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2章 兵行險著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智勇過人的少君侯,此時又怎會還想不明白。
  種種異常,不但說明檀石槐就在營中,且並未身死。
  收攏戰馬,梟去敵首。隊伍日夜兼程,返回白檀城中。
  劉備之所以感嘆功虧壹簣。乃是因為,他距離斬殺鮮卑大單於,只有壹劍之遙。
  人馬回營。不急洗漱,這便將鮮卑大閼氏帶到帳中。
  “先前帳中身患鼠疫的老者,可是檀石槐?”
  大閼氏輕輕頓首:“正是鮮卑大單於檀石槐。”
  劉備壹聲長嘆。
  誰能想到,縱橫捭闔,兵馬甚盛,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余,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部大人皆歸焉。東西萬四千余裏,南北七千余裏,網羅山川水澤鹽池的,鮮卑大單於檀石槐。正值壯年,卻如此老邁不堪!渾身上下無壹絲英雄氣概。
  垂垂將死,劉備甚至不屑殺之!
  話說,即便是那黃穰也頗有姿容。劉備不忍折辱,便給了他全家壹個痛快。誰能想到,風頭壹時無二的鮮卑大單於,竟是此等貨色!
  “大單於飽受瘟疫折磨。如妳所見。已時日無多。”大閼氏平靜的開口。臉上無喜無悲。難怪四年後便無故身亡,原來早已身染惡疾。
  也無怪當時和連在場。必是為服侍父皇安寢。如此壹來,壹些都合情合理了。
  黃忠這便問道:“少主,如今又該如何?”
  劉備縱然有萬般無奈,卻也無可奈何。壹擊不中,鮮卑王庭必有防備。說不定此時鮮卑遊騎正源源不斷向王庭趕來。
  撤兵時壹路疾馳,劉備來不及遮掩行蹤。再說,如此多的戰馬,也無從隱匿。鮮卑大軍只需順路南下,不日便可直抵白檀城。
  到時,大軍合圍……
  劉備心中壹動:“敢問皇後,大單於又當如何?”
  大閼氏看了眼劉備,這便說道:“殺子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
  劉備笑著點頭:“如此,甚好。”
  大閼氏的驚訝全在臉上:“將軍意欲何為?”
  劉備反問:“皇後豈能不知?”
  不等她答話,這便命烏蓮將其押下,搜身換裝,讓麾下女衛好生看管,不得虐待。
  黃忠抱拳道:“少主要守城?”
  劉備笑著點頭:“正是。”
  “檀石槐不死,鮮卑不散。我若撤離,必遷怒於漢軍,百姓。待三路漢軍被滅,邊郡兵禍必將連綿。百姓被屠殺壹空,千裏無雞鳴,只為報殺子奪妻之血海深仇。”
  黃忠點了點頭:“如此,少主需好生計較。”
  “義父勿慮。”劉備欣然壹笑:“我已有計較。”
  待烏蓮返回復命,劉備撤去帳中眾人,耳語道:“麾下可有忠勇死士?”
  烏蓮壹楞:“左右皆是勇士,何來此問?”
  劉備又低聲道:“我有壹生死大事,非忠勇死士不可相托。”
  烏蓮見劉備表情凝重,這便點頭:“我且去把他喚來。”
  待烏蓮喚來死士。劉備擡頭壹看,不由大驚:“閻柔?!”
  “主公。”閻柔抱拳行禮。
  “妳怎麽來了。”劉備急忙壓低聲音。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閻柔竟喬裝出征。壹路吃住皆在西烏鐵騎營中,劉備全然不知!
  “主公既能來,閻柔自也能來。”閻柔年少老成,身形只比劉備稍弱。處事老練,無人將他當成弱冠少年。
  劉備嘆了口氣:“莫非閻誌……”
  “也在軍中。”果然如此。
  閻柔、閻誌,兄弟二人,當然是死士。只是此去艱難,兩人皆年少。事關生死,劉備豈能輕易托付。
  見劉備躊躇不定,閻柔猛然跪地:“為主公分憂乃臣下分內之事。閻柔此去,縱百死亦不回頭!請主公明示!”
