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六十二章 海外貢品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9

  寧波府,定海船廠。
  船塢內在造的八條大船已下水,正在試航,等準備完畢就可以出海,而之前已派出數十條船只載著兵士往沿海島嶼去了,以做到隨時應對盜寇死而復生。
  說是防海盜和倭寇,還不如說是朱浩做的兩手準備,巨艦和海島上的練兵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不過訓練所用,仍舊是大明神機營裝備的火銃。
  當朱浩出現在其中壹座海島上時,受訓人員剛完成訓練下來,成群結隊前往夥房吃飯。
  壹營兵二百,這座島上壹共有二十五個營共計五千人同時受訓,而類似的海島足有六座。
  “朱大人。”
  這座島上負責的是陸完從靖海衛調來的指揮僉事王舟,恭候在營門口。此人名字裏帶壹個舟字,訓練水兵很有壹手,只是最近幾年靖海衛已沒有船只可供出海,之前也都是做岸上防備。
  “裏面敘話。”
  朱浩身後跟著蘇熙貴以及十多名護衛,壹起進到臨時指揮部內。
  王舟很興奮:“大人,您給的那些火銃都很管用,射程能到壹百步開外,且準頭奇佳,裝填速度也快,下邊的弟兄都覺得,有了這兵器,打韃子沒有任何問題,更別說是沿海宵小倭人了!”
  大明當兵的,尤其是世襲軍戶,雖然都忌憚於西北的艱苦環境,但他們也知道,窩在沿海之地,可能祖孫幾代都別想有什麽出息,壹心盼著能到西北建功立業。
  “如果水師到海外打仗,妳們敢跟著去嗎?”朱浩問道。
  王舟道:“有何不敢?大人您只管吩咐,刀山火海,弟兄們沒怵的。”
  朱浩點點頭。
  他手上可調用的正規軍不多,不求邊軍那樣跟韃靼人有過交戰的,單純就是沿海這些衛所軍戶,他能調出來的兵士不到五千人,可他現在要做的是征服海外蠻荒之地,關鍵時候,武裝人員越多越好。
  但問題隨之來了,他很擔心兵士會嘩變,壹旦這群人跟他到了海外,壹個個嚷著要回大明,朱浩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把這群人震懾住。
  是要給正規的官軍壹些兵器,但只能給普通的火銃,反而是更為先進的燧發槍要留給那些正在經受訓練且戰鬥力偏弱的鄉勇,或是被臨時抽調出來當士兵使用的人,比如說工匠、農民和漁夫。
  “明天接著訓練,先不忙著回陸地,回頭再練習火炮發射技術,每艘大船上都裝備有十六門火炮,讓炮手多加練習!”
  朱浩目前正在等候陸炳和關敬等人從海外回來,只能先把手下這批人練好。
  ……
  ……
  六月下旬,朱浩派往新大陸的船隊,終於回來了。
  二十四條大船,小船不計,這批人馬可說是朱浩之前能調動的精銳中的精銳,很多還是從渤海衛所調度而來,二十四條大船帶回的財貨非常多。
  大明水軍,在異國他鄉成為殖民者壹般的存在,除了帶回財貨外,還有海外之民,也就是印第安人。
  船隊分成兩批,壹批在天津港靠岸,另外壹批則進入寧波港,而兩批船隊的任務截然不同。
  北邊那批是要給皇帝進獻貢品,同時將從渤海周邊衛所征調的水軍和役夫,放回鄉休整,畢竟他們已有半年多沒見過妻兒老小,朱浩對於這批士兵沒法直接調度,他得先平息朝中人對他的非議。
  南邊的則是在這次航海中受損的船只,船隊順著北赤道暖流和東北信風帶回到東亞後,基本完好的北上,破損的沒法支撐下去,只能在就近的寧波港進行修復,同時這支船隊的水手和兵士,也基本是南直隸和浙江、福建衛所官兵和民夫。
  當朱浩派出海船隊歸來的消息傳到京城,在朝堂上引起非常大的震動。
  這等於是在鄭和下西洋後,朝廷再壹次派人出海,並取得豐碩“成果”,各種稀奇的海外商品非常多,用馬車裝著運往京城,足足有二百輛馬車之眾,這還只是送給皇帝的部分,剩下的有的直接放在了天津船廠。
  七月初三。
  早朝時,連綿不絕的車隊已在晨輝照耀下,運送貢品進城。
  朱四在奉天殿會見大臣時,滿臉興奮,跟大臣們吹噓朱浩的豐功偉績。
  “……妳們都看到了吧?總說朱浩派兵馬去南方剿滅海盜和倭寇,乃不智之舉,現在妳們該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了吧?很多海外的東西,都是大明沒有的,尤其涉及到糧食作物,可以極大地提高大明糧食產量……”
  朱四自幼便經過朱浩洗腦,對於海外的風土人情非常向往,曾經也是個心胸廣闊的少年。
  奈何當上皇帝後,他的心態逐漸趨於保守,很多時候不自覺便把內心的陰暗面放大,也是他性格中自帶的自卑和自危所造成。
  大臣們光聽朱四在那兒顯擺,沒人把他的話當回事,就在於他們不覺得蠻荒之地能帶回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
  ……
  朝議結束。
  朱四在乾清宮單獨召見六部尚書和閣老、翰林學士,之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狂吹壹頓還不夠,還要再當著這些頂級文臣的面,再給朱浩背書。
  劉春請旨:“陛下,既然如今東南海防已基本穩固,何不將朱學士早些召回京師,留翰林院敘用?”
