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4章 買壹饒壹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饒妻制”,或屬於“收繼婚”範疇。要說與時下漢人“多妻制”最大的區別。
  便在“饒”字上。
  後世有民諺俚語:“買壹饒壹。”饒,既有“多”之意,又含“免費贈與”之意。換句話說,“饒妻”,乃免費繼承,不用花錢得來。
  父死,長子繼承後母為妻。後母變長嫂。待長兄亡故,次弟遂繼長嫂為妻。如此次第相傳。
  再深入思考,可知在羌人習俗中,“妻”和“牛馬”具有類似的財產屬性。屬於個人,或整個家庭的財產。自不可便宜外人。
  三日後,韓遂遣人送來降書。攜麾下涼州義從,並三十六部羌渠,降漢。
  劉備這便好言安撫,讓韓遂暫領“護羌校尉”節制諸軍。
  “護羌校尉壹人,掌西羌事務,秩比二千石。”治於令居縣。屬官有長史、司馬各壹人,皆秩六百石。又有護羌從事等。
  得二千石高俸,又手握兵權,韓遂焉能不喜。比起金城太守,護羌校尉,亦不弱半分。
  至於讓出金城關及金城,協同西域聯軍東進。略作思量,韓遂這便慨然應之。原因不復雜。斥候早已來報,西域聯軍已修復洪池嶺長城。就現有時局而言,金城關已失去意義。
  因為西出無門。
  今若出逃,唯有東西二向。向東有大震雄關,向西有洪池嶺長城。金城關已無實際意義。
  洪池嶺,聯軍大營。
  “二桃三士。第三人,乃是邊章。”臧霸仍有疑問:“叛軍六將,除韓遂外,尚有五人,為何是此三人?”
  戲誌才答道:“五取其三。王國必死是其壹。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宋建,皆二取其壹。”
  “原來如此。”臧霸理解了:“北宮伯玉、李文侯乃黃巾渠帥,留下壹人,斬首棄市,乃為令韓遂與黃巾賊決裂。邊章、宋建二人中,為何留下宋建?”
  不等二位都護府丞作答,臧霸已幡然醒悟:“安玄。”
  “安玄入邊章軍市安營紮寨,韓遂豈能不起疑。故在韓遂心中,與其暗奪‘金城太守’之位者,必是邊章。”臧霸嘆了口氣:“殺壹留壹,果有大玄機。”
  轉而壹想:“北宮伯玉、李文侯,殺壹留壹,乃是要韓遂與黃巾賊決裂。邊章、宋建殺壹留壹,又是何故?”
  “哦?”見臧霸竟能舉壹反三,兩位府丞相視而笑。李儒答曰:“此乃無雙連環,第四環。”
  臧霸也是練出來了:“敢問二位府丞,如今之計,又當如何?”
  “明日拔營,前往金城關。”
  謀略非武人所長。陣前殺敵,方可壹展所學。臧霸奮然抱拳:“喏!”
  隴山大震關。
  關城大堂。
  幕府文武齊聚。
  雕零渾自跪堂前。
  由左丞荀攸,誦讀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令:“雕零渾為前軍假司馬,秩比千石,‘銅印黑綬’。另賜黃金五百兩,兵甲壹套、戰袍十件、四季朝服及西極良馬壹匹。”
  “臣,領命!”雕零渾拜謝。便有繡衣吏捧來兵甲、戰袍,為其披掛。待裝束壹新,雕零渾再行軍禮,落座在前軍校尉關羽身後,與前軍司馬蔣欽並列,居於下首。
  正因有軍假司馬的存在,劉備便又將,軍司馬俸祿,提升為“秩千石”。
  麾下人才濟濟,單憑劉備輔漢大將軍的萬石俸祿,顯然是不足夠的。萬幸他還是薊王。擁有鑄幣之權。自然出得起。
  “帶宋建。”劉備壹聲令下。便有繡衣吏,將壹身囚衣的宋建帶上堂來。
  “堂下所跪何人?”劉備明知故問。
  “罪人宋建,拜見薊王。”宋建伏地行禮。
  “既稱‘罪人’,何罪之有?”劉備又問。
  “夥同三十六部羌渠謀逆,乃夷三族之罪。”宋建誠實作答。
  “既知罪重,為何謀反?”劉備三問。
  宋建慨然壹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薊王少時亦白身,後因軍功封王。我亦是漢人,與王上少時別無不同。投身從戎,為涼州義從,便是想以身報國,封妻蔭子。奈何屢有戰功,卻不得封賞。這便激怨而反,殺上官投賊。”
  宋建遭遇,可比潘鴻朱蓋。
  劉備不置可否:“時至今日,如之奈何。”
  “猶死而已。”宋建答道。
  “家小又當如何。”
  “王上……”宋建咧嘴強笑,卻不禁淚流:“當自決。”
  剛受封前軍假司馬的雕零渾,這便起身奏道:“啟稟主公,宋建乃漢人豪強,在氐、羌、諸胡中,甚有威望。可否……”
  “可否如何?”劉備笑問。
  見前軍校尉關羽,亦側身回望,雕零渾這便咬牙道:“可否令其立功免死。”
  劉備輕輕點頭:“公達以為如何?”
  “或可壹試。”荀攸答道。
  “元皓以為如何。”
  “當從左丞之言。”軍司空田豐起身答道。
  “公予?”劉備又看向軍正沮授。
  “臣,附議。”沮授亦起身答應。
  劉備略作思量,又問宋建:“若能活命,可願壹試?”
  “若能活壹家老小,宋建便將項上人頭送與王上便是。”宋建抱拳答道。
  “如此,可先退下。”劉備揮手,示意繡衣吏將宋建押下。
  返回監牢,宋建壹路忐忑難安。自被縛於榻上。便已心存死誌,故能坦然面對。如今忽現活命之機,驟生波瀾,心氣難平。
  在監牢榻上,輾轉反側,苦熬壹日夜。
  翌日午時,幕府左丞荀攸與前軍假司馬雕零渾,終進監牢。
  “宋建聽封。”
  短短四字,卻直令涼州豪傑,涕淚橫流:“罪人聽命。”
  荀攸將勑令(敕令)徐徐展開,朗聲誦讀:“封,宋建為金城西部都尉,即刻奉命出發,戴罪立功。”
  秦有郡尉,景帝時更名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軍事,維持境內治安。今漢因之。每郡置都尉壹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內東西,或南北。
  金城郡便設西部都尉。屯駐龍耆城。龍耆,又作“龍支”、“龍夷”。新莽時為西海郡治。和帝時在此築龍耆城,此後,金城西部都尉皆屯此。
  敕令上涼州刺史大印,自然不會作假。涼州刺史宋梟,早已唯薊王馬首是瞻。從他之處,討要壹個金城西部都尉,何須薊王出面。幕府左丞荀攸,便可手到擒來。
  雙手接過刺史敕令,宋建強壓心頭狂喜,沈聲問道:“敢問左丞,王上要我如何行事?”
  不提刺史,只說薊王。宋建果然識時務。荀攸隔監笑道:“只需如此如此……”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