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6章 不二之選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猛虎已至,群狼不遠。
  果然鷸蚌相爭,得利漁翁。又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洛陽內亂,八關不穩。終被關東所乘。雲臺上下,雙方各自收兵。隔空對峙,不再接戰。
  張濟、李傕等人,面如死灰,戰意灰飛。
  便在此時,又有飛騎,驚慌來報:“軍門都尉華雄,領五百王騎入宮。”
  薊王來矣!
  萬事休矣——
  遙見焰角王旗,孫堅遂止步於宮門。
  萬五函園衛,兵分數路入城。壹路驅散遊騎,張榜安民。機關兵車列隊,拼組楯墻障壁,將二十四街,各處路口,悉數封堵。尤其三千板楯神兵,由前西園上軍別部司馬,今函園助軍右校尉趙瑾統帥。橫斷街心,板楯與“玄龜甲車”機關(螳螂)臂勾連,可謂銅墻鐵壁。
  散兵遊勇,無處遁形。渾身掛滿金銀珠玉,不義之財,棄刃投降。
  薊國機關之利,何必多言。尤其洛陽內外,大路通天,壹馬平川。
  孫堅所部,自有上軍校尉馮芳,前去接濟。華雄直入宮門,勒馬雲臺。
  環視臺上臺下,刀槍並舉,兵卒密集。
  華雄朗聲言道:“都尉華雄,奉命解兵。”
  “解兵!”王騎齊呼。
  西涼亂軍,顧左右而起騷動。
  薊王虎威。無敢忤逆。
  見事不可為,張濟壹聲長嘆:“我等遵命!”
  言罷,棄兵跪地。
  西涼兵,棄甲丟盔,跪倒壹片。
  呂布亦命麾下棄刀,趕來與華雄相見:“王上今在何處?”
  “我主仍在國中。”華雄反問:“陛下何在。”
  呂布並未說破:“陛下已登雲臺。”
  “煩請車騎,登臺護駕。”華雄代行王事。
  “也好。”呂布不疑有他。
  “各部歸營,聽候發落。”華雄又道。
  “喏。”張濟等人,稍稍心安。
  洛陽二宮周遭,被函園八校,圍成水泄不通。後路斷絕,插翅難逃。唯北軍大營可供駐紮。上林軍遂壹並前往。
  稍後自有黃門宮人,打掃戰場,搬運屍骸。話說,自先帝崩後,洛陽屢經兵變,二宮血流不斷。黃門見多不怪。
  王允、呂布心牽董侯。見大局已定,遂親下密道,趕往馬市胡姬酒肆,與董侯相見。後經覆道,入輔漢大將軍府,權且棲身。
  孫堅引軍入西園,謹防西涼兵變。
  待袁紹引大軍,駐紮東郭粟市。
  戰場角逐,遂成政治博弈。
  此亦是時局之必然。無論戰爭,亦或和談,皆是攫取利益,不二之選。古往今來,莫不如是。無可幸免。
  粟市,袁紹大營,中軍大帳。
  “叔侄相爭,薊王何以裹挾其中。”袁紹驚疑不定。先前還言之鑿鑿,薊王恪守臣節,疏不間親,卑不謀尊,必不會出兵。言猶在耳,函園八校,已截斷洛陽二十四街,將南北二宮圈入其中。
  “聞乃出薊王太後之命。”袁遺答曰。
  “原來如此。”袁紹嘆道:“事已至此,該當如何。”
  “即來則安。”袁術答曰:“我等亦是奉命出兵。便是薊王,亦需以禮相待。”言下之意,關東聯軍乃奉壽春之命,討伐不臣。叔侄之爭,薊王親疏有別,自當慎重。
  “尚有五萬郡兵,上洛途中。粟市糧草足否?”袁紹又問。
  袁術笑答:“粟市積糧無數,足可支取。”
  “六百裏上疏陛下(合肥侯)。告知詳情。”袁紹言道。
  “喏。”
  與此同時。北軍大營,壹片唉聲嘆氣。
  大帳之中。張濟、李傕、樊稠、楊定,西涼四將,枯坐無言。
  小將張繡,起身問道:“敢問叔父,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張濟動了動嘴角,沈聲言道:“薊王自有決斷,我等又能如何。”
  “坐以待斃,非(大)丈夫所為。”聲出帳外。
  掀簾入內,正是史侯當面。
  張濟等人,急忙起身相迎:“拜見王上。”
  “諸將免禮。”史侯笑容不減,自居大位。
  張濟疑道:“王上何以,輕身至此。”
  史侯答非所問:“營門大開,無人戍守。便是三歲孩童,亦通行無阻。何況朕乎。”言下之意,士氣低落,全無皆備。若此時被人所乘,帳中將校,俱死矣。
  張濟面露愧色。急令張繡出帳,整備營事。
  史侯言道:“不瞞諸位,朕與叔父,早有盟約。待洛陽事罷,共分天下。或據大河,或分長江。先前,朕命衛將軍火燒城門,便為明示關東聯軍。”
  “原來如此。”張濟忙問:“如此說來,猛虎孫堅,並非強敵,反是盟友。”
  “然也。”史侯嘆道:“可惜薊王終歸是薊王。”此言半真半假。叔侄暗中結盟是真,然畢竟密謀,合肥侯是否明示關東群雄,尚未可知。
  張濟此時,已無從分辨:“薊王義膽忠肝,大漢壹藩。傳檄天下,無敢忤逆。”
  史侯輕輕頷首:“若能速戰速決,逼二弟禪位,歸國就藩。料想,薊王亦無有此舉。”言語間,略帶責備。壹夜攻伐,不分勝負。待天光大亮,為時已晚。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張濟抱拳問道:“敢問王上,如何補全?”
  “袁紹乃經旋門入關。八關余七,尚有守軍八萬余。”史侯問道:“尤其京東三關都尉,諸位可有往來。”
  “我等皆有來往。”張濟答曰。
  “關東,聯軍十萬,更加西涼兵亂。恐延禍上身,三關都尉,必寢食難安。宜當收歸己用,為朕助力。”史侯言道。
  張濟亦醒悟:“喏。”
  “營中兵甲幾何?”史侯又問。
  “不足三千。”張濟又答。
  “三千足矣。”史侯言道:“編為奇兵,以備後效。”
  “喏”張濟無有不應。
  上林苑,大營。
  曹操聞訊出帳,見來者正是主簿荀彧,不由大喜。
  迎入大帳,秘問詳情:“主簿何以料定,薊王行事乎?”
  荀彧答曰:“卑下,非料薊王,乃料時局也。”
  “西涼兵亂無果,今四方兵馬齊聚,洛陽時局,又當如何。”曹操求問。
  “敢問明公,陛下今何在?”荀彧不答反問。
  “聞已潛出宮外。”曹操答曰。
  荀彧壹聲長嘆:“果然如此。”
  曹操心中壹動:“主簿,此言何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