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4章 盡數滅口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東郡,黃巾大營。
  廝殺壹宿,口幹舌燥。將囊中存水壹飲而空,猶不解渴。曹操顧不得許多,取頭盔在手,從槽頭舀壹盔清水,咕咚下肚。這才殺渴。
  “報!”渾身披血的黎陽營校,興沖沖趕來:“活捉黃巾三十六方渠帥之蔔己,別帥張伯、梁仲寧,俘獲大小賊兵七千余眾。此戰大捷!”
  “竟活捉黃巾三帥?”曹操亦喜。
  “然也。”
  “可曾供出同黨?”曹操又問。
  “未有只言片語。”校尉上前進言:“卑下……倒是在蔔己帳中搜到壹物。請都尉隨我壹觀。”
  “何物?”見校尉似有難言之隱,曹操這便了然。必是禁忌之物。莫非禁中有人通賊?
  “前方帶路。”心念如此,曹操這便言道。
  “喏!”
  校尉壹路領曹操步入守衛森嚴的中軍大帳。從書桌前的漆木匣中取出壹錦囊。打開視之,正是壹枚官印。方形鼻鈕,銅印黑綬,右上起順讀:『薊都水長』。
  曹操幡然醒悟,不禁頭皮發麻:“此物從何得來!”
  “便放在匣中。”校尉躬身答道。
  “可有旁人知曉。”曹操沈聲再問。
  “只有卑下等數人得知。”校尉再答。
  “如此,且把蔔己押來,當面對質。”曹操不置可否。
  “喏!”
  須臾,五花大綁,面無血色的蔔己,被押入大帳。
  待兵士退下,曹操這便問道:“此物妳可識得?”
  帳內黎陽營校,遂將印綬取來讓蔔己壹觀。
  蔔己慘淡壹笑:“自然識得。”
  “從何處得來?”曹操又問。
  “乃鄙人所有。”蔔己又答。
  “放肆!”曹操勃然大怒:“堂堂薊國都水長,食俸六百石。豈是妳壹個亂臣賊子能夠高攀!”
  “哈哈!”蔔己笑答:“多年前,鄙人奉命潛入薊國,以為內應。初為河堤行人,後因治水有功,擢升為都水長。薊王歸國前,身份被識破。王妃念略有微功,便放我離去。此印隨身佩帶,未曾收回。故壹直藏在匣中。”
  曹操聽完,面沈如水。
  帳中氣氛如此詭異,蔔己豈能再不知深淺:“都尉可是憂心鄙人反咬薊王壹口?”
  見曹操面色陰沈,蔔己慘笑:“鄙人深受薊王知遇之恩,若非先投大賢良師門下,又如何能背主求榮。都尉且放寬心,蔔己猶死而已。”
  曹操輕輕點頭:“如此,某便要借爾等項上人頭,滅悠悠眾口。”
  蔔己壹楞:“都尉欲殺降乎!”
  “然也。”曹操齜牙壹笑:“今日之事,妳知我知,天知地知。還有知情者,皆是我生死袍澤。今日將爾等盡數誅滅,他日若還漏只言片語,便是某之過也!”
  “來人。”
  “在!”
  “將黃巾賊首,並七千俘虜,盡數……誅殺!”曹操咬牙啟齒,重重握拳。
  “……喏!”
  殺盡賊寇,若還不能堵悠悠眾口。便是幾個黎陽校尉走漏了風聲。目標明確,滅口何其易耳。
  幾位校尉,面露敬畏。時人皆說曹孟德與薊王相交莫逆。前些日,見他將婦孺送去薊國,多有不信。今日便真的信了。為保薊王壹世清名,曹孟德竟不惜殺光七千降寇。
  將令傳達,大營內哭號震天。都是些老弱病殘,被束縛成串,如何能逃脫。
  三通鼓罷,兵卒面面相覷,誰也沒先出手。見狀,曹操拔劍在手,連砍數人。取其首級,轉身壹瞪。
  兵卒這便揮刀撲上,身後箭發如雨。四面合圍,將營中俘虜盡數屠滅。
  蔔己等三渠帥,五花大綁,隨後被曹操親自梟首。殺盡賊寇,壹身血氣的曹孟德,轉身入營。尋軍中鐵匠,將印綬熔成銅水,死無對證。
  如今知情者,不過寥寥數人。有七千具血跡未幹的屍體在旁,還有誰敢胡言亂語。
  再說,人證、物證,皆被曹孟德銷毀。便是說了,還有誰人會信。
  割首記功。將黃巾三渠帥首級硝制裝匣,遂將堆滿營地的屍山,付之壹炬。
  映著熊熊烈焰屍火,曹孟德下令拔營,回軍陳留。此戰抄掠輜重糧秣無數,士氣如虹。
  前有數萬婦孺,後有數千降寇。
  壹放壹殺。曹孟德公私分明,盡收黎陽軍心。
  亂世將至,刀頭舐血的廝殺漢子,誰不想追隨殺伐果斷,足智多謀,又恩怨分明的常勝將軍。
  五月初,五原郡。
  萬輛機關兵車,列成壹字長蛇大陣。沿秦直道浩浩蕩蕩,呼嘯而下。薊國號稱萬馬之邦。牛馬無數。便是步卒,亦車行。機關車更是種類繁多。各種後勤保障,應有盡有。
  廣袤的草原大漠,正適車隊飛馳。晝伏夜出,日行三百余裏。在時下,絕對堪稱神速。
  路上車輛紛紛避讓。遙見赤鹿焰角,三足踆烏,旌旗如林,遮天蔽日。遂知是“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的大軍。急忙跪伏路旁行禮。
  車陣之長,令人咋舌。起身後,雖雙膝腫痛難當,卻各個興奮異常。
  如此規模的虎賁大軍,何愁反賊不滅。
  秦直道直通長安。
  正當劉備領軍直撲長安時。
  它乾城,西域都護府。
  杜畿跪在堂前。由西域都護府右丞李儒,宣布大將軍詔命:“擢升柳中城長,兼領侯府舍人杜畿,為西域都護府將兵長史,兼領薊王宮舍人,秩比二千石,‘銀印青綬’。”
  “臣,領命謝恩!”杜畿肅容下拜。
  “擢升它乾城長韋端,為西域都護府將兵少史,兼領薊王宮行人,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臣,領命謝恩!”韋端亦下拜。
  待二人起身入列,右丞李儒這才笑道:“不日前,陛下詔命主公,出討關西。又令西域都護府領五十五國聯軍,入關討賊。時不我待,主公已親帥大軍直奔長安。待五十五國軍到,我便與左丞,攜眾將出征。東西夾擊,逆賊旦夕可滅。我等出兵在外,二位當代行都護之責,全權處理諸國事宜。西域乃大漢藩屏,萬望謹慎,斷不得有失。”
  “下官遵命。”二人齊齊行禮。
  主公不在,府議皆由二位府丞代為主持。空出的主座,下設二席。兩位府丞各居其壹。西域都護府屬吏,依次排列。
  戊校尉程普,這便起身相問:“且問二位府丞,主公可說,令何人入關?”
  李儒笑答:“主公倒是未曾明言。”
  “這……”武臣各自交頭接耳,躍躍欲試。
  誰人不想為主分憂,殺敵立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