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閣老

三戒大師

網遊小說

  站在妳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八章 雷厲風行順天府

小閣老 by 三戒大師

2022-2-25 21:46

  等立完了規矩,王武陽便給兩人安排床鋪,然後上演本門傳統節目——教師弟做家務。
  誰知人家兄弟倆二話不說,讓幹啥就幹啥,完全毫無怨言,那勤勤懇懇的忠厚樣子,讓三陽沒了欺負的快感。
  而且他們也太高大威猛了,三個江南弱書生,還是不敢玩的太過,以免挨揍。
  “妳看看人家,任勞任怨。”華叔陽手抄在袖中,瞥壹眼在看書的王鼎爵。“哪像妳當初,推三阻四,幹點活好像要妳命似的。”
  王鼎爵翻翻白眼沒理他。
  “妳說的是自己吧。”王武陽丟個蘋果給華叔陽。
  “師兄,當面不揭短。”華叔陽接過蘋果,喀嚓咬壹口,訕訕道:“我不是從小讓人伺候慣了嗎?總得有時間轉變。”
  “師兄請擡下腳。”這時,於慎行拖地過來。
  二王盤腿坐上桌子,王鼎爵便問道:“正陽,妳家裏沒人伺候?”
  “俺家四百多個傭人。”於慎行隨口答壹句。
  “妳看看,怎麽樣吧。”二王便嘲笑華叔陽道:“懶種就是懶種,不要找理由了。”
  “說我懶?誰給妳洗了半年的犢鼻裈?”華叔陽冷笑看著王武陽道:“我可是連妳喜歡什麽顏色都知道的。”
  “師兄們,‘手足不可淩,痛戒訐短毀長’啊。”以為他們要吵起來,於家兄弟便齊聲告誡三人。
  “呃……”三陽忙訕訕打住,各自看書。
  多了倆這麽壹板壹眼的師弟,日後怕是會少很多樂趣。
  ……
  晚上,趙守正回來,於慎思、於慎行又來給師祖磕頭,並奉上孝敬——補血養氣的阿膠膏。
  見兒子又收了兩個徒弟,可把趙守正樂壞了,心說我兒將來不愁沒人養老送終了。
  便笑瞇瞇的叫兩人起來,又從錢箱子裏拿出兩張會票,壹人壹張道:
  “老四,老五啊,師祖給壹點見面禮。”
  “多謝師祖!”
  長腿兄弟忙雙手接過會票,掃壹眼上頭的金額,眼珠子差點都瞪下來。
  居然是壹千兩,而且是壹人壹千兩。
  這兄弟倆家裏是山東有名的大地主,且家裏光毛驢就養了幾千頭,阿膠莊都開到京城來了,大幾萬兩的家底總是有的。
  但於家家教嚴格,兄弟倆年紀又輕,老爺子擔心他們有了錢在外頭胡作非為,哪怕進京趕考,也每月只給二十兩銀子,多了壹文沒有。
  現在見師祖隨隨便便就拿出這麽多錢,兩人嚇得趕忙連連擺手,表示太多了不敢收。
  “還能白讓妳們叫聲師祖嗎?妳們師兄也是壹人壹千兩,師祖我不偏不向。”及時雨‘送’二爺便擺擺手,表示不要客氣道:“拿去隨便花吧,不夠再來問我要。”
  長者賜,不敢辭。兩人只好再次磕頭,然後小心翼翼的收下。心說天底下只聽說開書院收學生發財的,沒聽說拜師還能發財。
  這時,晚飯時間到了,下人端上飯菜。
  三陽變成五陽後,壹張炕桌吃飯便太擁擠了。
  趙昊就讓人另設壹桌,踢四個人到西屋吃飯。只留趙士禎和王武陽仍在炕桌上,也方便給他父子倆端茶倒水。
  趙守正喝了壹盅二曲,便開始嘆氣。
  等了半天也不見趙昊接茬,他才郁悶道:“為父搭茬的本事壹點,妳就沒學會壹點。”
  “那便該如何?”趙昊笑問道。
  “聽到我嘆氣,妳就該說,父親大人因何嘆氣,莫非有什麽心事不成?”趙守正教訓道。
  “好,說吧。”趙昊點點頭,讓王武陽再給自己盛壹碗銀絲面。
  “哎,妳這孩子,都是當師父的人了,也不知以身作則。”趙守正苦笑壹聲,方又嘆口氣道:
  “今日去文會路上,聽到滿街的哭聲。”
  “哦?”趙昊楞壹下,問道:“哭誰呢?”
  “是那些逃難進京的流民,在哭自己。”趙守正壹臉同情道:“我壹打聽才知道,原來是順天府貼出告示,限他們五天之內全部離京。五天後,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將全城搜查,凡無路引者皆杖五十枷號三天,遣返原籍。”
  “這不胡鬧嗎?”趙昊聞言,臉上的輕松之色煙消雲散。
  “都是韃子來犯時逃難進京的鄉民,誰還會先去縣城開好路引再出門?”
  “是啊。”王武陽也憤慨道:“這都什麽年代了,誰出門還開路引?咱們要不是進京趕考,也不會想起這茬的。”
  趙士禎臉色蒼白道:“我就沒路引,官府會不會抓我?”
  國初時,朱元璋制定了太多鄉土氣息濃厚的制度,這路引便是其壹。他要求凡軍民離家百裏,便需要先到官府開具路引,寫明去向、目的,以及返程日期。倘若沒帶路引、逾期不歸、或者去了別處,只要被官府查到,就會抓起來治罪。
  幾乎是他壹死,這種荒唐的規定就成了壹紙空文。起先時還會象征性的查壹查,但亂跑的人實在太多,官府根本查不過來。於是從成化開始,官府便徹底放開不管。只是礙於祖制,壹直沒有廢除路引制度罷了。
  而且,這法子還有個好處。就是官差胥吏想整治外地人時,壹整壹個準……
  ……
  趙昊壹家自然不知道,這場禍及無數災民的風波,還多多少少跟他們有些關系。
  要不是趙守正被順天府請去喝茶,要不是趙昊炸了毛,糾集了那麽多舉子,曹府尹和倪推官的勾當,也不會被隆慶皇帝知道。
  徐璠自然也就不會勒令順天府,立即與海商劃清界限,用這種誇張的方式自證清白,消弭皇帝的怒氣。
  不過大人物做事,從來都是動機復雜的。人家也說不定想順便,解決掉困擾朝廷數月的流民問題……
  徐閣老不希望看到京城有人凍死餓死,那把流民統統趕出城去,不也壹樣能達到效果嗎?
  只是上位者的想法,下頭誰知道呢?也只能無端妄揣罷了。
  “結果今天文會上,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這冰天雪地的,把災民趕出京城,讓他們怎麽活啊?”趙守正憂心忡忡道:
  “怕是不等回到家,就全都凍死餓死在路上了。”
  “議論出什麽結果了?”趙昊輕聲問道。
  “大活兒商量著壹起捐資,在白雲觀外開設粥廠。”趙守正便道:“大家認捐了壹下,能湊個兩萬兩銀子,應該幫兩三萬災民撐到開春。”
  趙昊點點頭,沒做聲。
  “他們推我來挑這個頭。”趙守正說著看壹眼兒子,輕聲道:“不過這麽大的事兒,我哪敢自己拿主意,得先回來跟妳商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