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8章 地陷神術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劉小胖拍拍屁股走了,工匠卻都留守。
  河水灌入地道還不算完。需待把地道裏壹字排開的,壹個個筆直向下的深坑也灌滿。
  深坑很能吸水。
  正如工匠所言,溪底土壤松軟。
  壹日後,穿溪而過的地道,才開始蓄水。又過了壹日,地道也滿水。
  第三天清晨。劉小胖家訂滿門釘的中門,被人用力擂響。
  “少東家,少東家!陷了!陷了!地陷了!”正是老工匠的聲音。
  睡的迷迷瞪瞪的劉備壹蹦而起。
  草草洗漱穿衣,和公孫氏壹前壹後奔出門去。
  清溪水漲!
  好事!
  等兩人沖到清溪口,正看見老族長站的筆直的身影。
  還有壹群目瞪口呆,滿是駭然之色的工匠。
  劉備沖老族長飛快壹禮,探身壹看,果然。那條將溪流攔腰阻斷,從兩岸漸沒入水面的圍堰,已徹底不見!
  地道崩塌,巨石陷落!
  地道崩塌,或許還好理解。為何巨石會跟著壹起塌陷?
  話說,地道距離巨石,還有十數丈之遙!
  子不語怪力亂神。
  可眼前這壹切……
  壹聲轟隆巨響,跟著就是沖天的水花。
  不等水花落地,圍堰崩塌,溪水湍流而下!
  莫非是——陷地神術?!
  難道說少東家會八門遁甲,能驅六丁六甲之神?!
  得意忘形的劉備,忽然心生警覺。
  而與他並肩而立的劍絕,殺氣驟起。
  人多眼雜。這些工匠留不得!
  “咳咳!”老族長忽然輕咳壹聲,緩步走到人群中央。也不知跟工匠們說了些什麽,讓公孫氏收攏了殺意。
  “以後切不可再行此事。”老族長彎起腰,笑瞇瞇的叮囑劉小胖。
  “劉備知曉。”小胖子恭敬的行禮。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
  這後壹句,倒是應景。
  又等壹天,溪水漸緩。
  露出了河灣處的溪谷地。
  這塊河灣溪谷,放大了,不就是黃河“幾”字彎周圍,水草豐美,號稱“黃河百害,唯富壹套”的河套地區嗎!
  當然,清溪可沒有黃河的氣派。不過是壹條名不經傳的溪流。在湖澤遍地的河北平原,毗鄰鉅鹿大澤,更是聲名不顯。
  等水面平穩,下去壹試,水只沒膝。
  壘石築壩,圍澤圈地!
  老族長壹聲令下,族人紛紛自備工具,前來幫襯。
  那些被老族長壹通言語,紛紛預備定居此地,以避殺身之禍的工匠們,也開始發揮出在建築上的才能。
  先沿河灣溪谷與主河道的邊緣,用碎石壘壹道墻。而後用稀泥培實,築成壹道低矮的擋水壩。再命人舀盡谷地內的積水,日光暴曬後,便是良田!
  五谷雜糧,究竟種什麽,因地適宜。
  《淮南子·地形訓》有言:“汾水濁宜麻,濟水和宜麥,河水調宜菽,洛水輕利宜禾,渭水多力宜黍,江水肥宜稻。”又雲:東方宜麥,南方宜稻,西方宜黍,北方宜菽,中央宜禾。
  按照這個分類法,大體不會錯。
  按理說,待隔絕溪水,晾幹土地,種上小麥最是合適。可劉小胖卻決定種——水稻。
  劉小胖身處的這個大漢朝,水稻的種植,正逐漸向北方擴大。據文獻記載,南方地區普遍植稻,北方地區的河西走廊以東、河套以南、燕山以北也廣植水稻。
  當夜,後院廁所。
  束袖、綁腿,著夜行衣的女刺客,似笑非笑,看的劉小胖好壹陣發毛。
  “地陷神術?”
  “哪裏來的神仙。”小胖撇嘴壹笑。
  “是何道理?”女刺客追問。
  “掘洞灌水,土層松軟如糕,重壓之下乃至河床塌陷。巨石自然就跟著壹起陷下去嘍。”劉小胖笑著揭開謎底。
  地面塌陷:是自然或人為造成的,地表巖、土體,向下陷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壹種地質現象。地表巖石、土體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作用,如地震震動、降水向地下滲透、自重壓力、地下潛蝕掏空、坑道排水或突水、抽取巖溶地下水、水庫畜引水、礦山采空塌陷等,從而引起地面下陷。
  後世好好的柏油馬路,忽然塌了壹個巨大的深坑,吞沒車輛和行人。多半便是此因。
  “果真如此?”女刺客信不信,懂不懂,都無所謂。她不過是想要壹個答案。
  “圖紙在此,何不壹試?”劉小胖把建造地道的圖紙雙手奉上。
  劉備既給了答案,她此行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至於回去後,遣她來問之人滿不滿意,那就不是她要考慮的了。
  “那些工匠,莫不如……”女刺客舞動著環首刀,做了個下劈的動作。
  “不用。”劉小胖將工匠即將舉家遷入樓桑村的消息,說與她聽。
  “也罷。”女刺客深知,壹個抱著復爵為終極目的的漢室宗族,絕對會守口如瓶。至於那些個工匠,口風不緊,自有族規家法處置。這個時代,千萬別小覷了壹個宗族的力量。
  劉備募鄉勇三百。妳以為只靠他壹人之力?
  想想曹操陳留起兵,發矯詔討董,來投的都是哪些人!
  前面有說,涿縣地勢西高東低,起伏不大。所以,這片被溪水淹沒的河灣谷地,面積頗廣。
  粗略丈量,約莫百余畝。
  漢朝土地,二百四十方步為壹畝(465㎡)。畝產約莫三石。
  再考慮壹年只壹熟,產量確是不高。
  然,能有良田百畝,對劉備母子來說,已是足夠。
  百畝良田,劉備母子顯然無力耕種。
  於是,雇些人手就成了當務之急。
  問過老族長方知,這個時間,只能種晚稻了。
  十月熟者謂之晚稻(農歷十月)。壹般在芒種後播種,立冬前收割。所以後人才有“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菁。”之句。
  此時的涿縣,還沒有種植水稻的先例。聞名後世的‘涿州貢米’,始於南北朝時期。
  不管了。
  既是涿縣特產,早些年問世,也大差不差,八九不離十吧。
  時間掐的剛剛好,種稻的步驟也略通。
  問題是,北地無秧苗可插!
  這可如何是好!
  眼看日子壹天天的溜走。懷揣心事壹頭紮進廁所的劉小胖,當即與女刺客碰了個正著。
  “按圖中所繪,方法已試過。或許可行。”劉備交給女刺客的地陷圖,想必已被人拿去驗證。結果壹半壹半,有的能成,有的不成。所以女刺客才說或許可行。
  “地形、水土,皆有不同。成與不成,並無絕對把握。”劉備以手指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好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話真說到女刺客心坎裏去了。
  “妳之所需,不日便將送來。我要出趟遠門,妳,保重。”女刺客這是要告別?
  “保重。”話音未落,香風已去。
  剛出廁所,正見壹人挑燈立於角門前。
  可不正是公孫嵐煙!
  或許,女刺客的行蹤,劍絕已盡在掌握。之所以今日才挑燈出現,估計與女刺客的遠行有關。
  至於因何察覺,那就不是劉備能猜到的了。
  “可有事?”公孫氏柔聲相問。
  “無事。”劉小胖咧嘴壹笑:“睡覺睡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