  劉備嘆了口氣:“此去艱險,妳要有萬全準備。壹路皆是鮮卑牧場,若遇盤問,如何脫身?”
  閻柔抱拳道:“柔通曉胡語,在邑中常為市儈,對塞外諸胡心知肚明。若遇盤查,便詐說是別部鮮卑大人麾下騎奴,往來王庭聯絡。胡人必不生疑。”
  “不可拘泥,當隨機應變。”劉備細細想來。此事或許唯有閻柔是適合人選。
  書牘的封緘方法,壹般有三種:檢封、函封與囊封。事出隱秘,劉備便取來壹錦囊,將手書白絹簽印後封入。又在錦囊之外套麻布囊袋封存。親手交由閻柔:“鮮卑整兵前來,最少也要三日。趁此三日,妳等要沿陰山南北谷道壹路西行,尋找三路漢軍蹤跡。若遇漢軍,便將此囊交與領兵之人。就說:千秋功績,在此壹舉。切記!”
  “喏!”閻柔領命而去。
  劉備又喚來呂沖,將另壹份錦囊親手交給他:“勞煩將軍親去壹趟盧龍,將錦囊交給魏襲。命他快馬加鞭,傳去平波水砦,親手交給程普。不得有誤。”
  “喏!”呂沖與壹什繡衣吏縱馬奔出城去。
  思前想後,並無遺漏。劉備這才長出壹口氣。腹中饑腸轆轆,烏蓮已送來飯食。
  風卷殘雲,飽食壹頓。便起身向帳外走去:“戰損如何?”
  “小到不計。”烏蓮說道:“重傷數人,輕傷百余。無人殞命。”
  劉備點了點頭:“馬匹車輛?”
  “機關箭車全毀,馬匹有增無減。”烏蓮答道。
  機關箭車被鮮卑王騎縱火焚毀。唯壹擔心是技術外泄。車輛已盡數焚毀,鮮卑即便想仿造,也無跡可尋。
  “將馬匹妥善安置,最近怕是用不上了。”待鮮卑大軍趕來,將白檀城圍成鐵桶壹般。守城馬匹無用。
  烏蓮答道:“無妨。無論烏桓還是山蠻,皆精於射。上墻守備,比弓弩手絲毫不弱。”頓了頓,又說道:“唯壹憂慮,只恐弓多箭少,守不滿十日。”
  劉備笑道:“十日足夠。若還不退兵,我自有妙計。”
  知少君侯要死守城池。諸將皆各自整兵不提。
  斥候往來壩上草原道路,搜尋鮮卑蹤跡。趁著最後的空閑,日夜開工的磚窯,又出磚十萬。包裹垣墻來不及。劉備命匠人將磚頭砌在墻後,壘成壹座座梯形墻墩,加固墻體。城內新打的數口水井清水不斷。糧草齊備。樓桑季季大熟,運來足年糧草。今年便是大旱蝗災,亦可豐收。北地餓殍遍地,草原亦不例外。即便奇計不成,鮮卑可又能圍城壹年?
  隆冬將至,徹骨極寒。
  人吃馬嚼,何以久持。
  胡人所賴有三:“水草”、“芻稾”、“鹽地”。
  芻稾便是指越冬的幹草料。草原壹片枯黃,青草皆被蝗蟲啃食壹空。又遇漢軍三路奔襲,牧人紛紛遷徙,無力畜牧。草料早已耗盡,哪還有芻稾可供積存!若能早日擊潰漢軍,所獲輜重糧草或能支撐數月。再抄掠北地邊郡,取食於漢民。撐過此次天災,鮮卑必將強盛。
  然而,檀石槐若壹心想置劉備於死地,重兵圍城。無暇他顧。鮮卑氣數將盡。數十年內,互相攻伐,兵亂不止。再無力南下。
  待劉備重整舊山河,兵發北伐。可壹戰屠滅。
  鮮卑和炎漢氣運國祚,皆在此壹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