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7章 兇神惡煞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恰逢天將露白,薄霧晨光。
  壹日壹夜,水米未進。驟然得脫,渾身上下,無處不酸痛。不及多想,諸將走馬叫門,聲嘶力竭。
  砦門徐徐開啟。奮起余勇,壹擁而入。
  但見壹將,橫刀立馬,攔住去路。吞光神鎧,塗搪釉紋。正是四兇之窮奇。
  “呔!此營已歸我主。鼠輩速下馬乞降!”
  大喝壹聲,晴天霹靂。便有驚馬,口吐白沫,四蹄跪地。
  果然,兇神惡煞。誠然,奔走壹日夜,人馬皆已成強弩之末。
  “我等願降!”不愧是剎帝利貴種,竟能聽說漢話。為人為己,省去諸多麻煩。
  至此。十國連兵,悉數覆滅。
  迦征伽羅,伽郎婆大營。乃聯軍在迦征伽羅國,廢棄王宮上,原址所建。遠比沿途草創行營,更加堅固。牙門八將,馬超、張遼、龐德等人,皆領兵在外,收攏敗軍。
  張郃、華雄、許褚,各據敵營。得糧草輜重無數。二十萬多摩梨友軍,亦收獲頗豐。
  俘虜或就地關押。或順下枝扈黎大江,運往臨江城,督造江曲港。
  三日後,各營上報。
  收降戰俘,十之七八。余下或戰死途中,或逃入密林,不知所蹤。
  聖河旗船,文武分列,薊王居中。
  見書報,張郃、華雄、許褚,三將各據敵營。然,馬超、張遼、龐德,三將卻隱匿行蹤。
  薊王遂問:“孟起何在?”
  軍正沮授答曰:“或已入瞻波王城。”
  薊王如何能不醒悟:“必是假敗軍,詐開城門。如子龍、叔至。”
  “主公明見。”沮授笑道。
  “文遠、令明,今何在?”薊王又問。
  “二將正攻摩揭陀。”沮授答曰。
  兵貴神速。趁列國聯軍潰敗,無暇他顧。更加軍情,尚未傳回。此時行事,必收奇效。
  摩揭陀王城,《佛國記》作“巴連弗邑”,《大唐西域記》作“波咤厘子”。王城,梵語乃“波咤厘子”之意。“波咤哩”為身毒花樹之壹種,故意譯“華子城(華作‘花’解)”,又訛為“華氏城”。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殑伽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裏,荒蕪雖久,基址尚在。”
  時下,乃身毒第壹大城。“周七十余裏”,環以深壕。城墻有五百七十座城樓,開六十四座城門。皇宮花園,豢養孔雀,綠樹成蔭,金碧輝煌。稍後又為笈多王朝都城。待唐玄奘西遊時,華氏城已荒蕪。
  正因華氏城,扼據要津,墻高城闊,易守難攻。自孔雀王朝時,摩揭陀國便遷都至此。於是軍正沮授,遣張遼、龐德二將,合力攻取。只需俘其王室,可不戰而勝。
  “貴霜大軍何在?”薊王必有此問。
  軍正沮授答曰:“或已南下。”
  “哦?”薊王遂問:“何以知之。”
  沮授遂上呈壹物:“主公且看。”
  乃是壹枚造型極不規則之“打壓幣”。正如薊王西域所見,於闐王私鑄之二體錢。
  沮授所呈,幣型亦仿貴霜錢幣。制造工藝,大致相仿。先鑄錢坯,再趁熱打鐵,利用模具,於正反面,敲打出銘文與圖案。
  區別便在於圖案。此幣上鐫船只。寓意海上貿易,因海而興。
  薊王這便醒悟:“可是百乘王。”
  話說。身毒列國,多為城邦制。各國疆域,因時而變。且所謂“滅國”,也多為並入,或羈縻於別國。兼並小國,為大國,可稱王朝。如孔雀王朝、巽伽王朝、笈多王朝等。待王朝覆滅,列國分離,小國又得以復國。如此反復。
  毋需壹統身毒全境。便是南北分治,亦可並稱為王朝。如時下,中南部(德幹)高原,另有“百乘王朝”。其王名喚:耶若師利·薩陀迦羅尼。
  “正是。”沮授答曰:“貴霜王欲滅百乘,奪其海港。”
  “原來如此。”海上貿易,獲利之大。薊王心知肚明。許正是薊王立江表十港,辟海外荒洲。串聯中繼港,以通海西之種種舉措。令貴霜王,危機之感,油然心生。
  若令薊王如願攻取,身毒東西沿海,全部重要海港。續接身毒半島珠串,連通海西,遠至羅馬。另辟海上絲路。將貴霜乃至安息,悉數拋於身後。
  海上貿易,獲利之豐,遠超陸運。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如此壹來,陸上絲路,必然衰敗。商人紛紛,改走海路。
  失去絲路流金哺育,貴霜亡國在即。為今之計。唯取身毒西海岸,諸多良港。占據先機。如此,待薊王鑿穿海上絲路,貴霜亦足分壹杯羹。
  如前所言。時下言“行海路”,皆是沿海航線。除薊國機關巨艦,普天之下,諸國皆無掠海航行之能力。唯順延海岸,與各港之間,次第航行。斷不可跨洋遠航。
  換言之,攻滅百乘,得身毒西部海岸平原,及貿易良港。乃貴霜此戰,誌在必得。
  果不其然。
  舍衛城,祗樹給孤獨園。
  便有高僧,奔入大殿:“貴霜兵分二路,各起十萬大軍,攻入身毒。”
  “二路何為?”馬鳴菩薩遂問。
  “壹路,由貴霜王親率,入北身毒。二路,由副王所率,斜驅‘摩訶剌佗國’。”高僧答曰。
  馬鳴菩薩,心領神會:“壹路,乃為與薊王會師。二路,欲取塞人海港也。”
  “摩訶剌佗國,久為塞種所占。其王,本羈縻於貴霜。然自樓陀羅達曼壹世(Rudradaman I)薨後,國力日衰。後數敗於百乘。國境大半淪喪。尤其沿海富庶之地,盡為百乘所得。貴霜兵分二路,副王斜驅摩訶剌佗國,必與塞種,合兵而擊也。”高僧言道。
  “當是如此。”馬鳴菩薩,仍無動於衷。
  高僧鬥膽進言:“今十國連兵已敗。北身毒,必歸薊王所得。若百乘再敗,身毒滅國矣。”
  馬鳴菩薩,壹針見血:“貴霜非為滅百乘。乃為斷薊王海上商路也。”
  “原來如此。”高僧幡然醒悟:“既如此……”言下之意,若行挑撥離間,貴霜王與薊王,可反目成仇乎?
  “此事,非佛門弟子所為。”馬鳴菩薩,不容置疑。
  高僧,知難而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