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17章 甄選女官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牛皮革甲制造,和鼉龍甲相仿。生皮髹漆,然後合甲、裁片、穿孔,編綴成甲。再髹漆兩遍。所用漆亦混入碎搪瓷。雖不能說刀槍不入,壹般弓箭刀槍卻皆不在話下。
  再在前胸後背,大腿肩膀,手臂頭盔,覆蓋壹層細密的鎖環。即比武卒的搪瓷劄甲輕便許多,防護力也足夠。這種新式甲胄,被劉備命名為:鑲環革甲。簡稱鑲環甲。
  制成的全套樣甲,總重四十斤(10公斤)。正當其用。
  為突出山蠻特色,革鞮瞀上插短雉翎。盔沿由斑斕虎豹碎皮鑲嵌壹圈。披膊、護腕、護腿、腰帶皆有虎豹皮裝飾。
  鎖環亦不難。先將花鐵鋼錠熔成鋼水,倒入失蠟熔模,澆鑄成二分粗細(0.5厘米)的鋼條。再用拉絲機拉成均勻的鋼絲。然後圍繞壹根事先鑄好的圓形鋼條,壹圈圈的盤繞成環。再依次將每壹環剪斷,制成編織鎧甲需要的鎖環。縱橫編織成甲衣,再由牛筋皮條繃緊成壹個平面,斷口朝外定固。最後壹步最為關鍵。將冶鐵坩堝內的赤紅鋼水,依次‘點’在鎖環斷口處,融合成整環。待冷卻後打磨。邊緣包裹麻襯皮革,便可成甲。
  鎖環甲懸垂,基本靠雙肩承重。不如劄甲能均勻承重。故而固定在革甲之外。
  見鑲環甲能禦鋒矢刀劍,且甚是威武。周泰蔣欽麾下水賊,亦紛紛披掛。遠遠看去與淮泗山蠻無異。都是淮泗上兵,同吃同住。兩位軍候賞罰分明,皆是年少英豪,正是對路。分列伍什屯曲時,只論勇武,不論蠻漢。不多久,上下皆服。
  兩千人的無當飛軍,長刀短匕,弓弩齊備。還背持壹面特制小盾。小盾與鉤鑲中央圭形鑲板大小相仿。只不過將圭形變成了圓形。堅木包鐵,訂滿銅釘,用於防禦。
  先時,劉備只讓周泰蔣欽,各攜五百兵士進駐酈城。兩千人的無當飛軍,倒是有半數駐紮在演武場,相互輪換進駐酈城校場。兵甲武具不齊是其壹,怕兵多出亂是其二。讓演武場諸將輪番操練,磨去桀驁匪氣是其三。故而每過壹旬,便輪換壹次。如今兵甲齊備,軍紀嚴明,正當大用。
  兩千人守酈城,似有些浪費。
  但考慮到酈城乃是臨鄉西境門戶,囤積重兵也算妥當。
  酈城長郭芝,治理有方,善處蠻漢沖突頑疾。被兩位家丞稱為:能吏。
  出自《漢書·張敞傳》:“望之以為敞能吏,任治煩亂,材輕,非師傅之器。”所謂“能吏”,便是指嫻於吏道,善於解決棘手難題。對本身德行不做評價。能吏也可能是酷吏,也可能是循吏。只論為政之能,不論人品德行。郭芝世代釀酒,舉止頗多灑脫恣意。得此評價,也不算委屈。
  臨鄉南境,劉備準備在大利亭所轄,選址築壹座新城。名字就叫大利城。如今還只存在於圖板上。人手不足是其壹。其二嘛,南境壹望無際,全是水澤。築城與否,如今對安全別無差別。
  等圩田到此,在築城不遲。
  築城在時下,並不新鮮。不僅是新封的諸侯。老諸侯王為子嗣裂土封爵,子嗣到了封邑,亦多築城。便是大軍在外,也會擇地築城下寨。用於固守。諸如在緊要處築山寨水砦,更是常例。
  唯壹區別是,許多沒有存在價值的築城,多會拆除廢棄。但卻留下了相應的地名。比如劉備的陸城,馬賊藏身的宜城,被朝廷撤除的臨鄉城,等等。
