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3章 天機莫測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入盧龍塞。與關內各部大人,分道揚鑣。劉備終於趕在立冬前,返回封國。
  壹年壹季的稻作,如期而至。稻作機關器,磨刀霍霍。各城農人,翹首以盼。
  為不影響稻作,歸國大軍,先陳兵國境,再命麾下各部,兵分數路,偃旗息鼓,返歸駐地。劉備則早在入盧龍塞後,便在史渙等繡衣吏的護佑下,於“林蘭津”換乘遊麟號,沿濡水出海。橫渡渤海上灣,再入巨馬水路,沿薊國黃金水道,泊入南港。
  恰逢夜深人靜。於是輕車簡從,駛入王城不提。
  待翌日城頭升起王旗,國人方知國君已歸。各自心安。常言道:“家不可壹日無主,國不可壹日無君。”大漢朝家國天下。薊王即是家主,又是國君。乃薊國定海神針,主心之骨。正因如此,劉備才日夜兼程,趕在稻作前歸國。
  以震懾宵小。
  壹路行來,尤其是縱覽安北郡。安置扶余四加的夕陽、昌城、驪城、絫縣等地,竟也圩田有成。舉千裏鏡遠眺,只見沿海灘塗,多辟為鹽田;濱海鹽漬,遍種苜蓿;廣大陂澤,則用來築堤圩田。
  正因人手充足,故安北守閻柔,沿水網路脈,將下轄數縣,縱橫分割。南北互通,東西相向,四面破土動工。通渠、圩田、攔水、築堤,大張旗鼓,齊頭並進。薊國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閑來無事,賣把子力氣,又有何妨。日薪二百大錢,還包吃住。扶余四加,壯丁、健婦,群起響應。好比天上掉胡餅。胡麻濺滿臉。
  新手亦無妨。薊國營造,早立規範。各項規程,依次使來,足可確保安全、高效。
  不出三日便可上手,不出三月得心應手,不出三年滾瓜爛熟。
  二十萬高句麗,四十萬扶余四加,南下填補東部國境。實乃神來之筆。
  封建時代,編戶人口等同於生產力。按照上計署精算。自耕農比佃戶田的畝產,足足高出三成。多出近二石的稻谷。所以說,“編戶人口”才最大程度的等同於生產力。
  自東向西,從南到北。整個薊國,欣欣向榮。遼海郡,又如何能例外。沓津、金州港,憑借遼東半島之便,源源不斷吸引青徐民眾,渡海來投。尤其得知薊王竟足量墊付渡資,舉家北遷辟禍者,比比皆是。
  山越強宗驍帥,更是舉族北上,以辟江東猛虎。
  聽聞朝廷已拜孫堅為“破虜將軍”,擇日領兵入漢中,替連戰連敗的蕩寇將軍周慎,平米賊之亂。
  江東山越,當可稍稍松壹口氣。
  又聞憑招降黑山群賊之功,曹操新領兗州牧。坐擁壹州之地。麾數萬兵士,正嚴加訓練。待磨去匪氣,當可壹用。南陽局勢動蕩。新帝已敕令四郡亡胡,出五千突騎,渡河馳援。以震懾宵小,安撫陪都百姓。
  洛陽,南宮門外禦道。
  百官下朝,列隊登車。
  “太常留步。”忽聽背後有人呼喚,劉焉這便駐足。見壹熟人疾步趕來,遂含笑行禮:“原是董侍中。”
  董扶,字茂安,廣漢綿竹人。時與任安、周舒齊名,乃名儒楊厚弟子。年前得大將軍何進舉薦,征拜侍中,甚見器重。
  “可否與太常同車?”董扶目露深意。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劉焉笑道。
  二人登車並坐,投上西門而去。
  “聞陛下欲放太常出為外官,不知然否。”途中董扶問道。
  “茂安善解讖緯,通曉占蔔。何不掐指壹算?”劉焉反問。
  “如此當八九不離十。”董扶又道:“敢問太常,欲出往何地?”
  “豫州如何?”劉焉笑答。
  “豫州乃天子腳下,鄰近京畿。‘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何必引火燒身。”董扶搖頭道。
  “如此,徐州如何?”劉焉又問。
  “徐州乃四戰之地。中原大亂,狼煙壹起,腹背受敵。太常何必去蹚這趟渾水。”董扶又搖頭。
  “如妳所說,中原大亂,莫不如遠避江海。交州如何?”劉焉終於道破心機。日前,陛下面授機宜,問劉焉欲牧守何地。劉焉答曰,願去交州。
  “交州乃大漢極南。蠻荒之地,群盜蜂起。常有山越興兵作亂,非穩妥之選。”董扶再搖頭。
  “嘶——”劉焉不由輕抽壹口涼氣。穩住心神,這便問道:“依茂安之見,當往何處?”
  “何不去益州。”董扶脫口而出。
  “益州?”劉焉壹楞,隨即搖頭道:“不可。漢中米賊勢大,饒是蕩寇將軍周慎,亦不能敵。巴郡妖巫張修,時有南下益州之心。如今勝負未分,若此時入蜀,乃自投死地也。”
  “無妨。”董扶高深莫測:“朝廷已拜江東猛虎孫堅為‘破虜將軍’,馳援漢中戰事。料想,米賊必為其所破。今日危難,明日當迎刃而解。”
  見四下無人,董扶私謂劉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
  “嘶——”劉焉猛吸壹口涼氣。此乃大逆不道,誅心之言。然又如壹朵火苗,點燃腔中熊熊烈焰。
  “昔日高祖,數敗於項羽。滅秦首功,卻被封往漢中。勵精圖治,暗渡陳倉。終壹戰而滅西楚,立煌煌天漢。二百年後,前漢氣數將盡,又有光武中興,再續二百年。時至今日,今漢亦難續國祚。天下皆傳,能三興炎漢者,乃‘宗王’也。”董扶字字誅心。
  “天下皆以為是薊王劉備。”劉焉勉強言道。雖心中不服,然亦無從辯駁。
  “所謂‘天機不可泄露’。若薊王當真‘天命所歸’,又豈能令天下人皆識破此天機?”董扶再勸:“若真如此,還要天機何用?”
  “言之有理!”劉焉雙眼壹亮。道理很簡單。有道是“天機莫測”。路人皆知的秘密,顯然不是秘密。同理。天下人皆知的天機,必不是天機。
  “蜀中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號稱天府之國。又有群山拱衛,雄關阻隔。只需學高祖,休養生息,待天下有變,再兵出陳倉,重整河山。”董扶滔滔不絕,忽言盡於此。
  “茂安,字字珠璣,如雷貫耳。今日大夢初醒,當言聽計從。還望茂安不吝賜教。”劉焉目中盡是野火燎原。
  “明公在上,請受董扶壹拜。”
  “得茂安,何愁大事不成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