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小閣老

三戒大師

網遊小說

  站在妳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七十七章 百年戰爭

小閣老 by 三戒大師

2022-2-25 21:46

  巡撫衙署花廳中。
  趙昊剛夾壹個福州魚丸送到口中,便聽林潤來了這石破天驚的壹句。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只做不說。說破了,還怎麽壹起愉快的玩耍?
  士紳們私底下走私再嚴重,官面上也不能承認,只能靠心學來維持下生活這樣子——不承認有走私存在,走私就不存在。
  心學實用化的背後,是深深的無奈。
  官員但凡承認了走私存在,下壹步別無選擇,就要向走私集團宣戰。
  過去幾十年裏,這些勇敢者的悲慘下場,早已經歷歷在目。
  不說下面的官員,單說督撫壹級,從朱紈、張經、李天寵,到後來的周珫、楊宜乃至胡宗憲,無壹善終。
  現在,林潤又壹次道出了那個禁忌的詞匯——走私。
  這讓趙昊壹時間口含著魚丸,也不知該咽下去,還是吐出來了。
  “妳們江南公司的目標,八成也在於此吧?”林中丞微笑問道:“不然怎麽消化得了那麽多絲綢。”
  “好問題。”趙公子好容易吃下那枚魚丸,捶了捶胸口,輕籲口氣道:“不錯,這麽多的絲綢只有海上貿易才能消化的掉。”
  “但江南公司的鐵律是‘不違法度,不做惡事’!”他說著話鋒壹轉,正色道:
  “基於此,江南公司過去沒有、現在不會、將來也絕不可能參與走私的!”
  見趙昊說的斬釘截鐵,林潤不由壹楞,好壹會方幽幽道:
  “我相信妳是這樣想的,但其他股東呢?只怕未必吧。據本院所知,貴公司的總裁是五峰船主的孫女,幾位大股東也都深度參與過走私生意。”
  “汪直是汪直,雪迎是雪迎,以中丞之英明睿智,必不會因為其未曾謀面的祖父,便為壹個無辜的女孩扣上海盜的帽子!”
  趙昊神情壹肅,用壹種林潤從未見過的淩厲目光註視著他,壹字壹頓道:“何況汪直是為開海禁、通商貿才被騙上岸的。他固然死有余辜,但朝廷的做法同樣愚蠢至極!”
  “呵呵……”林潤不禁失笑道:“本院又沒說江總裁是海盜,妳不要跟我急嘛。我說的是另外幾位股東。”
  “首先我可以保證,他們在江南公司,從沒做過任何違法的勾當。”趙昊依然義正言辭道:“至於他們在江南公司之外,我確實不清楚。既然中丞主張這種說法,還請妳舉證說明。”
  “說了不要著急嘛。”見趙昊小臉緊繃,林潤安慰他道:“這是本官和妳在席間的閑聊,又不是在堂上,說到哪算哪,就不用舉證了吧?”
  “您是巡撫,王命旗牌在手。壹聲令下多少人頭落地,我能不著急嗎?”趙昊心說我差點沒被妳嚇死,他想要笑壹笑,都感覺面皮壹陣陣發緊。
  “王命旗牌有那麽好用,前前後後也不會折了那麽多江南督撫了。”林潤自嘲的壹笑道:“本院說妳不必緊張的意思是,江南參與走私的人,多如恒河沙數,我還能都殺了不成?”
  “只能像這次平定蘇州戡亂壹樣,僅查主犯,余者不問。”林潤郁郁嘆口氣道:
  “何況本院也認為海禁是錯誤的。百姓為了生計做壹些鋌而走險的事情,地方官不該死抱著律條,不知變通。”
  “但妳知道是什麽人,壹直阻撓開海禁嗎?”說著他也目光炯炯的看著在趙昊,自問自答道:
  “不是朝廷,而是那些參與走私的豪勢之家!去年朝廷本計劃同時在杭州、泉州、廣州三地開市的,是他們拼命遊說,橫加阻撓,最後三省變壹省,還只開了月港壹個小小的口子。”
  趙昊自然露出震驚的神情,配合問道:“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難道開了海禁不是對大家都有利嗎?”
  “妳低估了人的貪婪、無恥和卑劣。”林潤露出憤然的神情,壹捶桌案道:“海禁時,只有他們有能力繞過海禁,自然可以壟斷所有的貿易。坐享巨額的利潤之外,還可以籍此控制住江南的方方面面。”
  “壹旦開了海禁,商人可以直接與海商交易,不需要再經他們之手。他們再沒法寄生在海貿上,也不能像從前那樣呼風喚雨,決定他人生死了。當然要極力反對啦。”
  “這樣啊。”趙昊端起桌上現榨的甘蔗汁,輕呷壹口道:“那還真是該死呢。”
  “不錯!”林潤重重頷首道:“開海禁、通商貿,利國又利民,此事已有公論。江南公司既然也傾向於此,本院便不再贅述。但要想把這件大好事辦成了,就不得不先幹翻那些自私自利的豪勢之家!”
  “這也符合江南公司的利益,我願說服公司,助中丞壹臂之力。”趙昊這種表態,不需要有任何忌諱。
  “正需要貴公司助我壹臂之力!”林潤慨然道:“林某平生夙願,便是抑制江南豪強,不把他們打疼打服打老實,這個大明什麽都幹不成!”
  “但豪強太多,打不過來怎麽辦?我的策略是,誰帶頭打誰!當年的嚴家,後來的陸家,現在的徐家,把他們都打掉,江南對朝廷的影響和控制,就會降到最低點!”
  “哦……”趙昊眼前豁然開朗,他終於抓住了伏在歷史表象下的那條暗線。
  隆慶二年前後各二十年的歷史,在他眼中壹下就不壹樣了。
  原來所有的大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壹條鬥爭的主線串在壹起,共同構築成了壹場橫跨正嘉隆萬四朝,綿延近百年的艱苦戰爭!
  參戰的雙方,壹邊是心憂社稷,想為大明續命的改革派。
  另壹方則是代表東南、山西豪強勢力的保守派。
  雙方自嘉靖,甚至更早的正德時,便開始了互不相讓的生死相搏。
  大多數時候,理想主義的改革者,完全不是沆瀣壹氣的保守派的對手。
  但隨著鬥爭的不斷延續,保守派的反動嘴臉終於暴露無遺。
  尤其是隆慶皇帝始終旗幟鮮明的支持改革派,終於在高拱、張居正兩位千古名相登臺後,徹底擊敗了保守派。
  然而保守派只是暫時收斂,他們在暗中舔舐傷口、積蓄力量、尋找機會——壹直耐心等到張居正去世後,利用了萬歷這個白癡,讓皇權清算了最鐵桿的保皇派!
  當為大明續命壹甲子的張居正被開棺鞭屍,長子自縊身亡,全家十幾口悉數餓死之後,改革的大旗徹底落地,被肆意踐踏成泥。
  自此世間再無張居正,朝堂只剩和稀泥的裱糊匠,和私欲膨脹的無恥小人。
  彈冠相慶的東南豪強們徹底放心的過上了紙醉金迷的生活,直到亡國那壹刻,才幡然悔悟,開始出人出錢,拼命反抗。
  但也只是徒為已傾的大廈,又抹上壹層觸目驚心的血色而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