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7章 壹念之差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西邸,萬金堂。
  自天降流火,麒麟送子。靈思皇後,深居簡出,安心待產。“眾人皆醉,我獨醒”。站上風口浪尖的前壹刻,何後急流勇退謂之知機。任憑宮墻之外,人聲沸鼎。何後充耳不聞,頗多淡定從容。
  新帝又令千余宮人,重返西園。園中內外,漸有生機。
  大將軍何進,每次下朝,皆趕來相見。今次亦不例外。
  朝政如何,何後已不在意。只需保住腹中麟子,無論風雲變幻,何氏壹門自當高枕無憂。且何後韶華正茂,待太子長成,甚至待腹中麒麟子長成,亦未遲也。
  “拜見皇後。”大將軍何進,登堂行禮。
  何後自簾後言道:“大將軍免禮,賜座。”
  “謝皇後。”
  待何進落座,何後笑問:“太後上壽禮,可備周全。”
  “皆已齊備。”何進躬身答道。今時不同往日。竇太後撫養皇太子,何氏壹門自當善待。用後世的話說: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好。”何後又叮囑道:“寧多無缺,切莫失禮。”
  “唉。”何進敢不從命。
  “陛下所募鞠手,是何來歷。”何後忽問。
  “皆是河洛遊俠。隊率名喚黃綱,乃潁川陽翟豪強。”何進必然知曉。
  “陛下先時為合肥侯,因何結識潁川豪強。”何後又問。
  “乃程中大夫保舉。”何進答曰。
  “原來如此。”何後輕輕頷首,轉而又問道:“陛下仍未與袁氏圓房?”
  “是。”何進面色微變。
  “為何?”何後追問。
  “這……”何進貴為大將軍,雖不敢說權傾朝野,卻足可稱耳目眾多。關於陛下床笫之私,南宮玉堂殿,隱有風傳。只是,事關天子隱密,身為人臣,何進壹時難以啟齒。
  “可是不能起興。”何後早知。
  “傳聞……確是如此。”何進再無需遮掩。
  何後嗤鼻壹笑:“陛下自幼與母分離,乃由食母養大成人。為合肥侯時,便閑言碎語不斷。蒸母之說,甚囂塵上。今日果然印證。大將軍可知,陛下因何不常去永樂宮,問候生母董氏。”
  “臣,未知也。”
  “永樂宮傳聞,董太後常入偏殿,餵食王美人貴子。故而身染乳香,陛下近身嗅之,隱疾險些發作。”
  “嘶——”何進不由倒吸壹口涼氣:“天下竟還有此等奇聞。”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何後嘆道:“陛下自幼便與母分離,思母心切,日夜煎熬,或才落下病根。此乃‘狂病’之壹也。”
  所謂“狂病”,時下多指精神失常,或患有瘋癲病。《漢書·梁孝王劉武傳》:“今梁王年少,頗有狂病。”又如《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衡)自稱狂病,不肯往。”此癥,若不發作,與常人無異。然若發作,如瘋魔狂舞,不能自控,更無法自已。
  “皇後何以知之?”何進忙問。
  “乃太醫令告知。”何後私語相告。
  “咦?”何進又是壹驚。話說太醫令張奉,乃中常侍張讓義子。所謂醫者父母心。此人向來守口如瓶。絕口不提宮闈之事。便是其父張讓詢問,亦隱瞞不報。正因如此,才深得前後兩任陛下信賴。然,為何將陛下隱疾,告知何後。
  “其中內情,大將軍無需多問。”何後自簾內柔然壹笑,頗多高深莫測。
  “臣,遵命。”何進不疑有他。
  先前。何後與十常侍歃血為盟。欲借十常侍之力,廢立無道昏君,扶太子繼位。恰逢生死攸關,不惜舍壹身清白,使出千裏投懷術。今,成功孕身,腹中乃麒麟貴子,又開始珍惜羽毛。不想借故獻身,巧施美人計,令新帝狂病大發,做出大逆不道,違背人倫,盜嫂之事。
  然若就此放手,又實不甘心。故才有今日之問。換言之,何後似已另有打算。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陛下身患狂病,食乳起興。稍有恣意,便會狂性大發……此乃死穴也。
  目送大將軍,穩步出堂。何後眸中厲色漸濃,又倏地散去。慌忙雙手捧腹,低聲呢喃道:“吾兒勿驚,為娘不過是壹念之差。斷不會如此行事,乖,且安睡,且安睡……”
  話說大將軍何進,出萬金堂,正欲登車。忽聞背後有人輕喚。
  “大將軍?”
  “嗯?”何進聞聲回頭,舉目四望,果見壹西園小校,正藏身叠石洞窟,沖他揮手。
  何進定睛壹看,乃是熟人。不疑有他,這便繞去相見。
  “潘司馬,何故如此隱秘。”叠石堆壘成的假山內,別有洞天。
  西園小校,名喚潘隱,與何進乃早年故交,私交甚厚。現為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軍中司馬。
  “大將軍可知,兵禍臨頭。”潘隱語出驚人。
  “兵禍何來?”何進忙問。
  “陛下名為招募鞠手,實則暗納死士。欲趁上壽擊鞠時,斬殺十常侍。豈料行事不密,被十常侍悉知。張讓等人豈能坐以待斃……”潘隱遂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
  何進越聽越驚。不等說完,拔腿便走。
  本想奔回萬金堂,稟告何後。卻在將要登堂的瞬間,猛然止步。須臾,緩緩回身,在壹眾小黃門狐疑不解的目光中,登車出園。
  車駕入府,何進遂召心腹,密室商談。
  “天助我主也!”門客張津,奮而起身:“黃門常侍權重日久,又與永樂太後專通奸利,大將軍宜選賢納良,整頓天下,為國除患!”
  大將軍司馬許涼,急忙言道:“兵士正奉命鎮守八關,謹防賊人混入。急切間,難以調回。”
  “北軍五校,當可壹用。”主簿陳琳言道。
  “不可。”許涼急忙搖頭:“北軍五校,多董驃騎耳目。凡有風吹草動,董太後必然察覺。”
  假司馬伍宕,試言道:“距上壽禮,尚有時日。何不,從外鎮調兵。”
  “不可。”主簿陳琳,急忙起身勸諫:“《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誌,況國之大事,豈可詐得(國家大事,容不得偷懶耍詐)?大將手握兵權,龍驤虎步,或高或下,全憑己心。此,猶鼓洪爐燎毛發耳(火爐燎毛發),手到擒來,又有何難?合於道,違於經,為天人所順。反棄利器,尋外援。壹旦大軍壓境,強者為雄。此便是所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徒為亂惡之臺階。大將軍慎重。”
  何進本就是無謀之人,壹時竟難以決斷。
  忽聽暗處壹聲輕笑:“此事,不足為慮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