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8章 搶占先機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王太後,遂以心腹之言相告:“妹妹當知。海外寄田,壹年三熟。壹畝便當大漢三畝。僥外荒洲,皆無主之地。先占先得。於家於國,皆有大利,如何能輕棄。”
  “長姐乃憂,為他人所先。”太史慈母言道。
  “然也。”王太後言道:“先前皆不知其利,故棄如敝屣。今已人盡皆知。必有人不甘其後。若為我兒所得,當比薊國,授之於民。然若為他人所得,必據為己有。先帝曾言,天下十分,漢室三分,豪強七分。然萬千黎庶,卻無壹分。海外荒洲,縱廣袤十萬裏,若為豪強所得,又與民何益?”
  “長姐所慮,我等不及。”時至今日,二位義王太後,方知王太後苦心。
  “家國天下。今我兒並土封國。尚未能富有四海。聞徐豫諸王,廣造海船。其用意,不言自明。若不能先發,且又後繼有人。不出百年,海外荒洲,當又如今漢這般。天災人禍,群盜蜂起。萬民饑流,十不存壹。”王太後素有遠見。
  大航海,因薊王而興。寄艙劵,寄田券之利大,天下皆聞。漢室宗王,豪門大姓,躍躍欲試者,多如過江之鯽。徐豫諸王,大造薊式海船,順下南海,搶占荒洲之心,昭然若揭。
  毋論其他。壹季三熟,足見利大。大漢農耕立國。本以為僥外皆蠻夷。如塞北,西域,多不宜耕作。豈料薊王首開海外屯田之先河。先立港津,再圈其地。而後支渠四通,圩田築堤。向化島夷,充填勞力。薊人寄田,可謂耕壹余九。壹本萬利。
  然,如何搶占先機?
  大漢家國天下。天子居首,諸國次之,諸侯再次。此乃自上而下,三級封建體系使然。
  換言之。薊王圈占,唯天子可取之。諸王、諸侯,皆不可染指。即便薊王壽終正寢,與世長辭。推恩之下,諸王子下承封國。與二代薊王,乃兄弟之邦。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便是天子,亦需細掂量。
  更有甚者,天子賜九龍柱華表。授薊王開疆並土之權。凡所占荒洲,皆可並入封國。
  “今漢封國,多不過壹郡之地。若以壹郡之地分割,百子足夠乎?”王太後有聲擲地。
  眾人這才醒悟。郡國地有所限。
  便是薊國,亦不過並六縣為國。論大小,亦不出壹郡之地。“郡國”二字,不言而喻。今漢封國,皆循此例。無有例外。
  再深思。天子雖授九龍華表,許薊王開疆並土。然薊王又豈能擅自僭越。大肆吞並,授人以柄。唯有化整為零。郡國分割,授於諸子。
  “唉……”倍思前後,二位義王太後,這才遲遲醒悟:“無怪先前,洛陽朝堂屢次增封,王上皆婉拒。”
  “此,便是臣節。”王太後言道:“君有所賜,臣有所辭。”
  “如何分辨?”太史慈母問道。
  “率由舊章,蕭規曹隨。”王太後答曰。
  “原來如此……”眾皆有所悟。
  今時今日。薊王尚不便將廣袤海外領土,並入封國。唯分封諸子。如此壹來,為搶占先機,必行螽斯衍慶,多生多育。
  遲恐不及。
  誠然,待三興漢室,登基為帝,自當百無禁忌。
  然王太後並國中肱股重臣皆以為,宜當雙管齊下。三興漢室不可棄,人倫大事不可廢。
  只限壹郡之境。三百子嗣,占地有限。確實力有未逮。
  更何況,薊王後宮,多宜生養。三百函園姬,三百雲霞衛。更有五千西園妃。
  西園妃,出身六宮采女:“六宮采女凡數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鄉中閱視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長壯皎潔有法相者,因載入宮,謂之采女也。”
  先帝又擇年十四至年十八,姿容上佳者入西園。皆裙下開襠,以便臨幸。待先帝崩,新帝合肥侯,遂將西園采女盡數驅離,守先帝陵。
  得何後赦免,擇優入園,號西園妃。
  如此層層擇選,品貌俱佳,皆稱殊麗。試想,先帝王美人,先前亦不過西園采女之壹。若非母憑子貴,如何能萬花叢中,出類拔萃。
  饒是如此,薊王依舊婉拒。
  足見,美色難動其心。誠如薊王所言,與國無利,不言和親。
  壹國之君,豈只徇私欲,而不言利益。
  或有人言,多生多育,亦於國有利。
  薊王必駁斥。若只為生子,何須五千西園妃。
  待覓得良機。薊王當與後妃、禦姬共育。
  再者說來。十年之內,開海外三百郡國,足矣。以壹州十郡計,再開三十州,並入漢土。薊王憑壹己之力,足可問心無愧。
  母親所思所想,亦出先見之明,當無可厚非。
  然薊王亦有所慮,不可強為。
  值兩漢之交。乾坤板蕩,社稷傾覆在即,如何能過於分心。待萬事俱備,何愁春風不度,空懸玉門。
  十二月中。
  薊王攜百官,送上計使團赴京。
  大河冰封,輕車而行。自王城出發,順下官道。不出十日,足可抵達函園。靜待正月旦會,百蠻貢職、眾郡奉計。
  聞薊國上計使團動身。
  朝野上下,春風洋溢。
  竊據高位,寢食難安。薊王奉獻如舊,默認董侯坐穩大位矣。董侯雖年幼,亦頗識大體。六百裏傳詔沿途亭舍,萬勿輕慢。
  九億四千五百萬。錢鈔各半。
  饒是萬歲塢中積銅如山,董卓亦整日牽腸掛肚,提心吊膽。生怕變生肘腋。
  須知,今時朝政皆出魚梁臺。百官俸祿,宮廷用度,乃至三公九卿,各項支出。皆由董卓擔負。俗語曰,“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困守洛陽八關,百裏之地。便是掘地三尺,竭盡所能,亦坐吃山空無疑。得薊王獻費,則無憂矣。
  函園瓊臺裏,左中郎將府。
  “夫人留步。”見夫人登車,便有典事監奴,跪地相勸:“將軍有令,府中人等,皆不得擅出。”
  嚴夫人不悅:“將軍乃我夫,豈與家奴比同?”
  “這……”監奴頓時語塞。然卻依舊擋在車前。
  嚴夫人言道:“此去白馬寺,見過家父便回。速速讓開。”
  “遵命。”監奴不敢忤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