  最希望朱浩回來,或者說最為朱浩仕途著想的人正是劉春。
  可惜他的話並沒有得到太多認同。
  更多的人是想讓朱浩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若朱浩回來,朝廷的權力格局必將會打破。
  朱四道:“敬道滯留南方,準備再出海壹次,朕已同意讓他前往,妳們不必再勸。至於後續,等他出海歸來,朕自會八百裏加急調他回京,至於到時候是進翰林院,還是出掌六部,再或者是放到西北任用……再說吧。”
  皇帝的意思,他不但有將朱浩調回來的打算,甚至有多手準備。
  這其中大概只有調去西北任用這壹條,是大臣們比較願意接受的。
  但最好還是留在南方。
  楊壹清出列問道:“陛下,臣想問問,那些貢品究竟從何而來?琉球?抑或是倭國?還是南洋?”
  朱四笑道:“難道海外之地,只有這幾個地方嗎?妳們沒有聽說過蓬萊仙境?”
  這種說辭讓在場大臣聽了直想打人。
  還蓬萊仙境呢,直接說當神仙不更好?
  大白天做夢呢?
  “諸位卿家,朕想讓妳們知道,敬道有能力匡扶社稷,不要對他有何偏見,至於幾時調他回來,朕自會再酌情考量。也請妳們不要有何與他爭鬥的想法,他這人視功名利祿如糞土,所想不過是為了維護大明江山永存,實乃人臣表率。”
  朱四大概明白,朱浩的歸來會讓朝臣產生緊張感,以為錢寧、江彬那樣的權臣會卷土重來,於是拼命給這群人打預防針。
  ……
  ……
  內廷會議進行了許久,可是除了談及朱浩這次出海功勛,壹點有營養的事都沒說。
  從乾清宮出來,幾名大臣往宮門走的時候,三三兩兩湊壹塊兒,交頭接耳。
  張佐跟著出來送了壹段路,便讓旁人代勞,隨後他便回去跟朱四通稟。
  “陛下……貢品的清單,已送過來了。”
  張佐笑著把冊子呈遞給朱四。
  朱四拿過來看了看,欣然道:“玲瑯滿目,不過具體都是些什麽?”
  “奴婢不知。”
  張佐笑著指了指清單上的壹種,“卻是在這裏提到,船隊中帶來壹些蠻人,不過多放到江浙壹代用以沿海荒地開墾,卻有六十人送到京城來了。”
  “海外之民?猴子嗎?”
  朱四瞪大眼睛問道。
  張佐笑道:“黃錦剛去看過,說是其中有壹些穿著奇裝異服的女子,也是黃皮膚黑頭發,與大明子民無太多差異,只是不懂我大明語言,是否給陛下……送過來?”
  朱四頓時提起興趣,問道:“這……會不會不太安全?萬壹她們……”
  張佐面色尷尬。
  說是要把女人給妳送來,妳看壹兩個見識壹下異域風情就算了,聽您這話裏的意思,壹下要送來壹群?那如果妳要單獨面對的話,危險性還是挺高的。
  “陛下,要不先讓黃錦選壹兩人過來,給您過過目?”張佐問道。
  “嗯。”
  朱四笑了笑,“不過照理說,應該跟韃子女人差不多吧?可能都沒眼看,怎能跟我大明的美女相比呢?”
  嘴上這麽說,但心中的好奇心卻很大,他現在才不管送來的貢品都是什麽有價值的財貨,好像只有這種事才能讓他提起興趣。
  ……
  ……
  內閣值房。
  幾名閣臣回來,賈詠便好像發脾氣壹般道:“朱敬道名義上是去靖海,卻派人出海下南洋,此乃欺世盜名之舉,於我大明社稷不利!”
  明朝最近幾十年來已明確不再有出海計劃。
  據說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海圖已被朝臣燒毀,至於是不是劉大夏幹的,沒人知曉。
  文臣的態度出奇地壹致,不要去做勞民傷財之事,也不要招惹海外番邦之民,不如安心治理好大明,壹切跟此目的相違背都不可接受。
  幾人都看向他。
  費宏皺了皺眉,問道:“妳要參劾朱敬道?”
  賈詠梗著脖子道:“陛下不懲罰和喝止,卻大加贊揚,還讓朱敬道繼續出海,如此開不好的先例,豈有不參劾之理?”
  劉春笑道:“陛下不都說了,我大明船隊楊帆海外,威加四海,還帶回這麽多貢品,實在不應過多苛求。”
  賈詠打量劉春,道:“妳替他說話可以理解,我卻不會!回頭我就去翰林院和六科,找人壹同聯名參劾朱敬道那欺世盜名之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