  劉備所築新城,皆有大用。廬江大別山蠻舉族北遷。還有招募的淮泗精兵的家人宗親,左鄰右裏,甚至九族齊聚皆往樓桑而來。估計來自淮泗的百姓,不下十萬。
  且蠻漢各半。
  滯留在幽州的青冀流民,也紛紛來投。劉備自然要收留。
  好在連年大熟,邑中百姓存糧頗多。劉備又托遼東田韶,蒼梧士異,安平崔均,三家齊販米糧來樓桑。以備缺糧之危。
  事戒不虞曰知備。
  所謂“備預不虞”,就是提前做好防範,以備不測。
  老族長以‘備’改劉三墩之名,果然大有深意。
  劉備處處行動在前,以備不虞。也正應了他的名字。
  臨鄉侯亦是侯。劉備年紀也未能及冠。於是少君侯的尊稱,也就不會變。樓桑邑是真繁華。聖上許下‘便宜行事’的臨鄉侯,是真少年英主。不僅年少諸事廣為流傳。就連南下平亂經歷,亦漸被人熟知。
  火攻破敵,殺賊立威。募兵伐賊,誅惡滿門。北地盡知。還有那句:“我家待妳如何?”
  此乃英主之姿也。
  瞞報事小,反叛事大。故而攻破塢堡,不問家奴田畝,只問因何造反。
  端著漢家的飯,還要砸漢家的碗。此乃國賊。不殺妳殺誰?
  單此壹問,便堵悠悠眾口。朝堂上下更無片語只言。
  除去募兵所費銅錢,抄沒所得盡皆封存。便是從九江武庫支取的兵甲武具亦盡數歸還。只帶走了招募的青壯和家眷。“進退有度,左右有據”。如此磊落,可當英主否?
  朝堂暫且不論。少君侯在涿郡,早已人盡皆知。
  正在書房研究如何設計水稻插秧機的劉備,被公孫氏喚到樓下。
  壹樓大堂。母親和兩位義母,並排而坐。身上華服皆是進爵鄉侯時禦賜。母親素手改來,分與兩位義母。兩位義母正用熏籠香爐為劉備烘衣。身旁樂伎輕擊編鐘,雅樂清幽。
  劉備入堂拜見母親,義母。
  兩位義母目光炯慈,視如己出。
  待劉備坐定,母親這便開口:家中婢女、樂伎、舞姬、侍醫,頗多。公孫氏分管內外,頗為辛苦。為娘便想募壹家令,分理家事。
  劉備拜夏馥為家令壹事,只有恩師和幾位大儒悉知。府中皆不知道。母親想招募家令也是情理之中。
  家丞既能分與耿雍、崔鈞二人,家令亦可。劉備這便說道:母親可有合適人選?
  母親笑道:公孫氏薦壹人。此人妳亦認識。便是白湖水榭沈月閣主,士異。
  劉備不由壹楞:士異乃世家大族之女,豈能為侯府家令?
  母親輕輕點頭:所以便讓妳去問問她,是否願意。
  原來如此。劉備這便點頭:好。我這便去問。
  拜別母親、義母。劉備這便出府,趕往白湖水榭。
  時下,女官有很多。
  漢代女官可分為宮妃、宮官等。宮妃自不必說。宮官則包括:女尚書、女禦長、女史、女侍史、女騎等。除此之外,還有諸園貴人、女師、女醫、女巫等。漢代女官體系完整,品位眾多,與當時官制相呼應。
  侯府儀同宮廷。
  母親說要募女家令。卻也符合規制。
  只是,為何是士異?
  且還是公孫氏推薦。劉備百思不解。然母命不可違。這便急急忙趕往白湖水榭,去請士異。
  挑簾壹看,烏蓮也在。正對鏡梳妝。
  劉備竟不知她已是披肩長發。
  聽到步履聲,烏蓮輕輕轉動銅鏡,見是劉備陡然壹喜。又隱隱有些心慌。
  動靜雖小,又豈能瞞過士異。
  這便笑著相問:來者何人?
  劉備長揖行禮:正是小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