王佐這才進來,抱拳道:“東廠傳來訊息,說是明日按照聖諭要發配壹些人出京,黃公公讓卑職將名單交給您,看您是否有意見。”
  朱浩道:“此等事,奏報陛下便可,具體情況我已知曉。”
  第二次杖刑結束後,皇帝也知道,再這麽下去,打死的人會更多……第二次打死了四人,壹共死了五個,這其實已比歷史上死十七人好了很多,但該有的血案還是有了,歷史照樣會把這殘暴的壹幕記錄下來。
  當然目前是死了五個,未來幾天,會不會還有人因傷而死,很難說。
  王佐走到朱浩身邊,小聲道:“那位翰林院侍講楊學士,要被發配雲南永昌衛,明日壹早便帶枷上路,他臨走前跟卑職說,希望能再見您壹面。”
  楊慎……
  朱浩並不想去見,他跟楊慎已沒什麽好說的了。
  曾經朱浩幫過楊慎,希望能通過楊慎地位的提高,讓其心態歸正,不再成為大禮議事件的魁首,但似乎他犯了劉春所說的那種忌諱……明明知道像大臣直諫這種事壹旦出現,繼承了楊廷和衣缽的楊慎怎麽都跑不掉,為什麽還要為做無謂之爭呢?
  再說,楊慎這樣的人,也不值得他去幫。
  如果只是因為憐惜其才華,這世上有才的人多了去,不至於說為了壹個楊慎而改變歷史走向。
  “看情況吧。”
  朱浩沒決定是否去見。
  他倒是忽然想到了壹個人,對王佐道:“麻煩王指揮使去幫我帶壹個人來,今晚我想跟他聊聊。”
  ……
  ……
  朱浩要見的人,同樣是曾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壹筆的徐階。
  只是從時間發展來說,那是未來的事,而有了朱浩的出現,徐階能否像歷史上那般成為大明股肱之臣,甚至是撥亂反正的關鍵人物,已成為不確定因素。
  有朱浩在,就會限制歷史上壹些人物的崛起。
  諸如現在朱浩已在針對夏言,下壹步他還會對付嚴嵩。
  當壹些人崛起後,勢必會成為朱浩強勁的對手,那朱浩就要將他們扼殺於搖籃之中……但對徐階,朱浩下不去狠手,或者說,在朱浩眼中徐階不是敵人。
  雖然朱浩也知道,未來徐階的“撥亂反正”,也可能就是針對他朱浩。
  “敬道……不對,應該稱呼妳朱學士,這是何地?”
  徐階走進議事廳,這裏的壹切讓他覺得十分新鮮。
  最近有件事,徐階晉升為修撰,可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麽升上去的,畢竟徐階剛考中進士不到壹年。
  別的編修,三年都未必獲得晉升,六年、九年的也有,多數還都沒等到升修撰就到六部或地方為官了,而他則平步青雲,也成為同壹批進士中的佼佼者。
  在這次大禮議事件,徐階沒有參與其中。
  “坐吧。”
  朱浩此時已把奏疏什麽的全都收了起來,只是單純想跟徐階聊聊。
  徐階坐下後神色平靜,最近左順門的事件對他未形成大的影響,他也不會去關心現還在詔獄中那群人的情況……或者說,這是他想知道而不敢知道的。
  徐階變得謹小慎微。
  朱浩道:“用修明日就要被發配雲南永昌衛,妳我壹起去給他餞行。”
  “怎麽會?”
  徐階目瞪口呆,驚愕無比。
  楊慎作為翰林院侍講學士,為太多人羨慕,結果壹轉眼就跌落凡塵,徐階當然知道這是殘酷的政治打壓的結果。
  朱浩搖頭道:“不必太過驚訝,他命該如此,我們只是秉承朋友之義前去送行,題外話多說無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