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0章 輔車相依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三月,戊申,大將軍何進,封慎侯。以嘉許守護洛陽八關之功。平亂諸將封賞,亦隨之擬定。果如先前所傳。
  隴山,大震關。
  趁此良辰吉日,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與鐘存女豪的婚禮,如期舉行。
  浩浩蕩蕩的鐘存送嫁車隊,綿延數十裏。隊中皆是雙轅重車。單單駕車的河曲良馬便有數千匹。之所以如此沈重,乃因陪嫁之物,多是整塊整塊的昆侖山玉。
  西王母曾送穆天子八車昆侖寶玉的傳說,人盡皆知。今鐘存女豪出嫁,將族中歷代積攢的昆侖玉石搬運壹空。可謂價值連城。若單論價值,遠超薊王聘禮。
  奈何,價值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玉石有價,性命無價。饑腸轆轆時,自無法吞玉充饑。故曰美玉配君子。所謂君子,自無需為三餐發愁。
  正因有大智慧,女豪才將堆滿王庭,“華而不實”的昆侖美玉,悉數運來。充作嫁資。
  壹切如女豪所料。悉知陪嫁有百車昆侖玉時,薊王家臣豈敢怠慢。急忙遣屯守分水驛的張遼,親自領兵護送。
  女豪陪嫁車隊,先三日入住四海館。成親當日,繞行大震關城,再登隴山,入雲霞殿,行成婚大禮。
  壹路行來,沿途勞營羌人,自發接力送行。聲勢無兩。說是牢營,卻堪比壹城。說是牢城,卻又與沿途城邑,別無不同。略作思量,女豪這便醒悟。此,必是反客為主之計也。薊王假意流徙,卻真心收納。待四年刑期滿後,再將所辟良田美宅,平價售賣。令其就地安居。羌人必感恩戴德。如此壹來。日薪二百大錢,四年辛苦積攢,悉數吐出不說,還倒欠貲庫壹筆不菲的貸款。
  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從此往後,還不老老實實,做牛做馬,撫養子女成人。哪還有心思謀反!
  又所謂“光腳不怕穿鞋”,“死豬不怕開水燙”。老子嬌妻美妾,兒女成雙。家有美宅壹棟,良田壹頃。牛羊遍地,騾馬成群。衣食無憂,吃穿不盡。還要提著全家人的腦袋,隨妳謀反。妳怎不去死啊。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凡能吃飽飯,無人願提頭造反。
  種田的意義,便在於此。旁人種地,稱種田。薊王種田,乃真·種田。
  依羌人習俗。陪嫁之物,待到夫家地界,需公開示人。漢人實也壹樣。只不過“財不露白”。貴重嫁資多入禮箱,旁人不得窺視。巨物無法無箱。於是千輛大車,早早掀開蓋布。入懸樓列肆時,引驚呼聲綿延不絕。
  大塊金燦燦的狗頭金。整車紅似飛霞,晶瑩剔透的馬腦(瑪瑙)。還有百車半山橫雲,碧海霞光之昆侖美玉。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後人誠不欺也。
  至於各種奇珍皮裘,萬匹河曲駿馬皆不算。陪嫁之物,何止價值連城。
  饒是荀攸、李儒等人,亦紛紛登高俯瞰。
  各自笑嘆,我主大婚,從未蝕本。
  行走在隊列中的大小豪帥,皆與有榮焉。話說,遙望大震關城,無不心生敬畏。便是幕府車駕內的女豪,亦望而卻步。西傾山中,孤峰綿延無盡。然卻從未見過壹座,被鱗次櫛比的重樓,盡數栽滿的孤峰。
  路上行人,多是三十六部羌渠與十二部氐酋,贈與薊王的部族。還有投奔來的漢人,總數不下十余萬。卻皆著漢服,說漢話;行漢禮,書漢隸。舉手投足,與漢人無異。
  細細辨認相貌,確是我輩。大小豪帥這才信以為真。先前頗多顧慮,不想出山。今壹路得見,又起轉變。詢問同行戲丞,可否在大震關城定居。
  戲丞答曰:大震關人滿為患,恐無立錐之地。若不嫌棄,或可入住西阪“隴右大使館”。館區多重樓精舍,布局與四海館如出壹轍。正適宜居。且還可就地處理部落紛爭,何樂而不為。
  見眾人還有疑色,戲丞又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妨先入住四海館,再做定奪。
  眾豪帥紛紛點頭:如此甚好。
  話說,只住了壹日夜,眾渠帥便各自長籲短嘆。茍活半生。今日方知,何為天上人間。山中苦寒,老弱易染風寒。今冬病亡者,尤其多。若能得暖櫃取暖,入浴室沐浴熏蒸,再有良醫調理,適時進補,以羌人體魄,又豈能輕易亡故。
  這便下定決心,遷入使館安居。
  薊王大婚。除去家臣,涼州刺史部大小官吏,亦有禮單呈上。涼州刺史閻忠,先壹日,領麾下屬吏,齊登大震關道賀。
  晚宴時,閻忠舉杯試問:敢問主公,西涼官吏俸祿,可否與幕府比同?
  話將出口。在座西涼官吏,便紛紛側耳傾聽。
  劉備環視眾臣,遂了然於胸:“西涼官吏,與幕府屬吏常有公務往來。且各地牢城,大事小情,亦多有勞煩。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若無西涼官吏,從旁協助,各地牢城又豈能獨存。如此,除原有薪俸,當可在貲庫另食壹俸。補足與幕府屬吏食俸之差。”
  薊王壹句話,多食四倍薪。
  “拜謝主公!”閻忠領西涼官吏,離席下拜。
  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又所謂“生食漢祿,死為漢臣”。
  時下,領食誰人俸祿,尤其重要。
  從薊王處得食,亦是漢祿。
  食之無憂。但食無妨。
  閻忠無愧西涼名士。此舉大有深意。西涼各郡,郡守之選,皆劉備所募,又令閻忠代為上表。平時雖稱“王上”,實則“主公”也。今從貲庫再多領四倍薪俸,自當坐實主臣分屬。從今往後,西涼壹地,盡入薊王彀中矣。
  事實上。直至今日,陛下與朝中百官,仍視西涼為雞肋。
  為何?且看薊王填進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精力。羌人之所以不反,正因有利可圖。壹旦流徙期滿,又當如何,猶未可知也。故上至三公、大將軍,下至鬥食小吏,有識之士,多以為,薊王乃行緩兵之計。為平關東播亂,而穩住羌人。
  給了洛陽朝堂,四載難能可貴的喘息之機。
  “四載之息”。足以平關東逆亂。那時,即便關西播亂,只需固守大震關。關中大地亦固若金湯。
  陛下精明如斯,又豈能不知個中內情。
  這才口出“朕不學羌人”。因在陛下看來,薊王許諾的日薪二百大錢,根本不會兌現。
  劉備只能說,陛下想對了壹半。如今既得陛下五十億錢,又得黑山半壁積蓄。再加兩漢五銖源源不斷運抵薊國,轉運督亢粳米,薊國名產。還有東淩礦山銅鐵,陸續運來。劉備足可兌現。
  錢幣黑洞,已在不知不覺中,悄悄補全。
  洛陽濯龍園,華雲赤樓帛蘭船。
  “拜見皇後。”簾前有壹美人,落落初成,盈盈下拜。
  恍惚看到了十年前,清白無垢的自己。何後眸中忽生壹絲妒色,又悄然逝去:“小妹請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