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5章 寡人無情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比起薊人,歷年遷徙至此,不知前情往事。少時,此地還是督亢大澤,張寧便隨三墩,泛舟至此。築堤修渠,圩田造地。重建臨鄉城,新築南港。十萬樓臺,拔地而起。民眾漸多,車馬忽增。街衢閭裏,萬家燈火。從稀少人煙,到繁華鼎盛。張寧皆親眼得見。
  數年前,又扶柩南下,葬父林慮。
  彼時情形,歷歷在目。
  謂“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不知不覺,已將臨鄉視為歸宿。
  心念至此,忽覺薊都“臨鄉”之名,意味深長。臨,近也。
  劉備督造南港時,從東南向濩澱水路,引東西直渠,便是南港水路。時南港直渠,寬二十余丈。排建‘丁’字長堤,可對面泊船。後船運大興,二十余丈亦不足停泊大舡。於是將,南港面陳十裏水路,拓寬至百丈余。又倍增東西直渠,方才足用。
  以木蘭大舡,長二十六丈,寬六丈七尺八寸,為例。
  足可泊千艘。大小船只,周而復返。千帆競渡,絕非虛言。
  南岸津渡,西為官渡,東為民津。西為右,右為上。車駕列隊上船,使往北岸。
  “可是翼德?”遙見對岸來船,三叔這便喚道。
  張飛大笑:“是俺!”
  “對岸可是三叔。”張寧隔窗問道。
  “正是。”張飛笑答。
  先遣族中兄弟,義弟,遠赴林慮去接,今又遣三叔來迎。其中深情,張寧涓滴在心,匯聚成潭。
  寡人無情,三墩有愛。
  不言增益,衡量利弊。反與孤家寡人,談情說愛。愚不可及也。
  公孫王後,如有神助。嫡長子之所出,三百子嗣之嫡母。八王子,皆與家中諸姐所生。窺壹斑而知全豹。薊王情長謀遠,愛恨分明。
  除去和親大利,並優生優育。薊王鮮有縱情聲色,只為壹夕歡愉。先帝所賜宮中十美,仍豢養在洛陽殖貨裏,輔漢大將軍府中,十年如壹。南征北戰,東伐西討。各方所獻美人,不下數萬,乃至十萬。薊王皆婉拒。筆筆例證,何須多言。
  “弱水三千,只取壹瓢”。此瓢雖大,終有衡量。
  壹國之君,利益優先。
  “賢姪,壹路安否?”車落南港,三叔先言。
  “回叔父,壹路安好。”張寧本欲下車來拜,卻被三叔所止。三叔言,賢姪未入家門,豈能半途落腳。恐有不吉。神鬼之事,將信將疑。且口出三叔,張寧亦不敢違命。
  “九九重陽,王宮大宴。聞賢姪將至,王上既命我,前來相迎。”三叔豪氣不減當年:“若非忌二宮太皇當面,王上自來矣。”
  “小弟乃壹國之君,豈能君前失儀。”聞此言,張寧心頭壹緊。唯恐劉備大喜忘形,有失君儀。轉念壹想,當不止於此。這便稍得心安。
  五裏長街,轉瞬即至。
  臨鄉南門,巍峨聳立。九龍三柱,橫跨左右禦道。燈火通明,蔚為壯觀。有柱必有臺。條石堆疊,上下九階。環以臥欞石闌。穩如泰山。自銅柱下經過,無不心生震懾。
  薊人貴北。然百官十日壹朝,凡事不決,皆可面陳。百姓卻無有此權。故,薊王將九龍華表,立於城南置樓前。凡有不平事,皆可向柱下“九龍衛”伸冤。九龍衛,乃出門下繡衣吏,可直呈北宮瑞麟閣。
  九龍桓表,乃北都奇觀之壹。
  故中央禦道,又稱九龍長街。
  風清月朗,夜色正濃。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百官、姻親,皆已微醺。
  “茶亦醉人何須酒,書自香來何須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吟成白雪心若素,聞盡梅花香自真。昔日浣紗今日恨,玉人如許願相親。繁華過處終是夢,薄酒壹杯敬良人。”
  靈輝殿內,薊王起身,請太皇罷筵。
  “恭送太皇,恭送太後,恭送主公(王上)。”百官、姻親,同聲下拜。
  將入後殿。忽有少府女官,趨步近前:“稟主公,林慮車駕至矣。”
  “哦?”薊王喜上眉梢:“速去前殿相迎。”
  “喏。”王命不敢違。左右儀仗,這便移駕,奔赴前殿。
  “主公?”百官醺醺然,以為眼花。待定睛壹看,急忙駐足行禮:“拜見……”
  “免禮。”路過藪東守樂隱,薊王笑答:“事急從權。”
  不料樂隱酒氣上頭,瞠目言道:“我泱泱大國,天朝上邦。固若金湯,安於泰山。何急之有?”
  “樂公慎言。”壹旁遼海守郭芝,亦蒙眬醉眼,踉蹌上前。
  樂隱,瞠目結舌,猶未知所以然。
  “哈哈哈……”薊王長笑。
  百官亦遙指樂、郭而笑。君臣皆醉,其笑皆晏晏,其心有戚戚,其樂也融融。
  賈詡等人,居高遠眺。見猛張飛壹馬當先,引車駕馳入宮城。這便心領神會。壹切皆在不言中。
  “大哥!”張飛滾鞍下馬,跪地拜見。
  “三弟速起。”劉備把臂扶起:“寧姐姐何在?”
  “大哥且看。”張飛瞪大環眼,眼神示意。
  與劉備四目相對。窗內玉人,日思夜想,素服淚染。
  “速去。”見左右國相先行,中丞賈詡亦不甘其後。
  百官紛紛醒悟,急忙整理衣冠,快步下階。聚於薊王身側。
  不等王駕停穩,劉備伸手捉韁。西極良馬,隨即止步。
  劉備門前相迎:“寧姐姐,安否?”
  余光所及,忽見百官長揖及地。車中張寧,壹路擔心,終是大急:“小弟儀仗速回,不可有失君儀。”
  劉備笑道:“今日無有外人。”言下之意,家國天下。百官先是薊王家臣,後為薊國之臣。
  左右國相亦近前來拜:“拜見寧公子。”
  “二位國相速起,張寧豈敢受此大禮。”張寧急道:“小弟速回。”
  劉備這便笑道:“長夜已深,諸位先回。”
  “喏。”百官齊聲應諾。
  公車列隊入宮,將百官接回。
  薊王親自執韁,駕車駛往西宮殿前。張飛嘿聲壹笑,正欲上馬去追。卻被三叔壹把扣住手腕,瞪眼喝問:“妳去作甚?”
  “俺……”張飛如何能不醒悟。
  “哈哈……”眾兄弟,齊聲大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