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4章 兄弟合謀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好壹個,外疏間親,取禍之道。”聽張松言罷,史夫人笑贊。
  與“疏不間親”,其意相反。“外疏間親”,言指荊州別駕蒯越,以外臣身份入蜀,離間劉焉與史侯,漢室之親。
  為取信史夫人並史侯。蒯良不惜自汙清名。
  於是乎,據張松所言,因荊州別駕蒯越入蜀,妄行離間。乃取禍之道。唯恐殃及家門,乃至禍及荊州,甚至被二袁所乘,各個擊破。才有長史蒯良,孤舟入南鄭。欲結“史董二侯,兄弟之盟”。為家門消災解禍,是其壹。欲君前自證,為其二。求揚名天下,乃其三。
  於公於私,皆有所求。
  張松此套說辭,史夫人欣然笑納:“必令別駕如願。”
  “喏。”張松肅容下拜。
  待起身。史夫人,已翩然自去。
  車駕出館,倍思前後,張松慨嘆:“連環計也。”
  南鄭街巷,所傳童諺:“益州分野天子氣,三分天下應二劉。”乃出鎮南將軍府長史蒯良,私授。由張松命人,大肆傳播。不出十日,閭裏盡知。讖緯之術,時人多“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何況出身史道人門下之史侯。
  且如何解讖,蒯良亦預設答案。史侯心中亦有解語。再假國師張魯之口道破。令史侯,深信不疑。以童諺讖語,起(謀)勢,可謂正中史侯下懷。
  再由史夫人,旁敲側擊。以“兄弟鬩於墻,外禦其侮”說之。行“先發制人”,加劉焉為鎮西將軍,並督交、揚、荊三州。並令其“擇日擊揚”。
  此時。連環計之首環:二劉擊二袁。完美達成。
  至此。史夫人,只當是張松為主求官;史侯亦有“兄弟聯手,共禦外侮”之所慮。為引出連環計之次環,積足謀勢。
  仍由張松出面,假史夫人之力,引出長史蒯良。再假外臣之口,以三方立場,勸諫史侯,於二劉擊二袁之上,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共組史董兄弟之盟,對抗江東合肥侯。此乃連環計之次環。
  張松心存疑問,入館舍相見:“可有三環?”
  此亦是彭羕,心頭所問。
  見二人,四目齊投。蒯良笑答:“豈不聞,兄弟合謀乎?”
  電光石火,張松靈光壹現:“蒯越說蜀!”
  彭羕如醍醐灌頂:“莫非乃出郭奉孝,鳳凰於飛!”
  蒯良撫掌而笑:“天機不可泄也。”
  益州廣漢郡,綿竹縣。
  前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綿竹縣,屬廣漢郡。因其地濱綿水兩岸,多竹,故名之。古為蜀山氏地,有“古蜀翹楚,益州重鎮”之譽。
  假東州兵,平定州中播亂。年初,益州牧劉焉,徙治綿竹。更使人造作乘輿車具(天子車駕)千乘。蜀中傳言,其欲稱帝。便有荊州牧劉表,上表甄都,稱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意指其圖謀不軌)”。二州因而結怨。
  聞荊州別駕蒯越,出使入蜀。劉焉頗不待見。托言偶感風寒,不與蒯越相見。
  然“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不可怠慢,有失體統。故命長史張肅,出面接待。
  張肅,字君矯,益州別駕張松之兄。與張松短小,其貌不揚迥異。張肅,容貌甚偉,有威儀。出身益州豪族,長於接人待物。深受劉焉倚重。
  得胞弟張松傳書,見書中所言漢中詳情,竟與蒯越密語,分毫不差。長史張肅,驚為天人。急忙驅車入館,精舍相見。
  “異度,真乃神人也。”以張松手書相示,張肅不禁慨嘆。
  蒯越接過視之,壹切皆不出所料:“漢中天子,封劉益州為鎮西將軍。並督交、揚、荊三州。擇日擊揚。大功畢成,然君矯可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禍從何來?”張肅驚問。
  “世人皆知,四鎮之位,首出漢中天子。拜李傕、郭汜、樊稠、楊定,前西涼大人為四鎮將軍。今董侯,加劉荊州為鎮南,史侯,加劉益州為鎮西。世人亦知,有鎮南,必有鎮北;出鎮東,必出鎮西。君矯,以為然否?”
  “然也。”張肅如實作答。
  “董侯先命劉鎮南,擇日擊交。史侯後命劉鎮西,擇日擊揚。”蒯越含笑發問:“且問君矯,交、揚,何人之地也?”
  “乃江東合肥侯。”張肅脫口而出。
  “何人牧守。”蒯越急問。
  “汝南二袁。”張肅速答。
  “聞鎮南擊交,鎮西擊揚。二袁,當做何為?”蒯越追問。
  “這……”張肅焉能不知。
  “吾料二袁,必溯江而上,分兵來襲。豈非大禍將至?”蒯越壹切盡在掌握。
  驚怖之下,張肅當有決斷:“異度稍安。某去乞,明公相見。”
  蒯越以禮相送。
  益州牧劉焉府。
  先看張松手書,再聞張肅之言。劉焉將信將疑:“漢中天子,當真加某為鎮西將軍乎?”畢竟,間隙已生。史侯外寬內忌,劉焉嚴防死守。雙方各據雄關,陳兵郡境。史侯焉能,再授雄職。
  “明公,當可信之。”張肅進言:“先前所慮,蒯越乃行離間。故明公不與其相見。今,天子先行策封,加鎮西將軍之高位。又命擇日擊揚。毋論離間與否,必為二袁所忌。卑下,竊以為。蒯越此來,必有大謀。明公,當可壹見。”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劉焉舉重若輕:“待漢中來使,再言不遲。”
  言下之意。張松手書,不足為信。待漢中策封使入蜀,大勢已定。再與蒯越相見不遲。
  “喏。”張肅唯有,依令行事。
  不出十日。天子使者,車駕入蜀。擇吉日,加劉焉為鎮西將軍。督交、揚、荊三州。擇日擊揚。
  又大宴三日,送走漢中天使。劉焉這才命,張肅,引蒯越來見。
  “荊州別駕蒯越,拜見將軍。”
  “貴使免禮,請上座。”見蒯越氣度不凡,劉焉亦頗善待。
  “謝將軍。”亂世之中,兵馬稱雄。更加,鎮西將軍,位高權重。故蒯越,不稱“使君”,而稱“將軍”。
  “長史言別駕,腹有大謀。某,願聞高見。”劉焉直問。
  蒯越亦相告直言:“回稟將軍。今‘二劉擊二袁’之勢成。何不結宗室之盟,已抗群雄。”
  “結宗室之盟,已抗群雄。”劉焉眼中,精光壹閃:“當做何為。”
  蒯越擲地有聲:“與劉荊州、劉青州、劉揚州,四劉結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