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1章 天下之結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翌日,另有舟船,自象浦逆象水,泊於船官口。
  正是狼牙修國主,受邀來見。
  環視船官口城港繁華,遠盛國都。狼牙修國主目露貪色。心中雖垂涎三尺,卻也無可奈何。薊王壹戰滅林邑。並取三十六小苑。船官苑中,壹草壹木,壹禽壹獸,悉歸薊王所有。薊王立界闕之處,周遭蠻夷,避恐不及,不敢越雷池。
  船官口,扼諸水要津。得水衡都尉,築堤穿渠,疏通水路。更加薊國造船術,日有精進。載重數倍於前。今可通,萬石商船。
  城港已連成壹體。扶南前朝遺民,拖家帶口,遷居於此。柳氏自出重金,請來象林寺工,督造薊式幹欄重樓,為其安居。遺民奔走相告,已聚十萬眾。船官苑中,澤浦多辟為良田,然仍不足食。所幸,蘭倉苑中,三登稻,季季大熟。舟船量販,豐衣足食。
  柳氏素仰慕上邦風貌。故苑中所置屬吏,壹概留任。仍歸治象林令董和。麾下屬吏,如象林詔獄、象林水司空、象林農官,象林三官,諸如此類。皆有署寺分立苑中。
  換言之。自扶南女王以降。船官苑,仍歸薊吏所治。季季所得,皆劃歸扶南女王名下賬戶。女王可隨支隨用。
  賓主落座。柳氏道明原委。
  聞,嶺南長史,船入金甌。不日當攜大軍,圍攻扶南。狼牙修國主,莫名驚懼。
  細問詳情。
  柳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見柳氏,言之鑿鑿。狼牙修國主,焉能不信以為真。
  柳氏本不疑有他。然見狼牙修國主,目光遊離,顧左右而言他。心中焉不起疑。這便將周公瑾面授機宜,娓娓道來。
  贈以兵甲、機關諸器。以堅其心。
  狼牙修國主,信誓旦旦,滿載而歸。
  不出三日。扶南,忽起奇兵。上突徐狼國,下襲狼牙修。將女王所贈,輜重兵甲,並機關兵器,抄掠壹空。
  柳氏此時方信,嶺南長史之言。
  遂舟入金甌港,登船來見:“何知狼牙修?”
  言指,徐狼並狼牙修,兼有通敵之嫌。何知,內奸必出狼牙修。
  孫策笑曰:“聞徐狼國,‘雖習俗裸袒,猶恥無蔽,惟依暝夜,與人交市。暗中嗅金,便知好惡,明朝曉看,皆如其言’。不知,然否?”
  “然也。”柳氏輕輕頷首。
  “知恥而交。雖唯利是視,然亦有信義。”孫策壹語中的。
  “長史,所言是也。”柳氏這便醒悟。商人重利,亦重諾。若無信義,為人詬病。如何能世代,交市不絕。畢竟,“得人錢財,與人消災”。徐狼,知恥而交。豈肯,自食其言。是故,管子曰:“誠信者,天下之結也。”
  “為今之計,該當何為?”柳氏心悅誠服。
  “女王何不,再予之。”周公瑾笑道。
  “此,亦是從事之計乎?”柳氏柔聲相問。
  “正是。”周公瑾,以禮相待。
  “如此,也罷。”柳氏這便依計行事。
  好言安撫,徐狼、狼牙修,二國主。柳氏又遣人,送去刀兵輜重,機關諸器。不料,三日之中。又為扶南奇兵,洗劫壹空。不等柳氏來問。金甌港,再有兵器輜重,滿載而來。泊於船官口津。
  周公瑾傳書,扶南女王柳氏,依計行事。於是乎,柳氏好言再三,寬慰二國主。三贈兵器,以慰之。
  謂,“事不過三”。兩次被掠。徐狼國,上下戒備森嚴。壹場血戰,扶南奇兵,鎩羽而歸。反觀狼牙修國,再傳噩耗。
  時至今日。柳氏如何能,不辨忠奸。傳檄怒斥,狼牙修背信棄義,通敵資賊。請頓遜五國,出兵討伐。
  頓遜五國主,有求必應。遂起聯軍,出頓遜海崎,攻入狼牙修國。又請薊國橫海先艂艦隊,封狼牙修麗水航道。如徐狼、葉調等,盟國,亦遣別部,共擊之。
  眼看,“雙拳難敵四手”。狼牙修國,十萬火急,求救扶南國。
  得數萬套,薊國兵甲。並諸多機關兵器。扶南國,士氣大盛。且早已探聽虛實,嶺南長史,不過區區六千兵馬,故未曾裹入此戰。
  自以為無敵。
  遂遣國中精銳,皆披薊國兵甲,並戰象千頭,拖行機關兵車,南下馳援。
  距南州雨季,尚有月余。壹月之中,孫策需定下大局。故周公瑾才出此,“垂棘猶是·馬齒徒長”之計。謂“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周公瑾,使柳氏贈諸國,輜重兵甲,為辨忠奸乃其壹。為連環計積勢,乃其二也。
  扶南不明就裏,果然中計。
  兩軍對壘,頓遜並狼牙修國境。
  見扶南數萬大軍,堅兵利甲,氣勢洶洶。扶南女王柳氏,不由膽怯心生。畢竟女子。且自幼逃難,茍活於異國他鄉。何曾見過如此陣仗。
  “長史、從事,何在?”柳氏強壓心頭驚懼,竊問心腹。
  “長史、從事,未至。”心腹,顫聲答曰。
  “如何是好。”柳氏壹時,心神俱亂,手足無措。
  便在此時,忽有斥候來報。言,嶺南從事,有錦囊送到。
  柳氏速命人,取來壹觀。
  “這……”細觀周公瑾手書。柳氏等人,面面相覷。
  便有心腹,試言道:“從事,莫非笑譚?”
  “慎言。”柳氏斥責。
  兩軍陣前,豈有兒戲。何況計出,周公瑾。
  “女主,何不壹試?”另有心腹進言。
  “也罷。”默記錦囊妙計,柳氏遂驅車陣前。
  大旗下,見扶南女王柳氏。扶南大軍,稍起異動。然,畢竟篡位已久,女主勢弱遠遁。久不在國中。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聞扶南大將,厲聲呼喝。扶南兵卒,遂穩住陣腳。
  遙見扶南軍陣,果如周公瑾書中所言。象兵居中,兵器先鋒,輜重壓陣,兵卒散布其中。
  柳氏心中稍安,這便換做扶南語,慷慨發聲:“家奴篡逆,弒主竊國。‘滔天虐民,窮兇極惡’,‘人得而誅之’。爾等,助桀為虐。不懼,身受天譴乎?”
  聞此言,扶南大將,仰天大笑。
  扶南兵卒,亦哄笑連連。若真有天譴,女王又何必,亡命異國。
  待敵軍笑罷。
  扶南女王,不為所動:“利刃襲君,引火焚身。汝敢捉刀壹試乎?”
  “有何不敢!”音猶在耳,扶南大將,奮然抽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