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8章 斬旗奪船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壹聲巨響,碎木橫飛。
  明輪艦頂著鉤拒,攔腰撞入海賊船。黃蓋也是第壹次用此技。力道未能把控。去勢過猛,乃至“青銅拒”破體而出,直把海賊船腰斬。饒是有水密隔艙,亦擋不住海水漫灌。迅速下沈擱淺。壹陣浪花翻湧,只剩桅桿還頑強的伸出海面。
  趁兩艦連在壹起,左右橫海司馬潘鴻、朱蓋並後軍司馬淩操,領麾下精銳飛身上船。淩操手起刀落,將壹名宿賊砍翻。薊國船高,飛廬、爵室內弓弩手箭如飛蝗。為淩操等人保駕護航。
  壹眼掃過。攔腰撞入海賊船的明輪艦前甲板,皆有豪勇之士沖上敵艦,與海賊白刃戰。宿賊皆隨管承折在了雍奴城中,船上只剩老弱。被淩操領麾下勇士,壹路剁翻在地。斬旗奪船。
  清空甲板,撞入船艙。艙內雜兵紛紛跪地乞降,戰鬥隨即終結。
  然後放下明輪小艇,追殺那些正拼命遊向雍奴藪中的海賊。
  除去被橫海校尉旗艦,腰斬沈海的那艘海賊船,余下各船皆被薊國水軍俘獲。
  黃蓋壹馬當先,直撞敵陣。因用力過猛,“青銅拒”破體後,明輪艦巨大的船頭從破口處,硬生生擠入。船頭兩側巨大的橫向沖擊力,將整艘船攔腰撕成兩截。如同兩頭皆過載的蹺蹺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當中折斷,沈入海床。
  事實上。“青銅拒”的作用等同於魚叉。撞入船體後,與敵艦連在壹起。我方勇士便可白刃奪船。
  因船頭“青銅拒”位於水面之上,即便撞入敵艦,破損處亦在船身上部,不會令海水倒灌。若如黃蓋那般,將艦首壹同擠入,如何能不撐到爆裂。
  海船乃是海賊生存之本。這幾艘大船,用料工藝皆屬上乘。拖回去稍作改造,當有大用。新造壹艘船的成本,遠比改造壹艘船高的多得多。關鍵是,貨艙內的輜重賊贓,也是壹筆巨款啊。
  可惜了那艘沈船。好在是淺水,待拖船抵達,將艙內貨物打撈上岸,亦非難事。
  用清水胡亂洗去殘血,淩操這便趕來與黃蓋相見。
  黃蓋言道:“我已問過俘虜。海賊家眷皆在淳於水砦。此去青州,數日可達。司馬可敢與我同去?”
  “有何不敢?”淩操這便抱拳。
  黃蓋輕身前來,乃薊國宿將。深得薊王信任。薊國東西長而南北窄。又東臨大海。三千家海賊,當有數萬家小。皆是水上人家,或可為主公壹用。
  派出明輪鬥艦,與眾多小艇壹路追剿殘敵,又遣壹艘快船先入雍奴縣稟報主公劉備。待薊國機關船隊抵達,留左右橫海司馬潘鴻、朱蓋駐守防備,黃蓋這便揮師南下,渡海前往青州。
  劉備收到消息時,黃蓋已領軍啟程。海賊覆滅,營中只剩老弱婦孺。此時前去抄掠,正當適宜。想必水砦中亦積攢了足量財貨。心念至此,劉備又命機關船隊,就地修復海賊船破損。稍後便趕往水砦搬運人員財貨。再傳信平波水砦,派船接應。
  海賊整日抄掠往來商隊,奪人錢財。如今反被人抄了老巢,多年積攢,壹日付諸東流。待只身返回,目睹砦中慘狀,想必海賊管承,定會哭瞎眼。
  薊國海軍明輪艦,長三十六丈,廣九丈壹尺,高七丈二尺五寸,置樓三層,排設八輪,前後三桅,以畜力驅動,暗藏鉤拒(撞角)。可容兵士五百人,輜重五百石。若只裝貨,可改為千石商船。載重與船身結構、用料等密切相關。事實上,若單純以空間計,此船能容數萬石。奈何船身不足支撐如此重量。只需改進工藝,換用更堅固的木料,萬石海船也不是夢。
  明輪鬥艦,長十八丈,廣四丈,高五丈壹尺,置樓壹層,排設六輪,只設壹桅,以畜力驅動,無鉤拒,設弩炮,可容兵士二百,輜重三百石。同樣,若改進結構和用料,此船亦可裝萬石。
  時下造船,工藝多承自先秦。除水密隔艙外,諸如平衡舵、減搖龍骨、釘接榫合等技藝,還未出現。
  直到盛唐時出現“釘接榫合”工藝,才使船身強度大為提高。而先定龍骨,後定水底板,再是隔艙板,並在隔艙板與外板捆接處設肋骨的“船殼造船法”,要到宋時才出現。
  正因船體結構強度不足,才造成時下“船大載少”。無法合理利用艙室,裝運更多的人員和物資。
  當下,最急需升級的造船工藝,便是龍骨。
  忙碌數日,雍奴城內賊屍,這才打撈完畢。梟首後,無頭屍堆滿赤馬舟,送出城外,付之壹炬。見官吏往來尋覓,十分辛苦,城內居民這便自發下水打撈。趁屍體還未腐壞,打撈後運出城外焚燒。遠比待屍體腫脹浮出,汙染水體,產生瘟疫,危害要輕許多。
  實地看過後,劉備隨即修改了鐘繇的重建方案。薊王要把雍奴城,改建成壹座水城。類似後世的烏鎮:依河築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古色古香,美輪美奐。
  當然,時下喜造高樓。低矮的烏鎮,豈能符合我煌煌天漢‘以高為貴’的審美。這些濱水高樓,當如白湖水榭那般,盡起五重。
  壹旦城內深掘渠道,各家各戶老舊的海船,亦可盡數修復。城中水道,能令其自行出入。如此往來城外澤藪,通渠圩田,暢通無阻,與車馬無異。
  所謂眼見為實。雍奴藪“廣袤千裏”。東西為“廣”,南北稱“袤”,廣袤,乃是指面積。實地壹觀,並無劉備想的如此巨大。千裏大澤,乃是指“周千裏”而非“徑千裏”。
  鐘繇上疏所言‘’千裏圩田‘’,自然也是說的周長。
  百裏壹城,各自圩田百裏(半徑五十裏),需數城。此處唯壹擔心便是鹽漬。劉備已命人掘土看過,深層土壤並未鹽堿化。
  原因不難,數條大河日夜沖刷稀釋,便有海侵,水中鹽分亦會很快被沖淡帶走。更何況,此處附近有數條大河入海,淡水與海水相雜,鹽分本就頗低。正適合屯田。此處與地勢低窪,海水無法及時排出,久則成漬的安次,情況大有不同。
  只需等朝中六百裏加緊公文抵達,將千裏雍奴藪盡數劃歸薊國所有,鐘繇向往的千裏圩田,很快便將實現。
  待臨鄉機關船隊,由大利城出發,抵達外海。又沿藪中暗河,逆流而上,駛入城中。轟轟烈烈的大建,隨之展開。作為久居此地的雍奴漁家,又如何能不了解自家澤藪。先前多有戒心,又有巫祝阻攔,故不敢實言相告。如今心結盡解,民心歸附。豈還能藏私。這便將千裏雍奴藪中水情,事無巨細,和盤托出。
  劉備大喜過望。命善水能工按圖索驥,果然壹路通暢。
  還等什麽?
  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